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

圖為聊城東昌湖風光。
影像中國

我的家鄉在聊城,更確切地説,在聊城冠縣。在我小的時候,聊城是山東省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之一。儘管如此,聊城仍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城市。誰要是去過一次聊城,就會引來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

高考那年夏天,我終於第一次來到了聊城,是和同學一起去參加外語聽力測試。那天清晨,我和幾位同學在冠縣汽車站坐車,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聊城。一路上我們都很興奮。考試很快結束了,但我們都不捨得走。有同學提議在聊城轉一轉,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於是我們一起去看了鳳凰台、光嶽樓、山陝會館,最後來到了東昌湖。我們沿着湖堤漫步,看着煙波浩渺的湖面,以及湖上的島嶼、遊船和岸邊垂釣的人們,感到很是愜意悠閒。這時有同學買來了雪糕,我們便坐在碩大的遮陽傘下,邊吃雪糕邊看風景。幾位同學相約坐遊船到湖裏轉了一圈。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一家小吃店。那時我是班長,特意多帶了點錢,於是請大家吃飯。直到回去之後很久,我才發現那次去聊城隨身帶的書裏夾進了一些錢,也不知是誰偷偷放進去的。

考上大學之後,到聊城的次數就多了。我在北京上學,有人問我的家鄉是哪裏,我説是冠縣,但知道的人不多。我又説是聊城,可是知道的也不多。我繼續告訴對方,就是《水滸傳》裏的東昌府,武松打虎的景陽岡、鬥殺西門慶的獅子樓,還有小旋風柴進失陷的高唐州,都在那裏。問的人聽了,便會恍然大悟地頻頻點頭。後來學了文學專業,再有人問我家鄉是哪裏,我就説是曹植墓的所在地,是學者季羨林的故鄉,是著名作家蕭紅的祖籍所在地,問的人也就明白了。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以為聊城在歷史上也不知名,後來才發現不是。孔子的弟子冉雍的墓就在我們冠縣,孟子就是在路過冠縣張平村時説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的千古名言。張平村是以東漢科學家張衡的字平子命名的,我姥姥家就住那個村莊。有孔孟在,聊城在歷史上的地位就不言而喻。這且不説,在京杭大運河通航時,聊城的臨清“東控齊青,北臨燕趙”,是舉足輕重的戰略要地,東昌府也因運而興,成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是運河幾大商埠之一。可見,聊城在歷史上有過繁榮的時期,只是後來漕運改為海運,聊城的交通地位才有所變化。

聊城雖然經濟發展一度緩慢,但民風卻一直很淳樸,保留了許多傳統的生活方式。我出生成長在鄉村,從小使用的農具有的有上千年曆史。那時候的生活雖然貧窮,但歲月悠悠,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經濟發展曾經落後的聊城,一旦發展起來卻是勢不可擋。大約從2000年之後,每次回家鄉,我都可以發現聊城的變化,變得新了、美了,變得光彩照人了!

現在的聊城以“江北水城”著稱。我和同學曾遊覽過的東昌湖如今明媚寬闊,是長江以北少見的大型城內湖泊。光嶽樓、宋代鐵塔、山陝會館等名勝古蹟,似顆顆明珠點綴於城中湖畔,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發展理念中,經濟已不再是唯一的指標。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留住鄉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已融入實踐,在這方面,聊城大有作為。我還注意到,在前幾年發佈的中國城市信息化五十強中,聊城位列第三十位。如果説我們錯過了工業化的最佳時機,那麼緊緊抓住信息化的契機,或許能讓聊城走向新的繁榮。我希望這一美好前景能夠早日實現,到時我想再和那些同學在湖堤漫步,吹吹微風,看看斜陽。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06日 08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6 字。

轉載請註明: 江北水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