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十年|“親親媽媽”曹慧子:讓每個福娃都能得到呵護

記者 張如意 馮沛然

十月的陽光,和煦美好。在風景秀麗的濟南市南部山區,有一個367名“福娃”和149名“親親媽媽”組成的幸福家園——濟南市兒童福利院。

作為從業18年的兒童福利工作者,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曹慧子説,自己有幸見證了社會福利院兒童部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有幸見證了兒童福利院日新月異的發展。

幫助“福娃”成人成才成家

曹慧子與福利院的緣分源於一次大學時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大三時,系學生會組織到社會福利院看望孩子們,並做志願服務活動,這是曹慧子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羣折翼的天使。“他們身患殘疾,但在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一種渴望,失去原生家庭,失去父母的呵護,他們渴望擁抱、渴望關注、渴望成長。”

曹慧子學教育出身,看到這羣孩子時她心裏頓時有了一種衝動,她希望用所學幫助他們、呵護他們,做他們的姐姐、老師、媽媽,這將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大學畢業後,曹慧子放棄了在學校教書的機會進入福利院,從護理工作做起,擔任過特教老師、負責過家庭寄養,2007年後開始轉入行政管理。2011年調入新成立的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繼續從事她所熱愛的事業。

讓曹慧子欣喜的是,隨着國家兒童福利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接收的棄嬰棄兒數量逐年遞減。

曹慧子説,因為每個兒福人的努力,為折翼的天使重塑了翅膀,幫助他們自信、自立、自強,幫助他們迴歸家庭、融入社會,幫助他們成人成才成家,這就是這份職業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她自己深耕福利院工作18年的動力源泉和信念所在。

我們的十年|“親親媽媽”曹慧子:讓每個福娃都能得到呵護

組建“親親媽媽”服務團隊

“十年間,我有幸見證了國家兒童福利政策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的歷史性轉變,更有幸見證了兒童福利機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曹慧子説,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設施條件的改善上,更體現在服務理念、服務標準和服務品質的提升上。

曹慧子介紹,建院以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致力於滿足兒童全面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全力打造了“親親媽媽”服務品牌,建立品牌文化體系,並結合人才隊伍建設,構建了一支服務理念優、專業技能強、綜合素養高的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的“親親媽媽”服務團隊。

“當今,兒童福利機構不再滿足於讓兒童吃飽穿暖,而是要秉持‘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以滿足兒童全面發展需求為本,實現兒童全面成長。”曹慧子説,隊伍強,服務的品質才有保障。“我一直給大家倡導一種理念,就是努力做一個一專多能型的複合型人才,你既可以是一個護士、教師、康復師,也可以是一個社工。技多不壓身,我們既然是孩子的家長,就要理念先行,就要盡職盡責,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

十年間,為更好地滿足兒童全面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堅持聚焦“七個注重”,不僅打造了“親親媽媽”服務品牌,還打造了“聚愛童行”黨建服務品牌,持續推進黨建工作、業務工作與“親親媽媽”服務品牌深度融合發展,多措並舉,積極鏈接社會資源,大力發展社工和志願者服務隊伍,全面實現“養、治、教、康、置、社”六位一體發展新局面。

十年間,為讓“福娃”迴歸社會、迴歸家庭,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創新養育方式,構建起多元化、家庭式養育模式,目前60%以上孤殘兒童進入類家庭,充分享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温暖。

十年間,為給“福娃”重塑飛翔的翅膀,培養他們自信、自立、自強,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建立了山東省首家兒童福利機構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濟南市社會福利學校,有力保障機構內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和發展權。針對兒童的需求和特點,精確串聯學前、義務、多元技能三大教育階段,構建“1(學前教育)+1(義務教育)+N(多元技能教育)”教育體系,全力滿足殘疾兒童特殊教育需求。

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省、市、縣三級均建立高規格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實現1825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推動“六大保護”全面高質量開展。2019年12月,濟南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在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掛牌成立。新打造了300平方米的功能區,作為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的主陣地,滿足未成年人多層次成長需求。

“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曹慧子説,兒童福利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關心與關愛,要凝聚更多的大愛之人、大善之心,努力讓每個福娃都能得到呵護、擁有幸福。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5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的十年|“親親媽媽”曹慧子:讓每個福娃都能得到呵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