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的兒子今年12歲了,剛好步入了青春期,以前陳楓覺得孩子非常聽話,也很懂事,從來都沒有忤逆過陳楓的意思,可是最近卻經常和她吵架,什麼事情都總是和陳楓對着幹,這讓陳楓感到非常生氣和傷心。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開始對父母的崇拜,到反感輕視,再到理解,這些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產生的不同階段的情感和對父母的態度的變化。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對父母的態度就轉變成了輕視反感,青春期的孩子更加熱衷於獨立的自我意識,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感覺很頭疼,而如果父母做了這4件事情就會讓孩子感覺很反感和不耐煩。
干涉孩子的交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優秀的孩子成為好朋友。對於那些所謂的《不良少年》,家長總是告訴孩子離他們遠點,不要和他們接觸太多。但對孩子來説,交朋友是他們的權利。其實,對於孩子來説,沒有“壞孩子”這個詞,當我們用這個詞的時候,可能説明我們太消極了。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所謂的“壞孩子”可能是惡作劇,或者有些行為你不能接受,比如打架、罵人,但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定是100%的好孩子?因此,孩子們相互影響。我們應該教孩子們與各種各樣的人相處,相互體諒,相互反省。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視友誼和朋友。他們有交朋友的願望和要求。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過分批評和批評孩子的朋友,會使孩子產生反感,從而產生對父母的牴觸情緒。
總是批評指責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非常強烈,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有可能孩子會經常做錯事情,但是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不是去批評指責或者打罵孩子,而是應該要和孩子去好好的溝通和交流。因為指責和打罵孩子除了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還會增加對父母的牴觸反感情緒,最終導致對父母越來越不滿而發生衝突,父母再管教起來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總替孩子做決定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在小時候可能沒有太多的自主意識,大部分事情都需要父母幫助做決定,但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變強,想要自己做決定的意識也會變得非常強烈。可是有些父母還是和以前一樣,事事包乾,什麼都要管,總是希望幫助孩子把一切都準備好。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反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不被認可,就會增加對父母的誤解。
不尊重孩子的隱私
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開始有自己的小隱私,如果孩子願意和父母分享這些小秘密和小隱私是很好的行為,但是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的話,父母就不應該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打探,否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被尊重,會對父母的態度越來越冷淡的,影響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