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説“你能養活任何東西,但你養不活麻雀”,我回憶年少經歷時,確實深深的記得,你抓得住麻雀,但你關不住麻雀,你要是關住它,它就算是把頭撞破了,也要出去。
其實野鳥被撿到之後,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照料,都很難養活。麻雀數量多而且近人,所以被撿到的野鳥通常是麻雀。雛鳥食量很大,要吃富含蛋白質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蟲子),如果羽毛尚未長全的話,還很怕冷,本身就非常容易死於照顧疏忽。成鳥相對好辦一點,鳥一般養在籠子裏,但沒親近過人的野鳥放在籠子裏,四面漏光,放眼看到的都是怪異的陌生環境,還有兩腳大怪獸……救助鳥類的常用方法是放在黑暗、墊毛巾的紙箱內,保持安靜,更不要看着萌就上手撫摸,否則有驚嚇過度致死的可能。
聽老人説,野生麻雀被捉住後很生氣,所以養不活,會氣死。
麻雀的脾氣比較大是不假,但是很多人説成年的野生麻雀一旦被捉住飼養就會不吃不喝,直到氣死,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真正是被氣死的麻雀是很少的。我來分析一下幾種麻雀被捕捉之後的死因。
死因一:老弱病殘的麻雀易死
有很多時候只在路面撿到的麻雀,拿回家飼養了沒有成功,是因為這種情況多是老弱病殘的麻雀,實際上本來就患病了,或者是受傷了,這種麻雀本身體質就很虛弱,再加上人追逐的過程裏面拼命的飛行,以及人用手抓的時候有可能下手很重,很有可能抓壞腹中的臟器,所以鳥就在傷病中死去,並不是氣死的。
死因二:飼養環境太差致死
還有很多人是抓到了健康的麻雀,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飼養,所以放在了一些盒子裏面,或者用一些籃子之類的東西扣了起來,麻雀着急回到原來的世界,所以會在裏面亂飛亂撞,弄得體力急速下降,導致脱水,在那時候,就算是餵食,鳥也不會吃了,最後還是死亡。
死因三:食物不合胃口餓死
還有很多人抓到野生的健康麻雀,也有籠子飼養,但是喂鳥的是一些鳥根本不認識的食物(蛋糕、饅頭渣、熟米飯等等)。鳥根本不知道這種食物可以吃,所以被活活餓死了。
死因四:撐死
這種死法是最冤枉的,但是我們卻真真實實的遇到過。小時候從樹上的麻雀窩逮來一些年幼麻雀,幼鳥成天聽到聲音見到人就主動張嘴討食,我們往往處於善心,就往它嘴裏塞雞飼料或者大米等食物,殊不知掌控不了食量,另外或許食物本身不太好消化,往往就把麻雀幼鳥活活給撐死了。
死因五:應激反應機制致死
具有保護色的動物都有很強的應激反應機制,就是遇到緊急情況時,腎上腺素急劇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流動加劇。麻雀就屬於這樣的類型。
當它們遇到危險時,應激反應機制讓它們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活動能力,但是如果被捕捉後持續感到高度緊張,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生理情況長期得不到緩解,機體就會產生毒素,嚴重的就會影響鳥的內分泌甚至器官的正常運作,最終導致死亡。
大多數人都是不會養鳥的,而且很多人飼養的麻雀沒有成功,就會告訴其他的人關於“麻雀養不活”這種沒有正確根據的説法,正如古人説的—腐草為螢的道理,這種“麻雀養不活”的説法就隨着人們失敗中,慢慢的傳開了。
下回逮到麻雀,小編勸你還是把它放回大自然吧,它還能自由自在活久一些。當然前提是你能逮到麻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