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2017年上半年,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頻繁出台,地方差異漸趨明顯,熱點城市政策不斷收緊,限購限貸力度及各項監管措施頻頻加碼,開啓“限售”模式且範圍不斷擴大,同步加強房地產金融監管,着力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很多一、二線城市為了抑制房價的上漲,開啓了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樓市。孫睿 攝

  8月7日,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各地樓市調控頻繁,但整體看,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成交依然活躍。即使很多城市土地調控政策嚴格,但企業依然處於補庫存階段。房企積極拿地,特別是部分三四線城市,近期土地競爭激烈。三線城市的溢價率則有明顯上升,包括揚州、金華、漳州、常州、嘉興、鹽城等城市溢價率在熱點城市中排名前十,佛山、温州、無錫、寧波、嘉興、滄州、金華、阜陽、鹽城、漳州、揚州等三線城市進入了賣地百億元城市行列。

  據悉,北京、上海等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在政策約束下有所降低。

  中原地產報告顯示,房地產市場2017年以來繼續平穩,但部分熱點城市熱點地塊即使在調控重壓下依然拼搶明顯,雖然高溢價率地塊比例與數量減少:但北京、杭州、武漢等城市土地出讓金依然突破了500億元。從2017年上半年的城市土地市場看,武漢、南京、鄭州、合肥、蘇州依然是熱點區域。整體溢價率相比2016年有所降低,但部分熱點地塊依然搶手。

  “從土地供應角度看,各地要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應,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工業廠房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後改造成租賃住房,這些政策有利於推動租賃土地供應,緩解租賃市場的供需結構。樓市調控持續,全國從2016年四季度以來,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出台了160多次各類房地產約束性調控,這使得部分非熱點屬性的土地出現了明顯降温,土地市場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分化。”張大偉告訴記者。記者 蘇詩鈺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十八大以來,中央深改組會議多次強調試點的重要性,提出要抓好試點經驗的總結推廣。改革的“前哨站”“偵察崗”建起來了,關鍵是要能掌握情況、發揮作用。

  2015年4月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同年,試點擴至100個城市。今年,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將全面推開改革。作為試點城市,昆明、三明、松原緩解羣眾看病難、看病貴有各自的絕招。

  ——編 者

  福建三明

  藥費比以前花得少了

  “每年不得不往醫院跑,一拿賬單就犯怵。”2011年腦梗後,陳楚羣留下後遺症,藥價虛高困擾着他。

  藥品流通環節層層加價,怎麼辦?2012年,福建三明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率先實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和藥品限價採購改革。

  “藥費確實降了。”走進大田縣醫院中醫科病房,陳楚羣這位老病號拿出就診費用清單,細細算起了賬,“這種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瓶32.64元,便宜了近5元。丹蔘注射液一支0.8元,以前是4.4元。現在來醫院,便宜多了。”

  這種感受並非個例。醫改前,三明22家公立醫院每年收入中,60%為藥品(含耗材)收入;2015年,藥品費由2011年的8.1億元降至6.1億元。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質,藥品迴歸治病功能,目標正在實現。

  雲南昆明

  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

  沒了行政級別,昆明官渡區人民醫院院長郭春卻長舒一口氣:“管理自主權更大了,更有利於推進改革”。

  每月,對藥品消耗金額排名前十位的注射用輔助治療藥品,醫院都會進行專項處方點評與定期考核。

  通過合理用藥監管,藥佔比逐年下降;平均住院日也由2015年的7.07天降到6.78天。

  “作為醫療機構,關鍵是讓病人得到有效治療。”郭春介紹,官渡區人民醫院參與了醫聯體建設,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簽訂了醫聯體合作協議;與昆醫附二院等簽訂了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合作協議。

  目前,醫院共有39名專家定期到社區指導基本醫療,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6年以來,官渡區家庭醫生簽約率24.78%,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官渡區衞計局副局長張龍説。

  吉林松原

  複合支付顯紅利

  “接近3萬元費用,我只承擔了1000多元。”前不久,家住吉林松原前郭縣的劉慧芬在長春做了心臟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手術。

  松原市衞計委主任苑志新介紹,成為醫改試點城市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單元、按人頭、按牀日複合型支付方式開始建立。“全市總體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達122種,醫保對醫療行為監督制約能力進一步增強。”

  前郭縣農村居民較多。從發病率高、治癒率高等方面綜合評價,新農合醫療單病種定額付費管理辦法使縣級定點醫療機構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達到了100種。

  醫改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下降。醫生收入會受影響嗎?松原不同程度提高了公立醫院診療、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比如手術類價格提高28%,調整後,收費已納入醫保及新農合報銷。

  (2017-07-13)


  進入6月,全國各地氣温節節升高,而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不斷降温,專家預計,以北京為代表的熱點城市房價將進一步回落。

  根據北京官方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6月中上旬(6月1日至20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籤1246套,與5月同期相比下降32%,同比2016年同期下降53.6%。二手房方面,同期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籤5843套,環比5月中上旬下降18.6%;中上旬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價較5月全月均價也下降了4%。

  從剛剛過去的5月數據來看,成交量還處於上漲通道。當月北京新房住宅成交2655套,環比4月成交上漲6.67%;成交面積34.96萬平方米,環比略漲3.30%;成交均價為44849元/平方米,環比下滑1.29%;成交總金額1567785萬元。相對4月份受政策的影響,北京5月成交套數、面積均有提升。

  據安居客監測分析,從今年1月至5月,實際上北京樓市成交套數有所回暖,從2月份最低2300套,到 5月份 2655套,增長15.44%。但從均價看,5個月的均價起起伏伏,4月份45434元/平方米最高,1月份42229元/平方米最低,增長近7.59%。5月均價有所降低是受郊區新盤成交佔比較大拉低整體成交均價所致。

  以上數據表明,進入6月,北京樓市進一步降温,價格也近而鬆動。截至6月25日,北京可售期房和簽約現房總量150641套,樓市庫存明顯反彈説明需求下滑,銷售遇阻。

  專家分析指出,2016年“930新政”後,北京新房市場就在限購限貸以及政府的嚴格管理下開始降温,進入2017年後也是一直保持低温。“317新政”後,雖然政策主要針對二手房市場,但在史無前例的政策力度面前,新房市場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本已處在低位的交易量開始進一步下滑。

  開發商一側如今有政府對銷售許可證的嚴格管控,對高價房的限制,購房者一側有限購限貸、提高利率等一系列政策。所以,如今的北京新房市場是房源、客源同時稀少,交易量自然也是屈指可數。

  根據安居客前不久發佈的《5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顯示,購房者信心指數年內出現首次下降。伴隨着密集的調控政策出台,“金三銀四”後房地產市場開始趨於平淡。安居客發佈的5月國民安居指數顯示,受政策抑制,多個重點城市成交量環比大幅下降,房價整體增速呈放緩趨勢。經紀人信心指數持續下滑的同時,購房者信心指數也出現了自去年12月份以來的首次下跌。

  從安居客前述報告可以看出,46座重點監控城市5月份新房均價漲幅為1.18%,二手房均價漲幅為1.81%,而4月新房、二手房的漲幅分別為1.65%和2.30%,增速均有所放緩。

  數據顯示,北京房價下滑尤為明顯,二手房房價從4月的54788元/平方米跌落至5月的53049元/平方米,降幅達到3.17%,新房房價環比4月更是下降了7.15%。廈門(樓盤)和昆明(樓盤)的新房房價跌幅也都超過3%。

  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房價的上漲幅度高於調控手段更密集多元的一線重點城市。在統計的這些城市裏,新房環比漲幅最高是揚州(樓盤),漲幅為8.31%,二手房房價環比漲幅最高的城市為北海(樓盤),漲幅為9.57%。

  在嚴厲的調控政策影響下,以北京為代表的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遇冷,遏制炒房效應初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放緩增速,進入調整週期。安居客房產分析師表示,隨着住建部門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房產市場持續退燒,預計在慣例的淡季7、8月市場降温會更為明顯。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2017-06-27)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一邊是人口外流但土地供應嚴重過剩的三四線城市,一邊是外來人口大量流入但土地供應十分緊張的一二線大城市,在過去一段時間,土地市場一直存在着這樣的供需錯配。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人地掛鈎”是一個重要途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稱“發改委”)發展規劃司負責同志日前介紹城鎮化情況時表示,今年我國將全面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户數量掛鈎政策,結合上年度農業轉移人口落户情況,調整完善2017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分配辦法。

  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在土地供應方面,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土地紅線應適當放寬,將周圍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指標轉移到一二線熱點城市。從而在滿足一二線城市發展需要的同時,促進三四線城市的集約化發展。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説,過去幾年對大城市都是提出要嚴控邊界,減少土地供應,但現在則是順應人口流動變化,增加大城市的土地供應,“這是樓市調控思路的一個重大變化。”

  “人地掛鈎”政策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實行“控制大城市規模、積極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中小城鎮化戰略,土地供給向三四線城市傾斜,與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的趨勢背離。由於這種供需錯配,部分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不足,房價泡沫化嚴重,而三四線城市土地供給嚴重過剩,土地浪費、效率低下十分嚴重。

  因此,實施“人地掛鈎”,才能與人口的流動態勢和實際需求相吻合。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落實人地掛鈎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地產價格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閒置和低效用地。

  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土資源部今年4月1日發佈《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通知》要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

  在“人地掛鈎”的政策之下,已有一些大城市近期加快了土地供應的步伐。

  上海日前發佈的《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稱,“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上海計劃供應5500公頃住宅土地,可提供住房約170萬套,比“十二五”期間增加約60%。

  深圳市規土委7月11日發佈的《深圳市2017年度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實施計劃》提出,2017年度,深圳計劃供應居住用地218公頃,相比去年計劃供應的125公頃,同比增加了74.4%。

  杭州2017年經營性用地計劃出讓量則高達3089畝,創下新高。2016年這一數字為2773畝,2015年只有1856畝。

  再看福州,該市本級住宅用地供應中期(2017~2021年)規劃及三年(2017~2019年)滾動計劃近日出爐。在去年約160公頃的基礎上,市本級今年住宅用地供應量為316公頃。按照房地產市場運行預期,該市明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347公頃,後年計劃供應381公頃,2020年計劃供應418公頃,2021年的計劃供應量更是達到了458公頃。

  稍早之前,北京市計劃今後五年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

  張大偉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去庫存政策看,預期2017年三四線樓市整體政策將依然平穩寬鬆。但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這種情況下,很多一二線城市開啓了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

  土地供應有增有減

  在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看來,土地指標應當順應人口的變動而變化,在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應當增加指標,在人口流出地,也要相應減少指標。

  上述《通知》也要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按照“五類”(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調控目標,加強對本地區市縣住宅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編制和實施工作的監督指導,並將地級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萬人口以上縣(縣級市)的計劃實施情況每半年彙總一次報國土資源部。

  根據《通知》,各地需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對消化週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從目前情況看,一二線熱點城市庫存週期大多在6個月以下,屬需要顯著、加快供地節奏的範圍。

  張大偉認為,一二線大城市紛紛增加土地供應,除了順應人口流動趨勢,解決實際住房需求外,也是增加有效投資、帶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

  這是因為,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大,而且還能拉動上下游的鋼筋、水泥、建材等行業,因此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當前我國經濟穩增長仍十分關鍵。尤其是隻有保持一定的發展增速,才能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贏得空間。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土地供應過多向三四線城市傾斜,而一二線土地供應明顯不足,在人口往一二線大城市集聚的趨勢下,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供應已經明顯過剩,房地產開發投資提升的空間很小。這些城市要指望開發商大規模拿地增加投資已無可能。因此,只有通過增加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才能讓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固投保持在合理的增速。

  數據顯示,2017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759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2017年上半年,一線城市合計土地供應規劃建築面積2738萬平米,同比上漲了57.3%。

  張大偉認為,這是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住等作用於需求端的“減法”同時,所做的加法,這將有利於平穩市場的供需結構。

  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無疑有利於平抑房價。但這些大城市尤其是上海等超大城市多土地資源稀缺,供地能力不足。再加上目前超大城市人口已經嚴重超載、交通擁擠等大城市病問題,中心城區新增建設用地已然較小。

  應對這種情況,加快都市圈的發展成為重要方向。6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至2020年,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江中游、成渝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備條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鐵路骨幹線路基本形成,構建核心區至周邊主要區域的1小時通勤圈。

  (2017-07-14)


  儘管多個城市土地調控政策嚴格,但由於房地產市場去年銷售火爆,不少企業依舊處於補庫存階段。據前瞻數據庫數據顯示,2017年前6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量漲價跌,二線城市供求雙降、溢價率同比下滑,但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及成交均價則同比大漲。

  這主要是由於在一二線城市嚴厲調控圍堵之下,企業拿地需求層層外溢,經濟發達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成為各企業佈局新戰場,此前宣稱專注一二線城市的大量房地產企業正在集體返回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相應升温,出讓金收入及均價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漲。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200多個三四線城市合計土地出讓收入8111.4億元,與2016年同期相比上漲42.6%。其中,佛山、嘉興、徐州、常州、金華等21個三四線城市上半年賣地收入超過百億元,刷新了歷史記錄。

  同時這些城市土地溢價率達到了40%,相比往年顯著上升。上半年,中國50個城市的土地溢價率排名中,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別為清遠、南昌、珠海、合肥、嘉興、惠州、佛山、肇慶、漳州和鎮江,溢價率分別為214%、147%、137%、122%、121%、100%、99%、86%、82%和81%。在這10個城市中三線城市就佔了8個。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大原則下,儘管土地市場一片火熱,但調控高壓態勢也沒有減弱,不少城市通過限價以及創新土地拍賣方式控制地價,市場的過熱成交明顯被抑制,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短期內土地成交價將快速得到控制迴歸理性。

  (2017-07-0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672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劇報告: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活躍 房企處於補庫存階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