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話養老①|瞧,養老院來了“小鮮肉”!
編者按
民政部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而青島市是全國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基數大、程度高、高齡化態勢突出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4萬人,老齡化率20.28%;8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萬人,佔老年人口的14.1%,養老服務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發展趨勢。
老齡化速度加快,未來誰給我們養老?養老護理人員這一職業也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有數據顯示,未來養老專業技能人才缺口將達到千萬人。那麼,養老護理員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做養老護理需要怎樣的耐心與堅守?年輕人為何願放棄新潮、自我的生活方式,接納這項工作?重陽節來臨,記者走近老年人、養老護理人員以及養老行業從業人員,傾聽他們的故事,尋找養老護理員發展瓶頸的痛點,探尋破解之道。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李曉哲
辭去了公立醫院護士的工作,95後小夥聶鵬宇一頭扎進了養老院,成了青島市社會福利院裏最年輕的養老護理人員。就在上月24日至26日舉行的山東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上,聶鵬宇憑藉紮實的理論功底、專業的實操技能,在全省16個地市代表隊的50名選手中脱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説到養老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老年人”,似乎很難和“年輕”扯上關係。但是,隨着近幾年養老行業的發展,青島市不少養老院也開始引入“新鮮血液”,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加入到養老服務大軍中去。重陽節來臨,記者連日來走訪多家養老機構,走近那些天天與老人們打交道的一線年輕“養老人”。
養老院裏最受歡迎的小鮮肉
陽光、帥氣、愛笑……初見聶鵬宇,很難把這個彷彿青春偶像劇走出來的年輕小夥子,與“養老護理員”這個名稱聯繫起來。
今年26歲的聶鵬宇,已經是一名在青島市社會福利院工作3年的“老”護理了。他從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後,先是在老家濰坊的一家公立醫院做了一年的護士。2008年,聶鵬宇辭去護士工作,轉身投入到了養老行業。
聶鵬宇在查房時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
“王大爺,今天中午吃的啥,胃今天有沒有不舒服啊?”“大叔,你是不是又光吃餅乾,沒好好吃飯啊?”“下午又出去遛彎了嗎?”“來,咱們一起來活動活動腿”……10月9日下午,聶鵬宇例行查房。每進一個房間,他都會親切地跟每一位老人打着招呼,對每位老人的生活習性都非常熟悉。有的老人原本躺在牀上休息,一聽到聶鵬宇的聲音,會趕緊欣喜地慢慢爬起身來。聶鵬宇離開房間的時候,有的老人還會跟着出來,遠遠望着他離開。
聶鵬宇的主要工作是為老人提供日常護理和康復訓練,每天要為自己負責的50多名老人檢查身體、送藥服藥等。福利院的老人們都是沒有家屬、沒有經濟來源的“三無老人”,因此也格外讓聶鵬宇心疼和上心。除了例行檢查,他都會跟老人們聊上一會兒天。時間長了,老人們都喜歡這個説話始終帶着笑,脾氣特別好的小夥子。尤其是疫情期間,由於養老機構封閉,老人無法外出難免情緒受影響,聶鵬宇更是天天去陪老人們聊天、解悶。
聶鵬宇幫助老人做身體康復。
作為一名“95後”,這個在父母眼中“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年輕人,如今卻是養老院裏最受歡迎的小鮮肉。得知有的老人喜歡吃餅乾、豬頭肉,聶鵬宇隔三岔五就會給老人買些送來。每次下班後要去採購生活物品,他也不忘跑去問問老人們有什麼需要的幫忙捎帶。老人們每次看到聶鵬宇帶來好吃的都會非常開心,非要拉着他一起分享。因為天天與老人在一起,聶鵬宇和護理的老人們之間也有了深厚的感情,福利院裏智力殘障的周大叔,一看到聶鵬宇就咧開嘴笑,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來個大大的擁抱。
多了更多需要牽掛的爺爺奶奶
進入養老行業,還成為了一名年輕優秀的養老護理員,聶鵬宇之前也未曾想過。
聶鵬宇從小便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高考後填報志願,爸爸説,報護理專業吧,男生少好就業,聶鵬宇想都沒想就報上了。結果真如爸爸所言,全班50個學生,只有5個男生,聶鵬宇成了名副其實的“香餑餑”。專科三年畢業後,跟大多數同學一樣,聶鵬宇進了老家的三甲醫院,成了一名男護士。
在醫院,聶鵬宇的工作是遵醫囑輸液、換藥等,除了有點累外,工資待遇比較可觀。就在他以為一輩子就會在醫院工作下去的時候,2018年,他看到了青島市社會福利院的招考信息。這一次,他自己做決定,想要換個工作。“一開始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都反對,覺得護理專業的大學生去幹養老,不僅大材小用了,還有點像‘保姆’,理解不了。”但在聶鵬宇看來,養老是朝陽產業,隨着老齡化趨勢,將來越來越多的老人會走進養老機構,需要得到專業的護理,這也是促使他選擇從事養老服務行業的主要原因。就這樣,聶鵬宇堅持己見,走進了養老院。
聶鵬宇陪老人做身體康復。
來到養老院後,聶鵬宇慢慢發現,這裏和醫院完全不同——醫院裏更重要的是治病救人,而養老院的老人更多的是需要人文關懷。尤其是福利院的“三無老人”,他們需要家人般的關愛。因此除了發揮“科班出身”的優勢,聶鵬宇還用上了自己的另一項“特長”。“小時候,我就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上學後,爺爺奶奶又搬去了自己家樓下居住,因此在外出上學以前,放學就往奶奶家裏跑,能哄得奶奶天天笑得合不攏嘴,一時看不見就想得慌。”
果不其然,聶鵬宇的這份愛心和耐心派上了用場,讓他很快跟老人們打成了一片,成了老人們眼中的親人,而他也從心裏把老人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有一次,一位老人身體突發狀況,聶鵬宇陪同老人去醫院救治。當醫生問“誰是病人家屬”的時候,聶鵬宇下意識地連忙回答:“我就是。”
“以前,我心裏牽掛的老人只有爺爺奶奶,現在多了更多需要牽掛的爺爺奶奶。”聶鵬宇説,每天下班回家,他經常會跟女友分享這些可愛的爺爺奶奶們身上發生的趣事,潛移默化中女友也對老人們非常關心,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支持。
養老護理大賽上一舉奪魁
由於平時工作表現出類拔萃,聶鵬宇被社會福利院推薦參加了養老護理員市級選拔大賽。為迎接山東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從今年7月份開始,青島市在全市養老護理員中開展層層培訓、層層競賽活動,通過區(市)競賽、市級選拔大賽,選拔出40餘名優秀選手組成青島代表隊,並開展了歷時一個月的強化訓練,聶鵬宇是其中唯二的兩名男護理員之一。
經過理論知識考試與實際操作技能考試兩個環節的激烈角逐,聶鵬宇脱穎而出,取得了二等獎,代表青島參加了山東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沒想到,在全省16個地市代表隊的比拼中,聶鵬宇又一舉奪得一等獎。
聶鵬宇生活照。
回想起參加比賽的情景,聶鵬宇記憶猶新。他説,養老護理技能主要是考查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康復護理以及心理輔導幾個方面。由於照顧老人是一項細緻的工作,因此在競賽環節中,對於細節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在情景題中,選手們要小心翼翼,避免因為操作不當讓老人身體不適。考題中的服務對象是一位長期卧牀,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因為把牀單弄髒了,需要護理人員更換牀單。另外,由於天氣涼,晚上需要給老人用暖水袋保暖。
比賽中,聶鵬宇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翻身,然後將牀單捲到老人的身下,清理牀褥上的渣屑。“奶奶,你感覺新牀單舒服嗎?”他一邊操作,一邊和老人交流,觀察老人的情緒變化,並在照護服務中進行疏導,防止老人出現不良情緒。從服務前的準備工作,到服務結束後整理好牀單被褥,每一個環節都細緻入微。
也許是科班出身的原因,聶鵬宇學起養老護理知識來上手非常快,實操技能考試分為居家、社區和機構三個養老場景共30個操作,他都能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接下來,他將有望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的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
聶鵬宇生活照。
聶鵬宇説,很多人不瞭解養老護理這個行業,認為門檻低,不需要專業技能要求,養老護理員都是由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羣組成。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他認為養老護理是一項專業程度很高的職業,“科班出身”的年輕人更能知道老人需要什麼,而且操作也更加專業、規範。讓聶鵬宇對養老服務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的是,在他參加的養老護理技能大賽中,“90”後的參賽選手佔到了三分之一。
本想過渡,卻留了下來
跟聶鵬宇不同,1987年出生的張蕊在2014年從青島科技大學藥劑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選擇進入養老院工作,只是“想過渡一下”,再擇機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沒想到,進了養老院,她卻再也沒走掉,一干就是七年,如今已經在福彩四方養老院從事管理工作。
“奶奶,我來了。你上午幹嘛了呀?”10月10日上午,一走進王奶奶的屋裏,張蕊就親暱地挽住老人的胳膊,湊近她的耳朵詢問。老人見到張蕊立馬高興地笑起來,拉着她的手閒聊起來。
86歲的王奶奶在這家養老院已經住了11個年頭,是親眼看着張蕊從剛畢業的小姑娘,變成了孩子的媽媽,成長為養老院的管理人員。“張蕊真是個好孩子,對我們這些老人太上心了,每天上班都來看我們,陪我們聊聊天説説話,就像自己的親孫女一樣。”王奶奶對張蕊讚不絕口。
張蕊陪王奶奶聊天。
因為喜歡張蕊,跟養老院的很多老人一樣,王奶奶以前生怕這個高學歷的年輕姑娘會在這裏待不長,説不定哪一天就辭職走了。走,還是不走,張蕊確實糾結了很長時間。
研究生畢業那年,張蕊應聘進入了養老院的藥房,乾的是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自己的同學大多數進了醫院或者藥企,張蕊成了大家眼中的“異類”,大家都為她感到可惜,“那麼高的學歷,卻從事起點那麼低的工作。”
當時張蕊也並沒不瞭解養老行業,她心裏的打算是先找份相對輕鬆的工作幹着,然後備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此後不久,張蕊被抽調去參加全市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項目。大半年的時間,她跟着項目組跑遍了青島市大大小小的養老機構,見到了形形色色的老人。
參加評估項目的頭一個周,張蕊就有些崩潰,堅持不住了。“看到了太多失能失智的老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也參差不齊,有些老人晚年被照顧得很好,有的卻差強人意,對我的觸動特別大。”此外,在評估過程中,張蕊也會遇到被老人家屬誤解和責罵的情況,一度讓她產生迅速離開養老服務行業的念頭。
但是,評估項目要堅持做完。也正因為這大半年的深度調研,讓張蕊對養老服務行業有了日漸清晰的認識,“這個行業真的很需要專業的養老從業人員,只有更專業更規範,才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服務。”
評估項目結束後,返回崗位的張蕊開始主動走近老人。性格內向的她,以前特別喜歡獨處,一天不跟人説話也很正常。而經過大半年的鍛鍊,張蕊喜歡主動找老人説話了,嘴巴也變得甜起來,整天奶奶、爺爺地叫着,有時候跟老人聊天,一聊一個上午都沒問題。
那時,老人們跟張蕊聊天的時候,經常會冒出一句話,“你可不能走啊”。“不走了,留下來好好幹。”張蕊最終做了決定。
親人般雙向奔赴的關愛
很快,張蕊從藥房調到了養老院辦公室,成了一名管理人員。彼時,距離她畢業剛滿一年,也足以看出養老院對於高學歷養老護理人員的渴求和重視。
到了辦公室,張蕊跟老人們打交道的機會更多了起來。這個老人不會用手機和平板電話,會立馬給張蕊打電話讓她教一教,那個老人有心事,也會找她聊一聊。只要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老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蕊。而張蕊也從不厭煩,老人一個電話,她就立馬趕到。
由於負責生活照料的護理人員平時工作較忙,張蕊便更多地關注老人們的心理需求。有一次,她去一名老人房間探望老人。聊了沒幾句,老人便落了淚。在張蕊的安撫下,老人吐露原因。原來老人泌尿系統出現感染,給生活帶來了影響,進而導致情緒低落,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張蕊迅速通知醫護人員為老人診斷治療,並天天去看望老人,很快老人不僅身體康復了,心情也好了起來。
張蕊幫助同事為老人分發午餐。
張蕊發現,其實老人們的需求非常低,低到哪怕是隻為老人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老人們特別感動。這些微小的付出,都被老人記在了心裏。平時工作的時候,張蕊會經常接到老人的神秘電話,“一上來啥也不説,就讓我抽空過去一趟。”張蕊説,有一次,她接到電話趕到一對老兩口的房間,一對老人站在窗台的一棵盆栽小黃柿子前,一看到張蕊,趕緊小聲説,“我和你爺爺留下了兩個嚐嚐,其他的都是給你留的,你趕緊摘了吃了。”
因為養老院規定不能拿老人的一針一線,每次老人們有了好吃的留給張蕊,都會偷偷地給張蕊塞進兜裏,然後悄聲叮囑道:“揣兜裏,別吱聲。”這讓張蕊哭笑不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偷偷塞給張蕊一塊用紙包着的糖塊,張蕊推辭不下,怕傷了老人的心只好收下了。打開一看,糖估計被老人揣在身上時間長了,都已經化了。“以前看書裏寫這種情節,都覺得誇張,沒想到有一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是非常感動。”
就是在這“雙向奔赴”的關愛中,張蕊也越發覺得離不開這些可愛的老人了。偶爾跟同學聊天,得知研究生時的同學很多都拿到了年薪,儘管很羨慕,但卻絲毫沒有讓張蕊產生離開養老院另謀高就的想法,“在養老院工作,除了有被老人們需要的價值感,更多的是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相信未來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們能安享晚年。”
年輕“戰友”多了起來
眼下,張蕊在工作之餘,也在學習醫療護理技能,鞏固提升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力,以使在養老服務上更加專業。因為在養老服務行業這些年來,她發現目前,市場最缺的是具有良好醫療護理技能的從業者。張蕊説,多年前,她所在的養老院就開始開展校企合作,為醫療護理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吸納年輕從業者。
這些從學校走出來的學生,無論將來是否走上管理崗位,張蕊都會安排他們從一線護理崗位做起,“只有先走近老人,懂老人,才能照顧好、服務好老人。”據她觀察,年輕護理員加入後,老人們的包容度明顯更高,可能與老人用看待第三代的眼光去對待這些年輕孩子有關。而有了專業技能的加持,年輕人們在照顧護理老人的工作中,明顯更加得心應手。
這些年每年來養老院的年輕人,都是由張蕊親自來帶。養老院七個部門,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讓他們輪崗一遍。每隔幾天,她會給年輕人們開會,瞭解情況,總結原因,還會給新人們講自己的經歷來鼓舞他們的士氣。張蕊説,雖然大家幹得都很好,但最終留下來的年輕人並不多。有時候她出去招聘,有的人會專門詢問一句,“你們那裏是醫養結合,還是純醫療。”對方一聽到“養”字,就立即打了退堂鼓。
不過,讓張蕊感到欣喜的是,這幾年她又多了好幾個年輕戰友,而且同樣對養老服務行業抱有極大熱情和信心。
張蕊説,很多年前,她代表養老機構去參加會議或培訓,坐在台下的年輕面孔並不多見。如今,參加個養老行業的會議,年輕人佔了一多半。“這就是希望吧,我對未來的養老服務行業充滿信心。”張蕊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到養老護理隊伍中,用學到的護理、管理知識,去服務老人們,讓他們在晚年不再寂寞,樂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