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國家標準,不能成為宜家拒絕召回的藉口

  7月12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以及宜家(中國)先後宣佈,即日起在中國市場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期間銷售的馬爾姆等系列抽屜櫃共計1660845件。

  鬧了半個月的宜家召回風波算是告一段落了。在這次風波中,有人指責宜家對中外的消費者區別對待;也有人表示,中國的產品召回制度缺陷嚴重,消費者維權意識差才導致了宜家的傲慢。

  宜家召回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看待?

  在歐美低廉的宜家,在中國卻是小資的象徵

  宜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傢俱商。1943年,17歲的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中學畢業,父親的畢業禮物是幫他創建自己的公司。宜家(IKEA)由他姓名和所在的農場(Elmtaryd)、村莊(Agunnaryd)的首字母合成。宜家起初銷售鋼筆、皮夾子、畫框等低價產品,1947年開始銷售傢俱,1998年進入中國,迄今宜家在全球30多個國家已經開設了300多個商場。

  一直以來,宜家都致力於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的品牌理念。宜家的低價,與通常理解的“便宜”不太一樣,而是與優質、時尚、高效、環保緊密連接。

  人性化是宜家所有門店的共同特徵,包括自由自在的購物環境和便捷的送貨退貨服務。它提供大量設計精巧,佈局合理,簡潔時尚的樣板間,從廚房、浴室到客廳,卧室,配合優雅柔和的音樂,讓人們在宜家購物成為一種休閒享受。另外,與很多其他商場禁止觸摸不同,宜家鼓勵用户主動體驗,消費者可以任意坐在沙發上、躺在牀上,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後再做購買決策。

  宜家每年都會通過搜索、走訪等方式,詳細地瞭解中國當代都市人羣的真實生活狀態,並設計出適合中國的產品。比如在2016年的報告中發現中國都市人普遍擁有擁擠的廚房和用餐區,宜家設計出很多的專業收納方案。

  由於歐美與中國在消費水平上的差異,那些在歐美市場被認為十分便宜的產品,中國的普通消費者卻難以接受,所以宜家一度成為了中國的“小資”用來標榜身份的象徵。儘管通過增加本土材料採購量和增聘本土設計人員,把成本進一步降低,但由於宜家在中國的緩慢擴張,1998年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商場,2003年才在上海開設第二家,廣州第三家的開張已經到2005年了,迄今為止也僅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大城市才有店面,再加上它優質的服務與環境,逛宜家在中國仍然算得上是一項有小資情調的選擇。

  宜家迫於壓力召回問題櫃,但仍繼續銷售

  6月28日,由於因牀頭櫃及櫥櫃存在可能翻倒的風險,宜家家居公司宣佈,將針對美國及加拿大市場召回約3500萬個相關產品。自1989年以來,這些問題抽屜櫃已造成6名兒童死亡,36名兒童受傷。

  但被召回的馬爾姆系列抽屜櫃在中國市場上仍然在售,宜家稱不會在中國召回類似產品,因為該系列衣櫃符合中國國家標準。

  宜家的態度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在質檢總局、消費者協會的先後約談和媒體報道的壓力下,宜家態度逐漸改變,從拒不召回到有條件退貨,最後決定在昨天召回這些問題櫃。

  與此前的召回不同,召回的抽屜櫃仍然在正常銷售。宜家方面表示,不會暫停相關抽屜櫃在中國的銷售,而是採用提供郵寄配件、免費上牆、退貨等售後處理措施,在商場內部、官網及產品組裝説明上強化了固定上牆的標識等方式來消除安全風險。

  從拒絕召回到被迫召回但仍然銷售,宜家一直被各地的媒體和消協指責採用雙重標準,利用中國沒有大件傢俱需固定上牆的強制性規定的制度漏洞,區別對待中外的消費者。

  新華社發文稱:“宜家在中國表現出的傲慢與任性傷害了誰?中國消費者真的缺你那幾顆釘子嗎?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曾説,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於助人的願望……而在召回風波中,中國的消費者只看到了‘成本意識’,看不到‘承擔責任’,還奢談什麼‘樂於助人’?”

  有缺陷就該召回,標準不是拒絕的藉口

  宜家有安全隱患產品在外國銷售而在中國仍然在售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起了。2010年,在美召回336萬個窗簾,2011年在北美召回2.6萬個辛格萊嬰兒牀,2014年全球召回3000多萬個壁燈,宜家這些召回活動中,中國都不在範圍內。

  在其他行業,缺陷產品在中國召回難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地發生着。2010年美國曝光麥當勞出售的麥樂雞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兩類非法添加劑,而麥當勞中國公司對此回應稱,這兩種物質含量均符合現行中國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衞生標準。2015年,一汽大眾在中國召回56萬輛後懸存在安全隱患的速騰,之後,大眾推出了加裝金屬襯板的維修方案。車主們認為僅用不到100元的金屬襯板安裝在後懸架的縱臂上,可安全隱患仍然存在,此方案無異於在“打補丁”,但一汽大眾卻回覆稱這是最優方案。

  宜家傢俱之所以被召回,是因為今年2月,美國明尼蘇達的一名22個月大的男孩因一款馬爾姆抽屜櫃倒塌死亡,引發了消費者安全委員會的討論,產品給多名消費者造成傷害才是其召回的真正原因,而不是這些產品不符合美國的標準。而在中國,標準卻成為了宜家搪塞和不作為的理由。要知道,決定某件產品是否應該被召回的,從來都不是標準,而是缺陷。

  “客觀説國內尚不健全的召回制度,仍有差距的產品質量標準,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礙消費者維權;顯得軟弱的執法力度,過於低廉的違法成本,也在某種程度上‘寬容’外企責任。”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發文稱。

  歐美嚴格的准入和召回制度,生產者任何環節都不敢放鬆

  召回制度是針對已經流入市場的缺陷產品而建立的,這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制度最早起源於美國的汽車行業。二戰之後,美國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傷亡也不斷增加。很多用户常將事故原因歸咎於汽車本身的缺陷。1966年美國出台了《國家交通與機動車安全法》,從而奠定了美國產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基礎。此後美國逐步在多部涉及產品安全和公眾健康的立法中確立了召回制度。

  在美國之後,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也相繼建立了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並將其應用於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領域。如日本1969年修改了《機動車型式制定規則》,其中增加了“汽車製造商應承擔在召回有缺陷車時公之於眾的義務”的規定。

  歐洲一些國家,產品在生產和銷售各個環節,都要通過政府一套嚴格的管理和鑑定程序,保證產品是符合政府制定的技術法規。除了嚴格的責任制度,並且歐盟規定,投入市場的產品,生產商有義務保證,在合理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無致人損害的任何危險的產品。投入流通,也就是生產者必須關注產品安全性的開始,一旦發生問題,生產者需要負責任。

  中國召回制度缺陷大,事故發生後才會補救

  中國的召回制度起步很晚。2000年9月以來,中國多地發生三菱帕傑羅越野車制動失靈的事故。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檢驗指出,事故是因為設計不當造成的。三菱公司拒絕召回車輛,因為中國沒有召回制度。後來迫於壓力最終同意召回車輛,並且向中國消費者道歉。這一事件後,中國開始建立自己的缺陷產品召回制度。

  目前中國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領域主要有汽車、兒童玩具、食品和藥品,國家相繼出台相關的規定。國家質檢總局曾於2009年公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送審稿)》,並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不過至今沒有下文。

  在傢俱行業,召回制度尚存空白,缺乏行業強制要求,更多是依靠企業的自律,宜家已經算是走在召回制度前列的家居零售商了,但仍然以符合標準,沒有造成傷害等藉口拒絕在中國市場召回產品。而更多的企業,更把召回制度視為“雷區”,生怕傷害品牌和企業形象。

  對缺陷產品進行規範主要依據《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但規定都過於籠統,很難對企業形成約束力。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沒有一定的市場準入原則,按照法規制度,一種產品只有在造成傷害後才會進行處理,主要採取由受損的消費者對該產品以違約或侵權為由,通過司法程序向銷售者或製造者提出索賠。

  現行法律下,只能事後補救的辦法,顯然無法保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只有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召回制度,才能防患於未然。真的等一個孩子倒在了問題傢俱下,再去補救就太遲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2 字。

轉載請註明: 鳳凰知道:國家標準,不能成為宜家拒絕召回的藉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