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現身!官方緊急呼籲

據紅星新聞消息,近日,有市民在廣州市流溪河白雲段拍攝到一頭疑似中華白海豚的視頻,引發關注。目擊者介紹,其主要在蚌湖大橋橋底附近的水域活動,還不時浮出水面,全長近兩米左右。

10日,廣州市白雲區農業農村局向紅星新聞確認,視頻中流溪河出現的海豚確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目前,漁政部門已安排人手在溪流河沿河注意其動向,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也已成立專家小組,統一協調工作,如有情況會第一時間向公眾説明。巡查保護大隊提醒,“沿途釣魚的市民,一旦發現中華白海豚之後要一定第一時間報警,由政府施救,市民不要試圖捕撈。”

中華白海豚研究專家介紹,從體色和體型來判斷,流溪河中的中華白海豚全身是白色的,年齡應該是在成年到老年之間。此外,目前廣州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案例更符合棲息地脱離,可能的原因有多種。每年此類現象並不罕見,對於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而言,如果最終無法重新回到棲息地,將會引起其進一步的疾病。

“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現身廣州內河

官方:已安排工作人員在沿岸巡查

“各位漁民朋友,今天發現有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在人和橋段水域活動,請各位出航捕撈時留意水域情況,與白海豚保持安全距離,不要靠近誤傷,更不要嘗試捕撈。”9月7日,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流溪河附近的許多漁民都收到了一條關於中華白海豚擱淺的提醒。

當天,有市民在流溪河白雲段拍攝到一頭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視頻,引發網友和專家關注。視頻顯示,該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河中露出了白色的身體和背鰭。目擊者介紹,其主要在蚌湖大橋橋底附近的水域活動,還不時浮出水面,全長近兩米左右。

突然現身!官方緊急呼籲

9月7日,有市民在廣州市流溪河白雲段拍攝到一頭疑似中華白海豚的視頻。

10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7日局裏接到市民反映後,已緊急派工作人員前往查看救援,確認是中華白海豚。此外,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瞭解情況後也高度重視,目前已成立專家小組,統一協調,“各地方根據市裏的統一預案展開工作,其中的一些分工由我們區負責,目前整個沿岸都有工作人員在巡查。”

廣州市流溪河白雲段巡查保護大隊自7日起一直在岸邊巡查。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目前巡查保護大隊已加大了巡查力度,一直安排人手在溪流河沿河注意中華白海豚的動向。“此外,我們也提醒沿途釣魚的市民,一旦發現中華白海豚之後要一定第一時間報警,由政府施救,市民不要試圖捕撈。”

目前,廣州各部門正對該頭現身廣州內河的中華白海豚展開救護。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漁政部門處,記者得知,自7日起相關部門一直在全力開展相關工作,如有情況會第一時間向公眾説明。

《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顯示,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種羣數量大約為4000-5000頭,主要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包括福建的西部海域,廣東的韓江口、珠江口、漠陽江口、雷州半島東部海域,海南三亞附近海域以及廣西北部灣等。中華白海豚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所列“易危”物種,近年被列入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附錄。因數量稀少,中華白海豚還被冠以“海上大熊貓”的稱號。

專家分析

年齡或在成年到老年之間

如長期暴露在內河會引起進一步疾病

9月8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敏接到消息後,隨即與團隊到現場展開勘查。李敏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稱,從體色和體型來判斷,流溪河裏的這頭中華白海豚全身是白色的,年齡應該是在成年到老年之間。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環境經濟社會政策委員會(IUCN CEESP)委員王豁也告訴記者,從視頻上看,它是白色的,説明是一頭年齡比較大的中華白海豚。“一般而言,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呈灰色,成年的多呈粉紅色,老年則多呈白色。”

王豁介紹,一般來説,中華白海豚棲息在淺海港灣和鹹淡水交匯的江河口,但偶爾也可能出現在淡水河流中。

此次白海豚會出現在內河中是否正常?這對中華白海豚的身體狀況或生存會造成什麼影響?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鄭鋭強多年來一直從事保護鯨豚的相關研究,目前為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科學總監。他告訴記者,從狹義的生病、體弱、迷路到近岸,到目前廣義的鯨豚類以及鰭足類的近岸活體擱淺或死亡、甚至棲息地脱離的行為,都可以稱為擱淺。“目前廣州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案例更符合棲息地脱離,可能的原因包括因生物健康或者行為原因(如受傷、離羣或生病導致)、食物或者棲息地衰減原因(如缺乏食物)等引起的棲息地脱離。”

“對於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而言,如果最終無法重新回到棲息地,將會引起其進一步的疾病。”鄭鋭強介紹,淡水環境的長時間暴露可能會進一步造成中華白海豚體內壓力,最常見的包括滲透壓的改變、環境壓力的增加(內河交通以及其他人為干擾因素)等,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個體體內免疫系統以及其他比如傷口癒合等。

記者注意到,2017年,我國印發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其中就指出,近年來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事件頻發,僅2012-2015年擱淺死亡數量就超過100頭。最近的研究表明,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種羣數量正以每年2.5%的速率減少,照此速度,在未來50年內超過一半的個體將會消失。中華白海豚物種保護有着迫切的需求。

生存困境

近年中華白海豚多次現身內河

每年約2-3次,捕撈救護難度大

鄭鋭強介紹,在珠江口以及其他白海豚棲息地(河口鹹淡水海域)的區域,中華白海豚擱淺案例並不罕見。2012年3月,他曾參與救援廣東佛山南海區羅村內河涌裏的擱淺中華白海豚。經過兩次營救,中華白海豚最終被救上岸,送到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鄭鋭強建議,展開救護時,目前國際上有較為通用以及有效的擱淺網絡體系可以參考借鑑。對於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救護人員需要通過驅趕引導的方式幫助其游回大海。

據媒體報道,2021年7月,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的內河水域也發現一頭中華白海豚,佛山市漁政支隊勘查確認為一條老年帶病中華白海豚,初步判斷其聲吶系統出現問題。該漁政支隊工作人員介紹,由於白海豚是哺乳動物,用肺呼吸,捕撈的時候極大可能造成淹死,捕撈救護難度大,一般儘量讓它自由遊動。

突然現身!官方緊急呼籲

↑廣東佛山,一隻中華白海豚時誤入內河,時而游出水面。圖源佛山市漁政支隊。

2019年8月,廣東省台山市端芬鎮塘底村內河流域發現一頭中華白海豚。由市自然資源局牽頭成立的“中華白海豚救護小組”通過水下錄音機及測聲儀,協助分析中華白海豚的聲音信號及身體機能狀況,並駕駛漁船跟蹤中華白海豚,通過在水下敲擊鋼管來引導中華白海豚入海。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時有中華白海豚誤入內河,每年約2-3次,往往是老年體中華白海豚,回聲定位系統失靈而迷失方向是造成其擱淺的原因之一。

王豁介紹,中華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過去幾十年來,對於中華白海豚的保護意識,經歷了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早在1989年,我國就將中華白海豚列入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農業部2017年發佈的《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把該物種的威脅因素主要歸納為三點:一是棲息地不斷萎縮,生態系統功能退化;二是水域污染加劇,意外死亡頻發;三是遺傳多樣性較低,種羣生存風險較大。

針對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鯨豚擱淺和捕撈等現象,王豁還強調,第一,要減少人為水下噪音。“此類小型齒鯨對船舶噪聲和其他工業噪聲非常敏感,水下噪音也成為一種長期不為人知的‘污染源’,干擾了它們的感知世界和健康。”第二,要重視打擊非法電魚、炸魚等違法行為,並鼓勵公眾一同參與。中國綠髮會支持成立了“反電魚網絡”,由49000多名熱愛自然的志願者組成,協助政府執法。自2017年來,“反電魚網絡”為我國破獲的非法電魚案件中做出了積極貢獻,僅2018年協助漁政部門破獲非法捕撈案件佔比約為10%。”

社會各界的保護行動正在開展。目前,我國先後設立了7箇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包括廈門和珠江口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汕頭、江門、湛江等省市縣保護區。2014年,廈門、珠江口、廣西合浦儒艮、廣東江門四大保護區在汕頭簽署協議,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構建和完善了中華白海豚保護網絡,每年農曆三月廿三也被定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7 字。

轉載請註明: 突然現身!官方緊急呼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