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美國和歐盟、英國及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宣佈禁止俄羅斯的幾家主要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此前俄羅斯官員已警告稱:如果西方國家切斷俄羅斯與SWIFT的聯繫,那麼俄羅斯也將切斷對歐洲的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原材料等資源的供給。
歐盟天然氣每立方米已超一歐元
梅德韋傑夫:歡迎來到勇敢新世界
石油和天然氣,是一個國家的“血液”,歐盟的大部分“血液”一直由俄羅斯通過管道輸送。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氣管道都經過烏克蘭。如今,俄烏衝突加劇,俄羅斯、歐盟、美國等各方勢力的角逐也逐漸白熱化。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2月2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曾表示,如果俄羅斯派兵進入烏克蘭,那麼歐盟將徹底切斷俄羅斯和世界經濟市場的聯繫、禁止對俄羅斯出口重要產品等。然而,俄羅斯的一名官員反駁馮德萊恩,如果西方國家切斷俄羅斯與SWIFT的聯繫,那麼俄羅斯也將切斷對歐洲的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原材料等資源的供給。
歐盟國家對於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常年依賴進口,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近年來其自產量佔需求量的比例不斷降低,由2018年的46%降至2021年的37.4%。歐盟成員國進口的40%的天然氣和27%的石油都來自於俄羅斯。
目前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主要有8條,其中輸往德國的亞馬爾-歐洲管道於2021年末改變了流向,反向將儲存在德國的天然氣輸送回波蘭,另外3條途經烏克蘭的管道受當前局勢影響也變得不穩定。截至1月22日,歐洲的天然氣庫存佔儲存能力的43%,比1年前低大約14個百分點,比過去5年平均水平低了15個百分點左右。到2月9日,德國的天然氣庫存量降低到35至36%,低於40%的關鍵水平。德國政府指出,40%庫存量是應對連續7天極寒天氣的必要天然氣庫存。為應對連續30天較為温和的寒冷天氣,儲存量應該達50%。2020年德國的天然氣庫存從未滑落到71%以下,如今這個情況實屬到了令人擔憂的水平。
梅德韋傑夫的推特截圖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此前預計,2022年其確定合同的天然氣出口平均價格將為每1000立方米296美元。然而,2022年年初歐洲現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高達每1000立方米約900美元。到2月25日,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漲超19%至106.1歐元/兆瓦時(每1000立方米1061歐元,約1195美元)。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推特上表示:“歐洲人很快就要為每立方米天然氣支付2歐元!歡迎來到勇敢新世界。”
美國拉日韓卡塔爾為歐洲“打氣”
卡塔爾:無力單獨“拯救”歐洲
近年來美國頁岩氣技術日趨成熟,產量不斷提升。2016到2020年間,美國天然氣產量由7274億立方米增長至9146億立方米,貢獻了全球天然氣供給增量的85%。產能不斷攀升使得美國國內天然氣市場出現了供應過剩,美國也一躍成為全球天然氣主要出口國。
而歐洲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地區,長期佔據美國液化天然氣第一大買家的位置。2021年12月德俄外交關係緊張引發歐洲天然氣價格急劇上漲,美國液化天然氣油輪組成的船隊駛向歐洲,向歐洲供應比美國本土貴14倍的天然氣,暫時緩解了歐洲天然氣危機。
然而俄羅斯一旦斷供,美國無法單獨補充歐盟面臨的天然氣缺口。於是,2022年2月初,美國與日本、韓國、卡塔爾溝通,希望其支援歐盟的天然氣供應。
雖然日韓相繼表態願意支援歐盟的天然氣供應。然而作為全球第三大天然氣進口國,韓國政府表示,由於目前處於冬季,國內供需情況也並不樂觀,很難立即伸出援手。不過國內能源需求在冬季後將減少,屆時能源有望出現盈餘,可支援歐洲。全球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日本運抵歐洲的少數液化天然氣,仍是日本JERA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之間的聯合投資計劃早前已經安排好的貨物,並沒有額外的供應增加。同時日本政府表示如果出現液化天然氣短缺,日本將從市場上進行採購。
日韓的支援遙不可及,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塔爾能為歐盟提供足夠的天然氣嗎?
2022年2月22日,卡塔爾多哈,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六次峯會最後一場會議舉行
2月22日,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部長薩阿德·卡比在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六次峯會上表示,對於歐洲面臨的天然氣短缺問題,卡塔爾將盡可能地向其出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氣,但無力單獨滿足歐洲所有的天然氣需求。
薩阿德·卡比説,俄羅斯目前佔據歐洲天然氣市場的30%至40%,卡塔爾僅佔5%,而且卡塔爾大部分天然氣產量已經與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簽署了長期購銷合同,即使與客户協商,卡方最多也只能有10%到15%的產量可以轉向歐盟出口。歐洲的能源安全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任何一個國家無力單獨“拯救”歐洲,卡塔爾也沒有足夠的產能可以替代俄羅斯向歐洲提供天然氣。
國際投行高盛警告,不排除歐洲天然氣價格會短暫地重回去年12月中旬180歐元/兆瓦時(每1000立方米1800歐元,約2028美元)的高點,甚至更高的水平。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姜暉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參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