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很難。
彼此之間,角度不同,站位不同,會產生許多誤會和矛盾。
《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收穫真心。
01
用心換心,懂人心
在《十三邀》節目中,許知遠去採訪蔡瀾。
當兩個人走在窄小的街道,一邊對話,一邊走路時,錄像師幾乎是形影不離的跟隨拍攝。
當時許知遠問蔡瀾,會不會覺得不舒服?
蔡瀾非常平和地説,讓他們隨便拍,沒關係的,甚至還提醒錄像師注意安全。
原來蔡瀾年輕時,也當過錄像師,他説自己曾拍攝過一些年輕明星,那時他們故意在鏡頭前調皮,讓他很難辦。
正因為他知道這份工作不僅辛苦,還特別招人煩,所以才會有感同身受般的理解和體諒。
其實,做人最難的是,去心疼他人的不容易。
你沒換位思考,就看不到他人的難處,你沒設身處地,也很難了解他人的困境。
有一次馮小剛和葛優一同外出。
一個年輕人圍着兩個人走了好幾圈,然後他面向葛優試探性地問:“葛優?”
葛優客氣地點了點頭,年輕人立刻慌亂地摸所有的口袋,終於從中找出一張摺疊過的白紙説道:“不好意思,只有這張紙。”
原來年輕人是想找葛優籤個名,葛優一邊籤,一邊笑呵呵地安慰年輕人説:“沒事,不是欠條就行。”
當簽完字年輕人離開後,在一旁的馮小剛感慨起來:
“我真是沒想到,以你的名氣和地位,換個演員哪會有這樣的耐心啊!你怎麼就能做到對所有的影迷都這麼客氣......”
葛優望着他,用少有的認真口吻説道:
“這事兒是這樣的,對我吧,也許是第5萬次,對他吧,這是第一次。”
有一句話説:
“禮貌和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
許多時刻,你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才能給予他人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極高的情商,實質上,它是一種深到骨子裏的教養和善良。
02
以心交心,得人心
在這個世上,人心都是相互的。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
在《論語》裏有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不喜歡的待人方式,別人也不喜歡。
你不接受的處事態度,別人也不接受。
三國時,呂布曾和劉備交好,但後來兩人之間產生了間隙,從此敵我相對。
於是呂布讓手下的名士袁渙寫信去罵劉備,袁渙執意不肯。
當時,呂布就把刀架在袁渙的脖子上,但袁渙卻笑着回道:
“我只聽還説以德羞人的,沒有聽説以辱罵折磨人的。如果説劉備是君子,就不會由於將軍的辱罵而感到羞恥。如果他是小人,就一定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你,那麼辱罵就會落到你的頭上。”
衝突發生時,我們第一時間可能會想打擊和報復對方。
但一味互相糾纏,不會有真正的贏家。
春秋時期,魏國和楚國相鄰,兩國的村民都喜歡種瓜。
不巧,這年春天天氣比較幹早,瓜苗由於缺水,長得很慢。
於是魏國的一些村民,每天晚上要挑水去澆瓜。
連續澆了幾天,瓜苗長勢明顯好起來,比楚國村民種的瓜苗要高很多。
楚國的村民見此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間便偷偷潛到魏國村民的瓜地裏去踩瓜秧。
當魏國人準備以牙還牙時,有一個叫宋卻的大夫説:
“如果你們一定要去報復,最多解解心頭之恨,可是,以後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如此下去,雙方互相破壞,誰都不會有好的收成。”
然後宋大夫帶着村民們,每天晚上去楚國人的瓜地澆水,至此以後,兩國村民冰釋前嫌,相互交好。
人跟人的相處,在於彼此的尊重。
你若給他人誠意,他人才會還你誠意。
但你若給他人惡意,他人只會變本加厲。
不要用你都厭惡的方式去對待人,如此只會招來更大的不滿,激化更大的矛盾。
只有你肯拿出真心和實意,對方才會放下怨氣和恨意,也才能做出和解和讓步。
03
將心比心,籠人心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説過一句話:
“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別人愛我們。”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將心比心,才能收穫人心。
一個人為他人付出了什麼,才能得到什麼。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蕭條。
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因此倒閉,一個名叫克林頓的人開的齒輪廠也深困其中。
就在生死關頭,克林頓很想找一些客户和朋友,幫自己出出主意,想想辦法,給自己一些資金上的幫扶和資助。
於是他寫了很多信,準備寄給客户,可當他把信寫好後,克林頓突然發現,自己連寄信的郵票都買不起了。
於是他在心裏想着,那別人的條件和處境可能也很困難,即便想幫他,也可能因為捨不得買郵票而拒絕回信。
然後他立馬變賣了家裏的東西,買了很多郵票,在向客户寄信的同時,順便附上兩美元,作為回信的郵票錢。
後來,當這些客户和朋友們收到信後,都被這兩美元感動了,因此大家都伸出了援手,竭盡全力去幫助他,最終他的齒輪廠得以順利度過難關。
事後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克林頓説,他也沒想到,這微不足道的兩美元,竟給自己帶來了如此大的好運和機會。
但對於那些人來説,這兩美元透露出,克林頓這個人值得交,值得幫,也值得支持和信任。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抱怨,人情世故的冷淡。
其實,人跟人的關係,都是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你對他人有幾分義,他人才會還你幾分情。
你對他人有幾分好,他人才會還你幾分真。
你若不替你着想,他人也不會替你考慮。
你若不替人分擔,他人也不幫你承擔。
▽
有一句古話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在為人處世上,無論再多的計謀,再好的套路,都不及你去理解和體諒他人,更有用。
畢竟,人心要用人心,才真正換得來。
來源:讀書有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