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特稿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 通訊員 吳攸 文/圖
四月西湖,龍井茶香。茶園裏人頭攢動採茶正忙,而與茶香交織在一起的還有濃濃的法治味兒。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司法局聯合區檢察院、上泗檢察室、國信證券等單位,先後來到杭州西湖茶葉市場、西湖龍井主產地之一的龍塢茶鎮上城埭村,他們或走進田間地頭,或當起普法攤主,將以案説法話家常和普法宣傳護權益結合起來,為當地茶農帶來與茶葉有關的法治知識。
抓住時間節點,將“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這樣的普法形式在杭州已稀鬆平常。
浙江省杭州市小學生參加“守護家鄉河道”主題普法宣傳。
杭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前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説,杭州是“五四”憲法起草地,法治是杭州寶貴的精神財富。從“一五”到“七五”,杭州普法走進了千家萬户、各行各業,從街頭地攤説教走到了精準普法施策,從簡單宣講走到了多元普法……普法與老百姓越來越貼心,社會大普法格局漸趨完善,杭州法治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為高水平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高質量建設“一城”“一窗”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推動社會大普法
桐廬縣橫村鎮快板小分隊登台,唱響了垃圾分類新時尚:“如何美化橫村鎮,垃圾分類我做起,機關單位先帶頭,週週三色來評比,村企小區同響應,月月PK爭第一……”
“憲法宣傳資料還有沒有,也給我一份看看。”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人員相對集中,淳安縣金峯鄉的村民收到了一份“法治年貨”。
建德市壽昌艾溪公園裏,一場普法宣傳文藝晚會拉開帷幕:現場觀眾一邊樂呵呵地欣賞雜技、歌舞等文藝節目,一邊在演出期間參與到民法典知識有獎競答中,“胎兒能夠繼承遺產嗎”“出嫁的女兒可以分遺產嗎”……現場氣氛熱烈。
為了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杭州建立“七五”普法講師團、憲法講師團等普法團隊,積極引進社會專業人才開展普法。組建普法人才庫、普法志願服務隊,培育“趙老師普法工作室”等社會普法組織,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市共有普法社會組織246個,普法志願者15484人。2020年共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100場,惠及兩萬餘人。
普法人才跟上了,普法陣地建設也不能落下。按照憲法主題宣傳陣地“一地一品”要求,杭州各區、縣(市)建成憲法宣傳陣地13個,建成“財税+普法”等“雙普”教育基地15個。
社會大普法的杭州力度還體現在全面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近年來,杭州結合實際,堅持統籌推進、分批建立、逐步推進的思路,先後出台了三批普法責任清單,全部覆蓋市直綜合目標考評單位。通過發佈年度普法責任清單、開展重點單位述職、舉辦普法責任制專題培訓等,督促各地各單位抓好普法責任制的落實。
從去年開始,杭州市衞生監督部門陸續走進15家省、市及民營醫院開展“普法進院”,取得良好的普法效果。今年,他們的“普法進院”模式又按期啓動了:杭州市衞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隊走進杭州市兒童醫院、浙江省青春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展第一輪“普法進院”宣講,通過典型案例等,將相關法律法規傳遞給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
法治村欣欣向榮
民主法治村創建究竟給村莊帶來了什麼?餘杭區中泰街道楓嶺村村民最有發言權。在他們看來,村莊環境更美了,基層治理更順了,幹部做事更規範了,村風也更好了,這些就是最大最好的改變。
楓嶺村原本民風彪悍不利於發展,村兩委班子巧妙運用“楓嶺人擅長書畫”的傳統,以“法治+書畫”來淨潤民心。通過成立書畫協會及培訓班、不定期舉辦法治書畫比賽、用書法撰寫村規民約、逢年過節百姓嫁娶送法治書畫,隨着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其中並傳播出去,村民的素質和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拱墅區半山街道杭鋼西苑社區電爐小區5幢前的小公園有了些許變化,公園內豎起幾塊刻有“尊、學、守、用”等字的石碑,而它們也快速成為小區居民茶餘飯後閒談的新話題。
其實,除了這個新的法治小公園,社區內隨處可見各種法治巧思。用石子鋪就了“守法、用法”等字的遊步道;繪製了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文化牆;擺設了扇子形狀宣傳頁的花壇……“法”文化早已潤物細無聲般融入到居民生活中。
讓法律走進居民家庭、讓法律知識走進每個居民心中,是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
近年來,杭州市將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納入城鄉統籌、法治區縣(市)考核,有的區縣還納入“綠色家園、富麗山村”建設、文明村考核等工作,有的區縣出台了創建補助政策,有力提升了創建積極性。市局加強對各區、縣(市)的指導力度,組織創建對象進行專題培訓,不斷豐富創建內容,持續完善創建形式。
截至目前,杭州市累計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30個、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50個。市級層面,主要是開展市和諧(文明、平安)社區(村)考評,考評結果為“示範”和“良好”的,同時納入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統計範圍。
創新形式雲上普法
蕭山區北幹街道商圈多、拆遷安置多、財產繼承糾紛較多,是北幹司法所眼中的“三多”街道。人員複雜、作息不定,怎麼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學習與自身相關的法律知識呢?除了上門送法,北幹司法所還創新開展線上民法典“雲”培訓,針對北幹街道大潤發市心路商圈、萬象匯商圈、恆隆廣場商圈、世紀聯華江南之星商圈等8個商圈的經營户,進行有針對性的線上普法。
這樣“雲上”的普法對蕭山居民、企業來説已不陌生。在去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階段,“法律雲課堂”就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課堂上,兩位“大咖律師”就“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應如何應對復工復產後遇到的勞動與合同糾紛”分別為企業打造“量身定製版”的法律課程,可謂“乾貨”滿滿。
“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杭州在不斷完善普法資源的基礎上深化“融媒體”普法,吸收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網絡直播等傳播理念,積極構建以網絡直播為主、融媒體為輔的“雲普法”法治宣傳新形態。
“雲普法”就是利用互聯網的連接、傳輸、計算、存儲等功能來開展法治宣傳的工作模式。在互聯網時代,杭州司法行政系統積極構建完善集廣播、電視、網站、微信、微博、直播App等於一體的融媒體普法平台,努力推動普法資源上“雲”、學法找“雲”、傳輸靠“雲”、直播在“雲”,實現普法宣傳“雲存儲”“雲交互”和“雲覆蓋”。
去年年初疫情發生後,全市共開展法治類直播、網絡公開課228次,編髮普法微信微博1523條,製播視頻、音頻類節目或作品280餘件,較好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普法的基層到達和覆蓋問題,彌補了不能開展線下法治宣傳活動的缺陷。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