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之戰,正踩在關鍵節點上。
然而,就在“伊斯蘭國”所謂“首都”被端、敗走中東指日可待之際,歐洲情報機構卻罕見發出警告:該組織的恐襲威脅明顯加劇。
一名“敍利亞民主軍”士兵10月18日行走在拉卡廢墟中。新華社/路透
分析人士認為,這説明“伊斯蘭國”蠱惑人心能力仍然存在、武裝人員更可能化整為零將威脅擴展到其他地區。要肅清其全球影響,恐怕需要國際社會長期協作。
陰魂不散的巴格達迪
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敍利亞民主軍”17日宣佈,完全收復“伊斯蘭國”所謂的“首都”拉卡,並正對可能潛伏在城內的武裝分子進行“最後清掃”。
“敍利亞民主軍”10月18日在拉卡清理道路時引爆的地雷。新華社/路透
“伊斯蘭國”在敍境內的主要據點僅剩東部代爾祖爾省南部。
然而,在失守大本營的同時,“伊斯蘭國”對西方目標發出威脅的能力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人們6月5日在倫敦悼念恐襲遇難者。新華社/法新
同樣在17日,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負責人安德魯·帕克發表罕見的公開講話稱,“伊斯蘭國”今年對英國構成的威脅明顯加劇,英國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恐怖威脅,新襲擊的發生不可避免。
同樣讓人擔憂的是“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的生死問題。
2014年7月5日的視頻截圖顯示,據稱是“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的男子在伊拉克一座清真寺講話。新華社/路透
儘管已數次傳出他的死訊,但迄今為止美國軍方無法確認其已經死亡。
“恐怖軍團”潛回歐洲?
隨着在伊拉克和敍利亞的重要據點接連失守、控制的產油區易手、武裝人員被打散,一度猖獗的“伊斯蘭國”已失去了昔日攻城略地的能力。
但這不意味着該組織的徹底敗亡。
一名“敍利亞民主軍”成員10月16日在拉卡一座建築內監視周邊區域。新華社/法新
雖然失去立足之地,但“伊斯蘭國”仍可作為反叛武裝存在,並利用互聯網散播極端思想,製造“獨狼式”的恐怖襲擊者,讓西方各國防不勝防。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上月底發佈關於歐洲反恐形勢最新報告説,“伊斯蘭國”在敍利亞和伊拉克的“外國軍團”中有1萬多人來自歐安組織所屬國家和地區。
其中,三分之一已經或即將返回歐洲,可能利用各國反恐力量在協調行動上的薄弱環節,在歐洲地區製造更多襲擊。
打持久戰!團結才有力量
反恐是持久戰。
隨着恐怖主義全球化、恐怖分子本土化、極端思想傳播網絡化,徹底肅清“伊斯蘭國”的任務極為艱難,需要全球協力。
這其中,擾亂恐怖分子的招募與流動、切斷恐怖主義融資渠道、遏制極端主義的宣傳和通信,都不是一國一地所能完成的任務。
6月25日,伊拉克摩蘇爾,孩子們在廢墟上玩耍。新華社/美聯
長期來看,國際社會更應致力於消除貧困、促進民生,解決發展問題,推進教育文化發展,促進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建立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才能剷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
“敍利亞民主軍”士兵10月17日在拉卡。新華社/路透
恐怖主義威脅沒有邊界,國際社會在反恐領域也必須凝聚更多共識,擱置矛盾和利益糾葛,形成合力。
背景鏈接
“伊斯蘭國”前身是伊拉克“統一與聖戰組織”,名義上是“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2014年6月該組織宣佈建立“伊斯蘭國”,領導人為巴格達迪。
2014年7月5日的視頻截圖顯示,據稱是“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的男子在伊拉克一座清真寺講話。 新華社/美聯
2015年8月,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開始對伊拉克和敍利亞境內目標發動空襲。
同年9月,俄羅斯開始對敍利亞數個恐怖組織實施空中打擊。
俄羅斯國防部2016年8月18日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俄羅斯戰機在敍利亞境內投下炸彈。新華社/美聯
今年7月,伊拉克政府軍從“伊斯蘭國”手中奪回摩蘇爾,“伊斯蘭國”在摩蘇爾的統治被徹底推翻。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