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中國,越來越多資金被投入職業教育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2月8日文章,原題:美國和中國都存在人才問題  世界最重要的兩個經濟體都在應對不斷擴大的人才缺口。彭博社專欄作家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亞當·明特與鮑比·戈什討論了兩國面臨的挑戰。

美媒:在中國,越來越多資金被投入職業教育

戈什: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中國僅有1488名歸化公民。對一個主要經濟體來説,這個數字微不足道。

明特:2016年中國僅向外國人發放了1576張“綠卡”。同年美國的這一數字為數十萬甚至數百萬。這説明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權何其困難。

戈什:美國過去未曾遇到這種問題。如今發生了什麼變化?

伍爾德里奇:我的基本觀點是美國的人才模式正在崩潰。美國的人口增長正像歐洲那樣開始停滯不前。在內部反移民情緒的影響下,美國更難以從世界各地引進人才。同時,新興世界的崛起催生了人才需求,美國無法再依賴新興世界繼續提供所需人才。最重要的是,印度和中國等國正在打造成功的教育體系,建立本土初創企業、風投資本和知識經濟。因此,人才自然被吸引回國。美國已喪失對這些人才的優先選擇權。

戈什:倘若不能像硅谷那樣從全球吸引人才,中國還能否實現其宏偉科技雄心?中國科技行業是否也存在你在硅谷看到的那種焦慮?

明特:技術工人(短缺)是中國科技行業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造成中國缺乏技術工人的原因有許多,但首要原因可能與中國的教育體系有關,儘管被讚不絕口,但它在大城市以外的表現其實並不那麼好:約70%的中國勞動力沒有受過高中教育。

戈什:家長和學生更傾向於就讀大學而非職業學校,因為後者被認為既沒面子又無法確保穩定收入和富裕生活。

明特:是的,這與過去30年來中國人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有關。當我在本世紀初參觀中國的工廠時,工人大多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但十多年後,大多數工人都是中年人。人們首先看到的一種變化是,中國開始真正重視兒童保育並降低教育費用。第二種變化發生在職業教育領域,宣傳部門開始真正提升職業導向工作的地位,越來越多的資金被投入職業教育。(作者鮑比·戈什,王會聰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8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媒:在中國,越來越多資金被投入職業教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