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副檢察長陳國慶: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實取得成效

9月24日,“新時代中國刑事司法改革發展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國慶在會上表示,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實取得了較好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對非羈押犯罪嫌疑人監控保障措施有待立法支持,建議繼續推動非羈押強制措施的大數據智能監管運用,為降低訴前羈押提供科技保障和立法支持。

 

推動形成“刑事追訴寬嚴相濟、行政處罰從嚴從重”共識

 

陳國慶介紹,伴隨着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刑事犯罪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最高檢明確提出要樹立少捕慎訴慎押理念。2021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明確提出適應我國刑事犯罪結構性變化,堅持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少捕慎訴慎押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新時代刑事司法中的重要體現和具體落實,也是現代司法文明的標誌。”陳國慶説,去年以來,公檢法機關共抓政策落實,一方面堅持依法從嚴懲治嚴重刑事犯罪及嚴重影響羣眾安全感的犯罪,該嚴則嚴,另一方面,對情節輕微的輕罪案件、具有法定從輕情節案件,依法從寬,取得了積極成效。訴前羈押率降幅較大,逮捕質量明顯提升。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國逮捕率從77%下降至60.8%;訴前羈押率從59.3%下降至32.7%。構罪即捕、羈押辦案的常態正在逐步扭轉。

 

陳國慶説,不起訴裁量權的行使更加充分。刑事案件不起訴率從2020年的13.7%,2021年的16.6%,到今年上半年的23.5%。與此同時,完善不起訴後非刑罰處罰機制,對於情節輕微的法定犯依法適用不起訴後,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的,依法及時向有關主管機關發出檢察意見,督促不起訴後非刑罰處罰措施的落實,推動執法司法機關形成“刑事追訴寬嚴相濟、行政處罰從嚴從重”的共識。

 

推動非羈押強制措施的大數據智能監管運用

 

“羈押必要性審查數量成倍上升。”陳國慶説,2021年7月最高檢開展了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截至今年6月,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同比上升1.9倍;經審查提出變更強制措施或釋放建議2.4萬人(次),同比上升8.5%。

 

在此過程中,最高檢始終強調,少捕慎訴慎押,絕不是一味從寬,必須堅持法治原則,落實寬嚴相濟,依法當寬則寬,該嚴則嚴。輕罪案件裏有依法從重處理的情況,重罪案件裏也有依法從輕處理的情形,要充分考慮具體個案的特殊情況和社會公眾的心理感受,區分情況、區別對待。

 

陳國慶指出,總體看,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實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不可否認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理念認識尚不統一。相關配套制度機制不健全、不完善。對非羈押犯罪嫌疑人監控保障措施有待立法支持。檢察機關將協同其他執法司法機關,深化落實這一政策,繼續推動非羈押強制措施的大數據智能監管運用,為降低訴前羈押率提供科技保障和立法支持。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5 字。

轉載請註明: 最高檢副檢察長陳國慶: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實取得成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