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本山時代要結束背景很深嚇尿了!傳本山時代要結束究竟是怎麼回事?傳本山時代要結束你怎麼看?6月8日,遼寧大學發出官方文件稱,“自2015年5月31日起,原‘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更名為‘遼寧大學藝術學院’”。遼寧大學給出的解釋是,遼寧大學與趙本山的合作期已滿,學校選擇不再繼續合作。
傳本山時代要結束 背景很深嚇尿了
這個2004年成立的學院,因有趙本山這個金字招牌,自成立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合作期間,學院培養的一些學生成為熱播鄉村劇《馬大帥》《鄉村愛情故事》的演員,這無疑增加了該學院的魅力和知名度。此次校方選擇不再合作,由此引發了人們對二十多年來趙本山所主導的喜劇藝術的討論。
不會產生痛感的趙氏喜劇
“一身皺巴巴的中山服,一頂破舊的八角帽,一張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豬腰子臉’,一口經過改造了的東北話”,提起農民,趙本山20多年來塑造的農民形象常常會最先進入人們的腦海,甚至比街口進城賣菜的老農,遙遠故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鄉,更深刻,更鮮明。
以“本山大叔”為首的趙家班春晚小品、《劉老根》《鄉村愛情》等電視劇,被喜劇化的農民形象閃耀多時。趙本山,無疑是這場喜劇化風暴的代言人。
趙本山在遼寧當地真正成名,是因為他出演的一個盲人的角色。1982年,趙本山在拉場戲《摔三絃》中扮演瞎子張志,在遼寧省農村小戲調演中,獲優秀獎。一時間,人們知道鐵嶺出了個趙本山,稱他為“天下第一瞎”。《摔三絃》改變了趙本山的人生際遇,趙本山自己也坦承:“可以説這個戲(《摔三絃》)成全了我一生。”
1990年,在相聲演員姜昆的推薦下,趙本山帶着小品《相親》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並獲“雙星杯”戲劇曲藝類第一名。正是這次演出,讓趙本山一炮而紅,正式走出鐵嶺,進入了億萬觀眾的視線。此後除了1994年因家事沒有登上春晚的舞台,直到2011年,趙本山每年都如同北方家庭年夜的餃子一樣不可缺少。
底層、喜劇,無疑是趙本山最好的代名詞。在遼寧大學關於“區域文化與遼寧農村題材電視劇研究”課題中也提到,這種來自底層和民間的氣息為當下的中國觀眾創造了一種親切和安穩的氣氛,讓他們對自己庸常的日常生活產生了一種認同感。
不管是劉老根、馬大帥等農民形象,還是真實的東北農村的生活場景,又或者是“二人轉”式的插科打諢,都體現出了一種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間文化的特徵。喜劇化的處理方式規避了現實生活中的矛盾,也放棄了對生活本質的透視和揭示。
趙本山顯然明白,逗樂觀眾才是演出的最主要目標。“觀眾愛看”“為大眾服務”一直是他的口頭禪。“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學習也累,生活也累,所以對喜劇要求簡單了,他們不想在看的過程中分析這個分析那個,笑就是笑,一句話也許就笑了”。趙本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道。
幽默的語言、誇張的肢體、無底線的自嘲、相互的揶揄諷刺,都成為趙氏喜劇逗樂觀眾簡單粗暴卻有效的元素。
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
總是帶着幹部帽,身穿四兜中山裝出現的趙本山,將農民的喜劇形象表現得妙趣橫生。作家餘秋雨曾評價趙本山:趙本山及其小品藝術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使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
2002年播出的《劉老根》是趙本山最早執導的電視劇。一個退休的老支書帶領大家搞旅遊餐飲業致富,幽默詼諧的風格是趙本山最擅長的老戲路。這也是首部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挑大樑的農村喜劇。
據趙本山創立的本山傳媒官網顯示,以劉老根為品牌的劉老根大舞台目前在瀋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