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汽車車窗貼膜起泡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不僅視覺效果會變得很差,顯眼的氣泡也基本否定了隱私保護作用。而車窗氣泡的位置基本在後檔車窗上,側窗與前擋基本不會有問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很多人認為是車膜的質量問題,或者是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較差;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後檔車窗的特殊性——加熱絲。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後檔除霧-電加熱

汽車車窗起霧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車內外温差較大且車內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中,空氣中的水分子會凝結在低温的車窗玻璃上形成水珠,這些水珠對光線的折射而影響正常駕駛則等同於霧氣。為了保證安全駕駛車窗必須設計除霧系統,前檔與側窗的除霧是利用空調冷暖風進行恆温與烘乾,但是這些風吹到後檔時温度會有較大程度的變化,所以後檔需要採用其他方式恆温除霧,也就是所謂的電加熱了。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在後檔車窗上會有橫縱交織的“細絲”,這些紋路被一些用户認定為鋼化玻璃的加強結構,然而這些“細絲”的本質是電阻較高的導線,作用是電加熱。導體電阻越大在電流流經時產生的温度就會越高,因為電子的碰撞轟擊會產生高温;那麼利用電阻絲實現電加熱則等同於暖風烘乾,不過這種設計確實不利於後檔貼膜。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因為在電阻絲的周圍温度會高於其他位置的車窗温度,冷熱温差會造成車膜的熱脹冷縮,久而久之該區域的壓敏膠會被撕裂。在失去了有效的粘合加強後該位置的車膜就會起泡,但為什麼有些車輛的後檔車窗不起泡呢?原因在於電阻絲的功率與位置,大部分後檔車窗的電阻絲是鍍膜在玻璃內側的表層上,高温的細絲直接加熱壓敏膠必然會造成起泡;有些電阻絲則是在玻璃內側觸摸不到的設計,温度會早玻璃體內均衡的傳導則可以防止起泡了。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後檔有必要貼膜?

假設用車頻率不高(只作為短途代步通勤使用),理論上汽車的任何車窗都沒有必要貼膜。因為前擋車窗是雙層夾層鋼化玻璃,內部本就有一層加強膜可以保證安全;側面與後檔車窗多使用區域鋼化玻璃,其特點是破碎後呈網狀破裂且不會明顯飛濺,且區域鋼化指破碎後的中間位置仍可有效識別路況,原車玻璃的保護已經相當全面了。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穿透能力極差,普通車窗也可以100%過濾。紅外線是產生高温的基礎,理論上車膜越黑過濾能力越強;但出於道路安全考慮,新規不允許前檔車窗透光率低於70%,駕駛位與副駕駛和後檔這三塊用以觀察路況的車窗也有較高的透光率要求;也就是説只有後車窗才能用深色膜,然而大部分家用車似乎後排空載率是極高的吧。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汽車貼膜本就沒有什麼意義,所謂的保護隱私也是自我安慰,因為色彩再深的車膜在強光照射下也能看到車內情況。所以普通代步車不建議貼膜,尤其是在車膜從進口到國產都不能保證HCHO與TVOC不超標的前提下;很多所謂的“原廠膜”都只是普通的“麪包車膜”,沒有哪家車企會生產這些東西,這些車膜的HCHO超標倍率可高達兩位數,而一些所謂的進口或大牌車膜也有數倍到十幾倍的超標。如果一定要貼膜的話,建議在施工後進行HCHO檢測,結果會令人大跌眼鏡。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1 字。

轉載請註明: 汽車後檔貼膜起泡:是質量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