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劇報告:百餘名外國攝影師探秘東阿:穿越三千年記錄中醫藥文化史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東阿8月11日電 (曾潔)從古老工坊,到現代化廠區……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的百餘名攝影師11日來到中國阿膠之鄉東阿,用鏡頭記錄阿膠跨越三千年的發展歷程,瞭解中醫藥文化史。

  在阿膠井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峯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攝影師講述了阿膠的“故事”。

  圖為外國攝影師徜徉於東阿阿膠城。 鄭偉亮 攝

  秦玉峯説,阿膠因產於東阿而得名,這種中藥材得以流傳三千年,離不開兩個元素,一是東阿水,它是煉製阿膠的重要原料;二是掌握東阿阿膠製作技藝的傳人,他們使阿膠製作技藝代代相傳,延綿不斷。

  在“煉膠坊”,外國攝影師們“穿越”到了三千年前的工坊。熬膠、掛旗、晾膠、擦膠等每道工序都要有人親力親為。掌握熬膠技藝的師傅站在直徑1米的大鍋旁,用2米長銀鏟攪動着糊狀膠體,整間屋子裏瀰漫着阿膠的香味。攝影師裏三層外三層地聚攏上來,用鏡頭記錄下阿膠的傳統制作工藝。

  圖為外國攝影師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峯秦玉峯品嚐中藥養生品。 劉麗敏 攝

  在阿膠生物科技園,外國攝影師們又見到了另外一番阿膠生產製作的景象。生產車間內罕有人影,偶爾出現一兩個人,也是全副隔離裝備。原來如今阿膠的多數生產流程已完全由計算機和機器人完成,無需像三千年前那樣,耗費大量人力。古今生產方式的巨大差異,讓部分攝影師不敢相信。他們與講解員多次確認後才明白,古老工坊與現代化工廠生產的是同一種中藥材。

  在現代化廠房外,一千人組成的太極方陣同樣引起外國朋友的驚歎。據悉,這起源於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職工自發組織的健身養生活動,後來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企業文化。外國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了這精彩瞬間。

  圖為外國攝影師拍攝太極千人方陣。 張宇 攝

  在拍攝閒暇之餘,不少外國朋友還現場體驗了中醫號脈,感受流傳中國兩千多年的“望聞問切”四診法的奧秘。得知這種問診療法如今仍然流傳,外國朋友表示,中國是一個古今穿越的神奇國度。

  來自意大利的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RiccardoBusi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是他第12次到中國,第3次到山東,這次的山東之行令他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融合,阿膠、號脈、太極等醫療養生文化從古流傳至今不曾斷絕,而且如阿膠等中醫藥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圖為秦玉峯給外國攝影師講阿膠的文化故事。 張宇 攝

  來自奧地利的攝影師HerbertGmeiner告訴記者,他對阿膠中藴含的玄妙中醫理論很好奇,因此拍攝了許多圖片,作為一段精彩的中國記憶。

  據悉,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自2007年以來,已在意大利、希臘、印尼、古巴等國舉辦4屆。此次聚焦山東,是攝影界的“奧林匹克”首次來到中國。在為期10天的“中國時間”裏,300餘名攝影師到訪山東8座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