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為何中國屢被誤解?有兩個原因

香港《南華早報》6月28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屢被誤解?有兩個原因  本週中國共產黨慶祝其成立100週年及在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執政72年之際,中國內外許多組織稱讚中國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

過去70多年裏,這個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也遭到許多外部人士的誤解。

誤解中國的眾多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大多數分析“以北京為中心”。這意味着把中國描繪成一個比實際情況更加單一和一致的國家。

筆者是在上世紀80年代發現這個現實的。當時筆者是《金融時報》駐香港的記者,要研究和撰寫許多關於中國不同省份和城市的報道。

我們的駐京記者與大多數駐北京的外國記者和外交官一樣,害怕脱離中國外交部的日常記者會,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到偏遠地區調研。

但那段時期,筆者在中國內陸省份旅行,採訪了數以千計的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瞭解到不同地方的不同説法。他們往往不瞭解駐北京的外交官和外國記者所獲得的政策立場。

筆者瞭解到,北京很擔心“大爆炸式”全國性改革,而傾向於在遙遠的地區進行小規模的改革試驗。

在中國,大多數外國人生活在我所説的靠近“細細的紅線”的地方,往返於北京、上海和廣州之間,基本上不了解中國其他省區的大小和生活的多樣性。他們談論中國時,似乎可以將其與加拿大或德國相提並論,但這些國家的經濟規模與中國各個省份更有可比性。

今天,廣州和深圳等城市的GDP也與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相當。備受關注的大灣區的GDP與巴西、加拿大和韓國等國相當,高於西班牙、澳大利亞或印度尼西亞。

造成誤解的第二大原因,是筆者1986年在合肥一家政府招待所裏的意外發現。筆者和當時那裏唯一的住客分享一杯咖啡。(表面上)這名美國人為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的辦事處工作。他普通話説得很好,但其公司沒有多少業務。我發現他的真正目的是秘密傳教。

很多“中國事務專家”老想着把自己的理論帶入中國,而不是真想去了解這個國家如何變化。他們學會了使用筷子,但仍然吃漢堡。他們的任務是改變中國,而不是瞭解中國。

對於想要了解中國的人來説,我們首先需要簡單地承認,中國的文化和傳統與我們的不同,並且將繼續如此。

中國領導人摸索出了一種獨特模式,使國民擺脱貧困並邁向舒適的中產生活方式。

不同的模式相互競爭是好事。中國的模式有西方不喜歡的特點,但有明顯的長處。西方國家政府不學這些長處是愚蠢的。自1978年以來,中國領導人一直遵循這條務實、競爭的道路,這也是他們本週在北京慶祝的一部分。(作者戴維·多德維爾,喬恆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7 字。

轉載請註明: 港媒:為何中國屢被誤解?有兩個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