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儘管號稱文明古國,然而在英國人到來之前的印度不過是由一個個土邦組成的一片散沙:雅利安人、馬其頓人、突厥人等外來征服者一波接一波來到印度,千百年來印度人似乎已習慣了這種不同的征服者的統治,統一的印度民族這一概念始終未能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所以“印度”一詞在古代更多是指一種地理文化概念,而從來都不是指的一個統一的國家。
歷史上唯一大體統一南亞地區的孔雀王朝的疆域達到了420萬平方公里。孔雀王朝的疆域比今天的印度還要大,將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地也納入囊中,可即使如此孔雀王朝疆域的最南端也只到達今天的邁索爾一帶,至於印度半島最南端地區直到近代英國人到來之前從未被納入印度文明的覆蓋範圍。統一了除邁索爾以南的幾乎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孔雀王朝一共只存在了130年。
在孔雀王朝滅亡之後印度次大陸徹底形成了支離破碎的政治版圖。在此之後只有貴霜王朝、笈多王朝、戒日王朝這幾個王朝實現了北印度的區域性統一,絕大多數時候連這種區域性統一都無法做到,長期以來北印度與南印度彷彿就是兩個彼此隔絕的世界。直到英國殖民者到來後才首次在印度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政府。恰恰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人才真正萌發了民族主義的意識。
印度最早的民族主義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正如印度獨立之後的首任總理尼赫魯就曾公開説過:“我在精神上與其説是一個印度人,不如説更像一個英國人”。獨立後的印度領導層在思想幾乎都有明顯的英國色彩,所以印度自獨立以來就始終以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殖民遺產繼承者自居。1947年剛獨立的印度就迫不及待與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從而繼承了英國向錫金派駐專員的權利。
1949年印度又通過締結《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的形式繼承了當年英國對不丹所享有的“指導、保護”的特殊權利。印度還要求繼承英國殖民政府非法劃定的麥克馬洪線,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大打出手,1987年到1990年期間印度又出兵干涉斯里蘭卡內戰》........印度這種咄咄逼人的擴張主義國策使其與幾乎所有鄰國均存在一定的領土爭端和邊境衝突。
鮮為人知的是印度還曾打過緬甸的主意。緬甸在地理上並不屬於南亞板塊,而是屬於東南亞板塊。歷史上緬甸與中國的聯繫比和印度的更多:早在漢代就已形成了由四川地區通往如今緬甸、印度境內的蜀身毒道。公元801年如今緬甸境內的驃國君主遣使向中國唐朝獻其國樂。明代一度曾在如今緬甸境內設緬甸宣慰使司進行管轄。後來緬甸在發展成為獨立國家之後仍向中國稱臣朝貢。
在清代的典章資料中將緬甸列為藩屬國之一。1824年至1885年期間佔領印度的英國人先後發動了三次入侵緬甸的戰爭。1886年1月1日緬甸被併入英屬印度。清政府在事後與英國簽訂的《中英會議緬甸條款》中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仍對中國照慣例每十年朝貢一次。1894年清政府在與英國簽訂的《中英滇緬商務條款》中聲明放棄對緬甸的宗主權。
既然印度以英國殖民遺產的繼承者自居,那麼印度似乎沒理由會對緬甸網開一面。英國當初對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國的殖民採取的是保護國模式:這三國在內政外交上受英國“保護”和控制,但在形式上仍保留本國政府。英國由始至終也沒把這三個喜馬拉雅山地小國併入英屬印度。當時被稱為錫蘭的斯里蘭卡和這三國一樣受英屬印度政府託管,但斯里蘭卡同樣未曾被併入過英屬印度殖民地。
印度在獨立後連這幾個從未被併入過英屬印度的國家的主意都要打,那麼就更沒理由會放過曾被併入英屬印度的緬甸了。然而緬甸被併入英屬印度完全就是英國殖民者外力干預下結果。緬甸和印度在人種、語言、宗教、歷史文化更方面都顯得格格不入,然而卻被殖民者硬生生捆綁在一起,所以從緬甸被併入英屬印度起緬甸人和印度人就不斷髮生摩擦。
英國殖民時期印度移民大量湧入緬甸,因此搶走了不少當地人的飯碗。1930年緬甸爆發了反印度人的暴動,與此同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正如火如荼,英國為儘可能降低風險就在1937年將緬甸從英屬印度,緬甸就此成為直接受英國統治的英屬緬甸。如今被緬甸人譽為國父的德欽昂山在1940年同日本特務機關取得聯繫。1941年12月27日德欽昂山組建了緬甸獨立軍,在接受日本的武裝後潛回緬甸與英軍作戰。
正是在德欽昂山組建的緬甸獨立軍的協助下日軍得以於1942年3月8日擊敗英軍並順利攻克仰光。同年3月至8月間德欽昂山領導的武裝又協助日軍擊敗了中國遠征軍。日本佔領緬甸後成立了以巴莫為首的傀儡政權。德欽昂山在這一政權中出任國防部長的要職並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這時的緬甸在日軍支持下宣佈脱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然而名義上獨立的緬甸實際上處於日軍的佔領控制之下。
1944年8月4日至7日眼看日軍大勢已去的德欽昂山與緬共代表德欽索、德欽丹東、德欽巴罕會談後成立反法西斯同盟(後改名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並秘密聯絡了在印度的英國當局尋求支持。1945年3月27日昂山領導的武裝在英國的支持下倒戈向日軍發動了襲擊。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英國勢力試圖捲土重來,然而這時英國的殖民體系已在戰爭中被破壞殆盡。
二戰結束後幾乎所有殖民地都爆發了不同程度的獨立運動。1947年6月英國提出的《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根據宗教信仰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國家。本來按説緬甸早在1937年就已從英屬印度劃出去了,然而印度卻想讓緬甸成為印度的一部分,不過印度的這一想法遭到緬甸方面的堅決抵制。當時的緬甸領導人吳努經過與英國和印度的斡旋達成了使英國、印度認可緬甸獨立的協議。
為什麼印度會同意緬甸獨立呢?為什麼不像吞併錫金一樣直接吞併緬甸呢?再不濟也可以把緬甸變成像不丹一樣受印度控制的名義上的國家。然而緬甸的實力可不是錫金、不丹這樣的山地小國所能比的:緬甸的國土面積約為676578平方公里,幾乎接近於錫金和不丹加起來的15倍,緬甸的人口也幾乎是錫金和不丹加起來的三十多倍。印度吞併錫金後向當地遷入了大量移民,從而改變了當地的人口結構。
印度就此實現了對錫金的同化,然而這樣的模式顯然並不適用於緬甸。如果印度要強行吞併緬甸勢必會造成嚴重的衝突,而緬甸比起錫金、不丹來是有實力反擊的。即使印度能吞併得了緬甸也勢必付出相對沉重的代價。況且印巴分治以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等地的歸屬問題一直存在着結構性矛盾。在和巴基斯坦關係緊張的狀態下再與緬甸為敵顯然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印度要從本土調運部隊和戰略物資用於對緬甸作戰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東孟加拉地區在印巴分治時被劃入巴基斯坦,所以印度要從本土向緬甸投送勢力就必須經過狹窄的西里古裏走廊。西里古裏走廊完全介於不丹、尼泊爾和孟加拉之間,最狹窄之處只有20多公里。這樣一條狹窄的通道顯然制約了印度的戰略投送能力。即使印度能勉強徵服緬甸也難以建立穩固的統治。
時至今日與印度本土缺乏地緣聯繫、文化交流的東北六邦仍是印度國內離心傾向最強烈的地區。既然印度如今連東北六邦的分離運動都無法完全平息,那麼如果當年印度強行吞併緬甸無非不過就是增加一塊不穩定的地區而已。錫金只是一個遠離國際政治舞台的內陸山地小國而已,然而緬甸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讓印度説吞就給吞了勢必對國際局勢造成衝擊,所以印度要對緬甸下手還必須考慮到國際干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