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1號線二期最複雜區間“開掘”,1.6公里穿越12種地層
長江日報3月16日訊 15日,武漢地鐵11號線二期最複雜區間“開掘”,位於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的1.6公里地下區間,僅地層就多達12種,有的“堅如磐石”,有的“稀如粥水”。
上午,“爭先號NO.1”盾構機刀盤轉動,開始明挖區間—馬房山站區間左線的掘進工作。此前,丁字橋路站—明挖區間的小區間盾構區間已經完成施工。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二級項目經理彭碧輝介紹,11號線二期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地下區間分為兩段掘進,即丁字橋路站—明挖區間段,長度約有160米;明挖區間段—馬房山站,長度1.6公里左右,加上明挖區間長度128米,總長將近1.9公里左右。
3月16日,地鐵11號線二期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區間右線隧道明挖段,工人正在進行站內二次回填施工模板鋪設。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此次盾構始發,是在盾構機結束小區間掘進之後,空推過明挖區間段,再次進行大區間的地下始發掘進。
彭碧輝介紹,大區間地質條件,是武漢地鐵地下盾構施工最複雜的區間之一。
3月16日,地鐵11號線二期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區間隧道明挖段,左線盾構機已經再次始發。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據稱,此次二次始發的左線掘進,依次遭遇的地質特點為:“粘牙齒”軟岩土、“硌牙齒”硬巖、超硬巖、軟硬相間地層、溶洞區域等。此外,此次盾構掘進距離地面的最小埋深僅為6米左右,對盾構機的掘進姿態有非常高的要求,也給施工帶來難度。
3月16日,地鐵11號線二期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區間已完成的隧道。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施工方中建三局基建投項目負責人介紹,盾構區間地下最大埋深處達到23米多,最小埋深僅為6米,使得盾構機掘進的坡度較大,盾構機的參數值調整幅度也大,施工難度高。
同時,盾構區間還將穿越大量建築物,地表沉降要求高,穿越的中等發育岩溶區域,安全風險高。
11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12.45公里,均為地下線,設站7座,分別為武昌火車站、丁字橋路站、馬房山站、虎泉站、體育學院站、光谷廣場站和關山大道站。
其中,換乘站6座,為武昌火車站(與12號線換乘)、丁字橋路站(與遠期線換乘)、馬房山站(與8號線換乘)、虎泉站(與2號線換乘)、光谷廣場站(與2號線換乘)、關山大道站與有軌電車換乘。
(長江日報記者龔萍 通訊員袁永華 嚴濤)
【編輯: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