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艱辛!輝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偉大征程中,中華兒女鉚足了勁,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名普通百姓——我的父親的奮鬥史,正是他、他們、她們在黨的領導下,奮鬥實幹,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父親1949年出生,出生後不久新中國就成立了,親歷了包產到户、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他經常談起當年成家立業的那些故事,經常的説,我也經常的聽。
我爺爺五個兒子,家裏很窮。我父母結婚後,分家只分得一簸箕玉米粒、一簸箕地瓜幹、三隻舊碗,其餘的都需要自己置辦。房子是有,是個土屋,但需向大家庭兑付150斤玉米後,方能擁有。
包產到户後,父親承包了村裏好多堤壩和林木,繞村四面,他承包了接近三面,又開了不少荒地,但經濟仍然捉襟見肘。後來,他開始打算做點生意。每年入了冬,歇了農活,父親就開始做些小生意。他北邊出了山海關,南面到過福建。據他講每次或多或少都能賺些錢。
經歷很多,故事很精彩。我覺的最傳神的還是他去白溝買馬和去東營拉油的經歷。
一個人九匹馬八百里路
父親準備去買馬,東拼西湊的借夠了本錢,當時村裏的大户基本都幫了心意。然後騎着家裏唯一值錢的自行車,自帶乾糧,出發了。沿途為了省錢,沒有住店,借宿農家。鄉親們都很樸實,有一次,父親進的院落説明來意,人家就領他到了西屋説,“不嫌棄,將就住一晚吧”,然後給了被褥。是一個伙房,很侷促,很黑暗,當時鄉下沒有電燈。父親就躺在鍋台旁邊的柴禾堆上睡了一晚,沒好意思用人家的被褥。到了當地,他把自行車賣掉,逗留數日,選購了九匹馬。父親買馬的地方是河北白溝,北方著名的商鎮,現在毗鄰雄安新區。
父親一個人趕着九匹馬,沿河堤往回走。一則省路,二則沿河有水草,保證馬的吃喝。雖説是寒冬臘月,但枯萎的草尚可供馬充飢,河雖結冰,還可取水。就這樣風餐露宿,星夜兼程,走了五天六夜。在河壩上,夜裏風呼號像吹哨一般,河裏的冰經常發出吱吱嘎嘎和斷裂的聲音,馬的響鼻也時而不時的驚起鳥叫,一般人還真不敢走啊。
話説到了某地,一匹馬驚了,這一亂,就跑了六匹馬。這下父親可傻眼了。不遠處有村莊,他急急忙忙趕去,找到了大隊部,説明情況。那個大隊幹部看我父親又累又急,滿頭大汗,端了一碗涼水,“你喝着”,而後到大街上扯着嗓子喊話,發動村民去找馬。羣眾的力量大啊,這馬就真找回來了,分文不取,原馬奉還。
又説有一次,過一個很深的溝壑,兩端有兩行石板連接。石板説寬不寬,説窄不窄,深溝險壑人是斷不敢走。停着一輛四輪機動車,就吃這碗飯的,交錢,人家把人和馬運到對面。因馬匹較多,分三次運輸。上車前人家有規矩,第一先交錢,第二不要探頭看,第三不要説話更不能咋呼。父親出了名的膽大,上了車,禁不住一看,馬上明白這規矩的道理了,車輪只有一半壓到石板上,甚是驚險。
我第一次聽父親講的時候,問了一些奇葩的問題。比如“騎馬回來豈不是更爽”,他告訴我“騎馬輕快一陣,長了時間,屁股受不了,步下行,抓着馬的籠頭,讓馬拖着走,晚上半睡半醒”。再如,我問他“那過獨木橋的車,萬一掉下去怎麼辦”,父親很淡定的告訴我“肯定掉不下去,不過我聽説,有個人自己探頭看,一害怕自己從車上跳下去了,差點摔死”。
一人一車東西奔波
有幾年,父親瞅準了從東營拉原油可以賺點錢,就盤算着做這行生意。可是這需要一輛木板車、一個油包、一頭驢。而父親當時一無所有,且當時大家都不富裕,根本湊不起來。父親去找我姥爺(外祖父)商量,姥爺是個遠近有名的鄉賢。姥爺聽父親一説,沉思片刻,告訴我父親“我也沒有錢,但是我可以以我的信譽給你賒一頭驢;你家有樹木,你自己鋤幾棵樹,我找個好木匠,免費給你打一輛木板車;我再到供銷社給你賒一些油布,你自己縫製一套油包”。就這樣齊活了,父親開始了拉原油的生意。
拉原油這個活,又苦又累又髒,必須天氣寒冷的時候,唯有如此油才能緊住,才好裝車。天寒地凍的光着腳丫,卷着褲腿裝車,一是窮,心疼衣服,二是油沾到衣服粘拽,影響效率。就這樣還盼着天冷,天冷了裝車順利、出車順利。
出來油田,回來的路上有一片汪洋,冰凍的很厚,大家為了省路,都從此穿過,拖拉機也有走的。父親説,天似亮非亮,冰面上大車小輛的很多,大家都匆匆忙忙,無人言語,只聽到趕車的吆喝,和拖拉機的轟鳴聲,還有冰面的吱嘎聲,偶爾從冰下會傳出巨大的聲響。父親每次過這片冰,因為緊張,片刻不敢停留,衣襟濕透。拉車的驢也是鉚足了勁,是冰就會滑溜,父親見過馬驢滑倒的車,我們的驢還好,一直沒有失過蹄。父親的姑表兄弟,在這一片割蘆葦,也是裝了車由此經過,有時碰見,兄弟來不及説話,只是換個眼神,表以安慰和鼓勵。
來回路上,黑白不歇,累了就地躺在馬路上睡會兒。有一次,醒來發現渾身是雪。又一次,下坡急轉,翻了車,父親被扣在車下,驢被車轅別倒,動彈不得,天寒地凍,過了好久,終於有路人,幫忙把車扳過來,幸虧當時是空車。父親經常感慨:“這些經歷,我和你説,你還信,我再和你的孩子説,他們都不相信嘍。”
拉油來回一次能賺10元錢,這個賺頭在當時不小。後來很多人也跟着去,最多的時候有十多輛小驢車。父親也樂於有伴,結果最後都沒有堅持下來,就他一個人堅持拉了數年。
搭夥結伴拉油,也有很多樂趣。原油又黑又黏還有一股味道,有的人就瞧不上這個活。有時候趕車在路上,有的路人就把頭一歪,做出鄙夷的神態。父親的一個朋友,為了增強從業自信,編了一個順口溜——拉油髒,吃包子香,讓俺當縣長,俺都不當。有時候,他們疲乏了,就高聲齊唱這個順口溜,提振精氣神。路人被他們逗樂了,望着他們遠去,也是一道風景。朝陽下夕陽裏,這一路車隊,也是蠻有詩意。
拉油的車盤一直陪父親到2008年他來濟南。我小時候還能看見這個車盤上斑斑點點的油跡。父親在家的時候,很愛惜這個木板車,車輪換了多次,但車身一直保留,打這個車盤的木匠,也是當時我們當地的好手。後來從濟南迴家,有一次他發現車盤因保管不善,已被雨淋而發黴,父親默默的立起了車盤,我看到了他眼裏噙着的淚水。回濟南的路上,父親還嘮叨這個車盤,責怪自己沒有叮囑好,以致沒保管好。
那頭拉車的驢,也給父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話説還有一次,他自己一個人到了孤島鎮這個地方,突然狂風乍起,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據父親講,從來沒有見過那麼惡劣的天氣,感覺閃就在眼前、雷就在身邊,睜不開眼,喘不過氣。父親雖然膽子大,但天威不可不懼。父親就地卸了驢,把驢拴到車上,急忙到路邊村裏去躲避。走了幾步,父親猛然心頭一顫,感覺那驢跟隨自己多年,恐遭雷擊,回頭把驢綱繩解開,任由它去吧。我後來問父親,為何不牽着驢到村裏躲避,父親説:“動物畢竟不是人,雷雨交加,易驚竄,萬一被拖倒,撒不開手,很危險。”雨來的快,也去的快,但降雨量不小,已是溝滿壕平。父親從村裏回來,發現那驢竟然還在車旁。
好日子還在後頭
父親經常説:“你爺爺那個時候就盼着過個太平日子,吃不飽、穿不暖都不怕;我們呢就盼着吃飽穿暖,吃苦受累不怕;你們呢,趕上好時代了,這日子是好了,得知足。”
父親創業的故事,我寫幾天幾夜也寫不完。他很普通,他的事情很平凡,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朵浪花,正是這一朵朵的浪花,匯聚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潮和磅礴力量。
好日子,是一茬一茬幹出來的。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裏,我們要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壹點號劉憲總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