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能源車以價換量,海外品牌這是走了步“妙棋”?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瞭解如今新能源車市場的人應該都知道,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以2022年9月為例,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9月零售市場份額達到了67%,同比漲了9.2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於乘聯會)。反觀合資品牌,它們新能源車的9月零售份額只有5.7%,同比下滑3.3個百分點。至於特斯拉,其市場份額為12.7%,降了2.9個百分點。

市場份額在降,那自然得想辦法止跌,以求步入增長通道。10月24日,特斯拉宣佈,中國大陸地區的Model 3以及Model Y進行價格下調,其中Model Y降幅較大,最高達到了3.7萬元。特斯拉此舉讓不少人為自主品牌捏了一把汗,認為降價後的Model 3和Model Y會給自主品牌帶來巨大沖擊。

其實,除了Model 3和Model Y,福特電馬全系車型也進行了售價調整,降價幅度為2-2.8萬元。福特電馬跟Model Y一樣,都是純電中型SUV,加上兩款車型降價間隔時間這麼短,所以有人認為福特電馬的售價調整是受到了特斯拉的影響。可不管怎樣,新車價格下調,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

降價對銷量增長作用有多大?

熟悉特斯拉的人應該都清楚,特斯拉已經不是第一次調整售價了。Model 3和Model Y此前漲價的時候都不愁賣,現在降價,未來銷量恐怕會迎來一次較大上漲,有望進一步擴大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對於在中國頗受認可的特斯拉來説,降價真的很容易實現銷量暴漲。

雖然福特電馬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降價,但是它以往的銷量比較低迷,市場認可度不及Model Y,即使降價也大概率不會有Model Y那樣的市場反饋。福特電馬要想徹底改變現狀,不能止步於降價,還得在產品以及營銷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步入暢銷行列。

其實,就算是銷量不俗的特斯拉進行降價,也無法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造成致命打擊,因為國產新能源車也有降價這一條路可以走,其中對供應鏈掌控得比較好的自主品牌走得更是輕鬆。可特斯拉降價,還是可以對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的定價造成一定影響的,畢竟有對比就有傷害,誰也無法徹底忽視特斯拉這樣強大的存在。

特斯拉Model 3、福特電馬等車型的降價,或許能讓海外品牌意識到,拋開固有觀念,縮小與中國品牌之間的售價差距,才能對如今的中國新能源車產生真正的威脅。而在新能源車的定價方面,豐田做得相當不錯。

國產新能源車的好日子即將到頭?

10月10日,基於豐田e-TNGA架構打造的純電中型SUV——廣汽豐田bZ4X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為19.98-28.78萬元,比22-30萬元的預售價低了不少,彰顯了品牌的誠意。

廣汽豐田bZ4X的軸距為2850mm,長寬高分別為4690/1860/1650mm,定位純電中型SUV。與定位為緊湊型SUV的2023款AION V Plus相比,廣汽豐田bZ4X的車身更長,軸距也更大。可是,廣汽豐田bZ4X的售價卻與2023款AION V Plus(補貼後售價為18.98-26.98萬元)非常接近,而且續航能力也不弱,CLTC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15km。

看得出,廣汽豐田bZ4X在定價方面是非常有誠意的,有與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一較高下的實力。伴隨着越來越多類似於廣汽豐田bZ4X的合資新能源車登場,實力不強的國產新能源車勢必會被淘汰出局,最終留下諸多精品供消費者選擇。未來,合資新能源車有望奪得更多新能源車市場份額,給國產新能源車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不過,就算合資新能源車捨得縮小售價上的差距,與國產新能源車“近身搏鬥”,也不一定能徹底擊垮那些實力強悍的國產新能源車,畢竟它們所屬的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實現了深厚的技術積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軟柿子”,這無疑大幅提升了合資新能源車的挑戰難度。

同樣以豐田品牌為例。一汽豐田bZ3是一款基於e-TNGA平台打造的純電中型車,同時也是一汽豐田投產的第二款bZ系列車型。有意思的是,一汽豐田bZ3的電機和電池由比亞迪旗下的弗迪提供,這種強強聯合恰好證明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具備強大的技術優勢。通過搭載比亞迪的技術來擊敗比亞迪,這難度可想而知,哪怕它是豐田。

面對挑戰,自主品牌該如何應對?

新能源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促使合資品牌不斷向市場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車型,給消費者提供新選擇的同時,也給自主品牌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如何應對這些新挑戰,成為了每個自主品牌必須思考的問題。

國產新能源車之所以特別受青睞,與其搭載了先進的技術有着直接關係。例如,比亞迪海豹就搭載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將電池與車身底盤融為一體,獲得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強的操控性能。另外,新車還搭載了進化過的刀片電池,確保了電池的安全性。

我們都知道,消費者購買純電動車,要的不僅是跑得遠、充得快,還得足夠安全,這些需求很多國產純電動車都能一一滿足,同時還能提供新潮的智能化體驗,如此全面的新能源車自然很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拿下超一半的市場份額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不少國產新能源車是通過供應商提供方案才得以加入戰場,這意味着合資新能源車也能通過這樣的手段獲得領先的技術,迅速縮短與國產新能源車的差距,其中一汽豐田bZ3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自主品牌想一直擁有新能源技術優勢,加大自研力度是最好的辦法,就像比亞迪那樣。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必定會上漲,屆時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也會愈發激烈。那麼,自主品牌能守得住手裏的市場份額麼?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