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誇馬伊琍演技,網友:且行且珍惜。諜戰劇年年唱衰,卻又年年成爆款。由文章[微博]導演,文章、馬伊琍[微博]主演的諜戰懸疑劇《剃刀邊緣》正在北京衞視熱播。作為文章導演的第二部電視劇,《剃刀邊緣》開播以來基本上在收視前三的位置。不同於傳統諜戰劇專心鋪墊懸疑,該劇破案、喜劇和愛情等元素的比重都不小。製片人高金璽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這部戲最想表現的還是“人的成長”,在勾心鬥角的“辦公室”生存環境下,一個底層但有良知的小人物逐步找到信仰和愛情的故事。馬伊琍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收視高,我當然開心。”
文章誇馬伊琍演技 網友:且行且珍惜
風格
喜劇諜戰難複製,這次碰巧了
電視上一直都有不少卧底“潛伏”,不同於之前諜戰劇的壓抑,《剃刀邊緣》在懸疑的基礎上,人物刻畫更為靈動活潑,尤其是文章扮演的主角許從良,一登場便油嘴滑舌,調戲馬伊琍飾演的關海丹。幽默之外,《剃刀邊緣》台詞“金句”也不少。比如“案子要是查得不清楚,人也就不清楚。甚至死都可能是稀裏糊塗地死了”、“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才最可怕”等。
製片人高金璽:許從良出身底層的小人物設定,讓他與生俱來帶着一種接地氣的幽默感,這在諜戰劇中也是比較新的嘗試。幽默最重要的還是要依託劇情,符合人物的特性,“比如許從良這個角色本身就是嬉皮笑臉、能説會道,與關海丹嫵媚、心機相對照,幽默起來毫不違和,反而更顯得人物可愛。”再加上是發生在哈爾濱的故事,也自帶東北幽默屬性。
文章誇馬伊琍演技 網友:且行且珍惜
編劇餘飛:這部劇裏的喜劇元素並不是刻意加的,“這個人物他本身就是小混混,做事就自帶一些喜感。”在《剃刀邊緣》之前,餘飛創作的《永不消逝的電波》也是比較傳統的諜戰經典。這次“碰巧”的喜劇元素雖然受到觀眾喜愛,但在他看來難以複製,“從諜戰劇的類型來説,它本身就很難幽默或者很有喜劇性,因為諜戰劇本身非常緊張,非常考驗智慧,很難加入喜劇元素,我們這次可能也碰巧了,如果用同樣的方法再做就很難了。”
人物
“拿着一把壞牌把它打好”
不同於傳統諜戰劇中的個人英雄主義模式,劇中許從良能力突出卻不被重用,和中共地下黨黃建交好的他被警察廳眾高層列為重點懷疑對象,一方面他能屈能伸,面對他是潛在“特工”剃刀的質疑,他嬉皮笑臉、插科打諢地應付過去;一方面他又重情重義,危難關頭也不忘留下錢財去照顧兄弟的父母妻兒。秉持着“拿着一手壞牌把它打好”的處事信念,許從良小心翼翼地行走於危險的邊緣,在夾縫中艱難求生。
高金璽:許從良看似吊兒郎當不着調,卻總在緊要關頭展現出正直、善良、勇敢;他在強權面前彎得下腰,又非一味屈從,總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被動為主動。這樣的人必定是響噹噹的男子漢,是英雄。“我們的人物設置,與其説是突破某種塑造手法,不如説是尊重人物成長的內在邏輯,在那個特定的時代,確實有這樣的人真實存在過。”
餘飛:許從良這個形象不一定是諜戰劇發展的趨勢,“諜戰劇一般情況下是嚴肅的,而且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有這種人物出現,因為潛伏的人,往往是假裝特別無趣,特別普通,這樣的人才更容易隱藏下來。許從良是身處特殊的環境,而且他是從一個黨外人士轉化過來的,所以他帶有喜劇特徵。”
表演
演混混需要一些誇張表演
文章、馬伊琍這對“夫妻檔”再度合作也引來不少關注。劇中,許從良和關海丹兩個人物之間針鋒相對的場面非常有意思。文章飾演偽滿警察廳“閒職”人員許從良,以一副油嘴滑舌的地痞小混混的形象出場,“不着調”、“不靠譜”、“不可信”都成為其代名詞,但他卻對關海丹(馬伊琍飾)春心萌動。最關鍵的是,在一場場諜戰危機中,許從良屢次對關海丹伸出援手,改善着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形象。有觀眾認為,兩人對手戲感覺把平常生活中的東西加了進去,太過隨意而不太符合人物關係。
文章誇馬伊琍演技 網友:且行且珍惜
餘飛:大家很難把他們當成兩個陌生人看,所以會受到影響,“這並不是一個常規的諜戰劇,有小混混追女神的元素。所以有這種打打鬧鬧,甚至互相調戲的感覺。”
當時的偽警察要假裝特別遊刃有餘,嘻嘻哈哈在裏面混,確實有時候需要有一些誇張,才能讓自己保持內心的平靜,“實際上他的這種所謂的用力過度是有合理性的。”
■ 細節追問
地點
為什麼諜戰劇背景不是上海就是哈爾濱?
劇中俄式教堂、中央大街等具有年代感的標誌性建築,還原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哈爾濱獨特的俄式風情,而哈爾濱紅腸、格瓦斯、大列巴等從俄羅斯、東歐傳來的特色食品飲料也不時出現在對話中,東北風味實力搶鏡。
高金璽:諜戰戲都依託時代大背景,故事發生地都是根據歷史背景來選取的。如本劇所涉及的關外的抗日戰爭發端於1931年,整個東北是當時日本侵略的主要地域,而哈爾濱由於其靠近前蘇聯的特殊地理位置,再加上近代以來一直是西方各國重點關注的地方,因此彙集了各方勢力,自然成為情報的主要集散地之一。而上海由於存在着各國租借地,同樣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因此也會成為攫取情報的焦點地帶。此外由於相同的歷史和地理原因,天津、重慶、香港等地也經常成為諜戰劇的故事背景。
配音
為什麼請來王志文配旁白?
觀眾覺得王志文的旁白令電視劇增色不少。而因為地域的相對集中,就要在相同的環境與時代下,創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所以劇組花了一些心思。
文章誇馬伊琍演技 網友:且行且珍惜
高金璽:《剃刀》在很多細節上做了創新嘗試:比如加入由王志文配音的旁白,他的聲音平穩又帶着綿長的喟嘆,很適合那個特殊年代的哈爾濱。劇中還出現了很多東北特色的台詞、特產,對當時的場景、煙、包、旗袍等元素進行了真實還原。
■ 專訪馬伊琍
不會讓女兒看這樣激烈的劇
關於泡麪頭
新京報:倆人的泡麪頭造型怎麼選的?
馬伊琍:我們試了好幾天,因為不想重複以前民國30年代那些造型,而且又是短頭髮,也不想接長髮。整個拍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調,調到最後就是你們看到的這樣了。
新京報:關於髮型是情侶款嗎?
馬伊琍:沒有考慮過情侶款,如果你們覺得像情侶款,它可能是一個巧合。
我個人現在在看的時候,很喜歡我倆的造型,因為特別不一樣。我敢説沒有任何一個年代的戲跟我們的造型有雷同,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開始很多人不接受這個造型,但是我説你們看兩集戲,保證你們就接受了。
新京報:在家的話,女兒會一起看劇嗎?有關注到爸爸媽媽的“新發型”嗎?
馬伊琍:不會跟女兒一塊看劇,因為我女兒每天晚上要做功課,她還有別的事要做,我也是抽空能看一眼,我們是不讓孩子看這樣比較激烈的劇的。
和文章的合作
新京報:夫妻三次合作有變化嗎?之後還會再合作嗎?
馬伊琍:我去年有一段時間很想演民國時期的戲。他正好看到這個本子,就叫我一起看。我們倆都很喜歡,就覺得不如一起做。我覺得他最大的變化是對戲越來越執著了。至於還會不會合作,我覺得看緣分或者機會。
新京報:和文章演戲,是不是特別默契呢?
馬伊琍:跟文章演戲應該説已經非常默契了。片場最常發生的事情就是笑場,兩個人笑得完全沒有辦法拍下去。
新京報:能説個例子嗎?
馬伊琍:笑場最嚴重的是有一場戲,我叫許從良(文章飾)“別找竊聽器了,你有工夫好好調教調教你那些兵吧。”然後他就説我那些兵怎麼了。我説“好得很”。那句“好得很”,排戲的時候我是用了一個段子裏面的“好得很”唱出來的,當時大家都噴了,我拍了差不多十遍才能正常地把“好得很”這三個字説出來。
夫妻互挺
新京報:有人説文章在表演上有套路,標誌性的“皺眉、瞪眼、嘶吼、罵髒話”,作為最瞭解他的人怎麼看待這種評價?
馬伊琍:我覺得他的表演不是什麼套路,因為當時看劇本的時候覺得這個人物太逗了,這麼底層的就跟泥鰍一樣的一個人物可以混得風生水起,他絕對是特別有感染力的一個人。如果他特別不起眼,他不可能最後可以做到掌控全局,把那些人都玩在自己的手裏,可以按照他預測的方向去行動。而且演員一定有一款是最讓觀眾着魔的表演,我覺得每個演員都得明白這一點。
新京報:拍完之後,在演技方面文章對你有什麼新評價?
馬伊琍:導演對我不管演技還是顏值方面的評價都進入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對我誇讚不已,但是我自己不是特別自信。
片場趣事
新京報:跟丁勇岱老師的對手戲特別多,雖然表面上很和諧,但感覺背後很多角力,有一場在街邊吃餃子的戲份,你和丁老師一直在吃,能説説你們合作中的故事嗎?
馬伊琍:跟丁老師合作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他本身是一個非常nice的人,又很紳士、又很可愛,但是他其實私下裏很少跟我們大家一塊拍完戲以後吃夜宵、聊天什麼的,所以我們經常嘲笑他是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