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表現不好”,名字也會被撤換
資料圖:去年強颱風“海馬”登陸前,一市民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海邊抓拍“海浪”。宋秀傑 攝
去年超強颱風“海馬”被亞太颱風委員會除名,我國將提交新的名字以補空缺。以前只聽説學生表現不好被開除,沒想到颱風表現太差也會被除名。颱風名字是怎麼來的,被除名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地區)的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國(地區)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12日,在中國氣象局主辦的“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上,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錢傳海介紹,當颱風委員會成員國(地區)認為颱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錶中刪除後,需要對台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國或地區重新推薦。
200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分別由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等14個成員國(地區)提供,每個國家(地區)提出10個名字循環使用。颱風命名錶裏中國最新提出的10個颱風名字是:海葵(替代“龍王”)、悟空、玉兔、白鹿(替代“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2016年10月19日,超強颱風“海馬”登陸菲律賓呂宋卡加延省,受其影響,菲律賓和我國華南地區經濟損失重大,總計約有19.3億美元。
錢傳海介紹,“海馬”這個名字總計被使用了三次,分別是: 2004年第21號颱風、2011年第4號颱風、2016年第22號颱風。其中“海馬”一世和二世的強度並不強,僅僅達到熱帶風暴級,不料“海馬”三世如此肆虐,給菲律賓留下滿目瘡痍。
其實,不只是“海馬”,颱風命名錶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40個颱風,其中32個是因為造成嚴重災害。
“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兩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錢傳海説,上一個被除名的中國颱風名字是“海燕”,同樣是給菲律賓造成重創。
“颱風名字並不是隨隨便便來的,我國給颱風的命名大多來自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或者是登陸地點代表性的植物花卉名稱。”錢傳海説。
具體來講,颱風委員會提出新的颱風名字應符合以下要求:需要是中文名2―3個漢字,其對應的拼音不超過9個字母;朗朗上口易於媒體傳播;無不恰當的含義;不能使用商業品牌名稱;不能與曾用和現用颱風名稱重複。(科技日報北京9月12日電 本報記者 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