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越是關鍵時刻,世界越需要中美合作
資料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 3汽車。(圖片來源:新華社)
隨着美國國務卿在內的組閣名單公佈,美國新一屆政府外交政策逐步開始浮出水面。美聯社稱,美國將依靠經驗豐富、在華盛頓和全球擁有深厚專業知識和牢固關係的資深決策者,這是一份逆轉特朗普時代“美國優先”和蔑視國際合作政策的內閣名單。《華盛頓郵報》認為,新一屆美國政府“是為了重建一切”。
顯然,這種“重建”中也包括在過去三年多時間裏遭遇重大挑戰的中美關係。11月23日,中國外交部在談及未來中美關係時表示,保持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願同美方加強溝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過去三年多來,由於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意圖全面“對華脱鈎”、挑起“新冷戰”的種種行徑,以及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斷甩鍋、污衊中國的政治表演,導致中美關係經歷了一場“斷崖式”下落。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認為, 新一屆美國政府是在中美“全方位模式之爭”的前提下規劃對華政策的,強硬恐怕依然是對華政策的主基調,但與現任美國政府時期的不可預測相比,未來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將是一種可控競爭。
一方面,在許多重大國際議題上,美國需要與中國進行合作。過去三年多時間裏,美國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並沒有實現所謂“令美國再度偉大”,反而令美國自身成為受害者。面對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國政府不是積極參與全球抗疫合作,反而是以鄰為壑、不斷甩鍋:美國政府“截胡”盟友抗疫資源,意圖收購歐洲疫苗生產商為美國“專供”疫苗,“斷供”乃至退出世衞組織。
在拯救美國能源產業的大旗下,現任美國政府大規模放鬆對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領域的監管,退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這種僅照顧其核心選民羣體利益的政治操弄,卻讓美國西海岸和南部沿海諸州成為“氣候災難重災區”,不得不面臨山火肆虐、颶風蹂躪的慘景。在這種情況下,“返羣復約”以便“填坑修補”必然將成為新一屆美國政府極為緊迫的挑戰。李海東認為, 在抗擊疫情、應對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需要國際合作的領域,美國與中國有合作的空間,雙方可以通過協調實現共贏。
但另一方面,美國或將在國際規則制定和領導方面加大對華施壓。被提名為國務卿的布林肯今年10月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美國“在世界舞台上肩負領導其他國家的職責”。他還特別強調,美國在國際機構中的領導缺位,可能導致俄羅斯等國家插手並改寫規則,或者是令國際秩序陷入無序和混亂。李海東認為,未來四年美國會更強調與中方在國際經濟、全球衞生安全、氣候變化、5G與人工智能新技術等諸多領域的規則制定權之爭。
還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其國內政策存在密切的聯動關係。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化解種族分歧、應對氣候變化是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四項核心要務,它們無一不是與解決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深刻對立問題緊密相關,國內議題是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最優先議題。李海東認為,由於在一些緊迫性很強的議題上中美存在合作空間, 新一屆美國政府對特朗普政府時期在對華問題上埋下的一些“釘子”會採取相對有約束性的行動,能不碰的就不碰,能拔掉的就拔掉。這也有利於中美雙方穩定預期,管控分分歧。
過去三年多的現實已經充分表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忠告值得美國新一屆政府聆聽:為了避免危機,應儘快重啓與中國的溝通,修復特朗普任內受到嚴重損害的中美關係。就算雙方存在分歧,重要的是中美必須相互理解對方的關切、“沒有必要一定得解決問題,但至少將問題緩解到未來可能取得進展的程度”。(聶舒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