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雲舒
這兩天,被一個3歲的寶寶萌到了。
孩子媽媽曬出了寶寶和家裏機器人的説話記錄:
滿屏密密麻麻的記錄,全都是寶寶對機器人的“喊話”。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喊它幫忙打電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
其中,最短的2次語音,間隔只有9秒。
網友紛紛表示,有被戳到。一位網友還分享了自己和女兒的微信聊天記錄,基本都是同樣的內容:
“媽媽我好想你,媽媽我好愛你。”
女兒經常用電話手錶給她發語音,哪怕很多時候,女兒就在她的隔壁房間,和她只有一堵牆的距離。
身為父母,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愛多到無法言表,可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孩子才是更愛我們的那一個。
孩子的愛有多深,依戀就多深
國外有一個視頻特別火,在節目中,孩子們和主持人説,“我真的好想好想和媽媽一起玩啊。”
主持人立刻回答:“要是你有20秒的時間,説服爸爸媽媽來到這,和你一起玩,你會説什麼?”
鏡頭前的孩子們,眼睛都亮了,開始充滿期待,用他們小腦袋瓜裏所能想到的各種辦法,想要努力打動父母。
有的説,“爸爸,我給你表演個專屬節目吧。”
還有還犧牲了糖果自由,“只要你來陪我玩,媽媽,以後我就不吃糖了。”
還有調皮的小男孩,羞澀地表示,“我以後不再説髒話了。”
一個長頭髮小女孩握緊了拳頭,好像下了很大決心,“刷牙的時候,我再也不竄來竄去了!”
糖果,刷牙時亂動的習慣,甚至髒話自由,都是孩子覺得自己能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了。
當主持人故意對他們説“我很抱歉,你沒能説服爸爸媽媽!”時,孩子們的笑臉瞬間凝固了,嘴巴緊緊地抿着,眼裏淚光閃爍,委屈得快要哭出來了。
不過,孩子們很快擦了擦眼淚,開始安慰自己:
“可能媽媽不相信我,有時候我保證我會做什麼,但後來我又沒有做到。”
“可能他們正在工作,所以不能來吧。”
孩子想要的不多,只要能滿足自己內心對父母的那份依戀,就足夠了。
《少年説》節目中有個小女孩,最珍貴的寶貝,就是媽媽送的小禮物。她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想媽媽的時候,就反覆看着這些禮物,就好像媽媽在自己身邊一樣。
如果實在忍不住了,就只能鑽進被窩,偷偷地哭,不讓任何人看見。
別的孩子都是提對父母的要求,只有她,癟着嘴,哽咽地對媽媽説:
“如果我考進前十名,你會抽一週的時間陪我嗎?”
“以後我想跟您打電話的時候,我真的想多聽您幾句。”
“每次給你打電話,您能不能不要着急掛電話,下一次慢一點掛斷呢?”
孩子的心願,其實是微小又簡單,簡單到很多時候,超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我們總想給孩子我們認為最好的,優渥的條件、完善的教育、上好的資源,卻常常忽略了,他們從不貪心。
孩子想要的不是錢,不是漂亮的衣服,也不是有趣的玩具。
他們最想要的,只不過是依偎在父母的懷抱,和爸爸媽媽撒撒嬌,聽他們講講故事,再一起玩遊戲。
他們想要的少到讓人心疼,一個小小的擁抱,短短几分鐘的陪伴,就可以讓他們開心好久好久。
你在哪個瞬間覺得孩子特別愛你?
什麼時候覺得孩子特別愛你?
有網友説,不需要多麼激盪人心的片段,就是自己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最能體會到孩子有多愛自己。
房間那頭的孩子,聽到爸爸拿鑰匙開門的聲音,無論是看最愛的動畫片,還是在做手工,她總是立刻放下手上在做的事,張開雙臂快速地衝向他,滿屋大喊:
“哇!爸爸回來啦!是爸爸!”
然後,小姑娘立馬變身粘人精,拿小腦袋在他的臉上一頓蹭;死死地抱住他的大腿,開心得咧嘴大笑。
那一刻,看着膩歪在自己身邊的孩子,工作一天的疲倦與勞頓,瞬間都被驅散走了。
孩子也許不會説出多少好聽的話,但他們的笑臉、他們的依戀、他們的擁抱,都會讓我們感受到全心全意被愛着。
知乎上有人提問:
“有哪個瞬間,讓你感覺到孩子很愛很愛你?”
有個網友説,有一次她把四歲的女兒氣哭了,看着哭得聲嘶力竭的女兒,她立馬和女兒道歉,女兒很快就平靜下來,邊小聲啜泣,邊比劃着對她説:
“我原諒你了,媽媽!你知道嗎,在我這裏,你還有三十次機會,不對是三百次,不對是還有九百九十九次機會!”
你犯錯了,沒關係,誰叫我那麼愛你。所以不管你做錯了什麼,我還有好幾百次機會,無條件地原諒你。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懂得如何傾訴,有時他們的表達方式笨拙又稚嫩。
可不管我們走多遠,回家多晚,他們始終在等着我們回家。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打折的東西,就是孩子對父母無條件的愛。
也許父母的愛會因為對孩子的各種期望,日漸沉重;但孩子的愛,卻始終如一。
孩子的依戀,是父母最硬的鎧甲
還記得那個坐在外賣箱裏,笑容甜甜的外賣寶寶嗎?
在她6個月大的時候,大病初癒,就每天跟着爸爸去送外賣。
如今,“外賣寶寶”長大了,變成一位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她的笑臉和陪伴依然不變,每天陪着爸爸奔走在大街小巷送外賣。
小小的外賣箱已經裝不下她了,她就雙手緊緊地抓着爸爸的肩膀,站在電動車的踏板上,或者乾脆鑽到爸爸的懷裏。
送外賣時,常常風吹日曬,有時疾風驟雨,可小姑娘從來沒有喊過辛苦,臉上的笑容依然那麼天真無邪,只要和爸爸在一起,她的笑容就一直幸福甜美。
爸爸説女兒的笑容,女兒的陪伴,讓他覺得再苦都值得,再累都能撐下去。
在紀錄片《不勞而獲》中,演員山田孝之透露,在20多歲的時候,他得過抑鬱症,活得很不快樂。甚至有時候覺得人生太過漫長,想要早點死去。
這種狀況一直到孩子出生以後,才有所好轉。
看着那小小的孩子一天天長大,把自己當成全世界,他也在不斷地成長,找到自我,有了繼續努力奮鬥的動力。
“孩子對我影響很大,我必須活下去,努力改善現在不完美的地方,不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受傷時,孩子就是良藥;低谷時,孩子就是勇氣。
疲憊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孩子衝過來喊爸爸的那一刻,會覺得全世界都被治癒了;
累到委屈焦慮時,孩子鑽進懷裏默默陪着你的那一刻,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電影《找到你》裏有句話説得特別好:
“該被感謝的應該是孩子,是他們帶給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那種無私付出的愛,讓我們內心更堅定,變得更勇敢和強大。”
深以為然。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付出更多的那個人,卻忘記了孩子賦予了我們更多愛與動力。
為母則剛,為父則強,每個被孩子甜蜜依戀的父母,都是身披鎧甲的戰士,在面對艱苦和磨難時,有披荊斬棘的勇氣。
同樣的,每個對父母深深依戀、且得到回應的孩子,也會獲得更多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和自信。
有人説,孩子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的小天使。
沒有人天生是永動機,是孩子的愛,給了我們無限動力。
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依戀,才讓我們變成了更加成熟的自己。
—— End ——
作者:雲舒,一名教育工作者,90後寶媽,立志投身親子文寫作,做親子教育的踐行者。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