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公元7世紀以來,埃及第一次遷都!
文 | 海上客
埃及要遷都了。
11月3日,美聯社報道稱,埃及政府發言人拉迪表示,埃及總統塞西已經下令,從12月1日開始,埃及的政府部門辦公室將遷往距離開羅以東約45公里處的“新行政首都區域”(NAC),試運營期是6個月。
正在建設中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圖:新華社
儘管埃及新首都距離開羅並不遠,可這座耗資450億美元建造的新城,面積是開羅的兩倍,能夠容納650萬人口,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新城。
1
回看歷史,這是自公元7世紀以來,埃及第一次遷都!對埃及來説,這真是千餘年等一回的大事。當然,也是塞西2014年當上埃及總統至今,啓動的最大的項目。
埃及總統塞西
作為文明古國,埃及和希臘、巴比倫等等有類似之處,亦即她的文明是斷續的。另一方面,如今的埃及,就領土範圍來看,總體上比古埃及全盛時期要小許多。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生活在北非尼羅河畔的人們,對此地的歷史仍非常熱衷。就世界範圍來説,古埃及的文明影響則波及到地中海南北、兩河流域,甚至東方。
海叔在此也不妨回顧下歷代埃及大致的首都——
孟斐斯至今還留存着許多著名的金字塔等建築
有着4700年左右歷史的孟斐斯,是埃及中古王朝時期的首都。據説這座城市的名稱來源於埃及第六王朝(約前 2345 ~前2181)國王佩皮一世的Men-nefer 金字塔。後世被希臘人訛稱為孟斐斯。儘管此地距離開羅市區也不過30多公里,但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等等遺蹟,顯露的又是與當下的開羅截然不同的風貌。這就如同秦都咸陽、漢都長安,距離也不過二三十公里,卻是兩座城市。總之,不能將孟斐斯與開羅混為一談。
盧克索神廟夜景 圖:新華社
接着就是大約4000年前,作為埃及新王朝時期首都的盧克索。位於尼羅河南部東岸的盧克索,南距阿斯旺200公里。如今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待到羅馬人佔領埃及,取地中海南岸、當年的尼羅河入海口,設亞歷山大港,這又是埃及歷史上第三個著名的首都了。據説,亞歷山大大帝最喜愛的城市就是亞歷山大港。如今這一緊靠地中海的港口城市,依然是埃及人最喜歡的度假勝地。
2017年9月30日,埃及亞歷山大舉行埃及豔后主題活動 圖:新華社
再後來,當阿拉伯人統治埃及之後,才將首都設置到開羅。
塞西之遷都,在埃及當代史上,必然是濃墨重彩的一頁。
2
當代埃及為什麼要遷都?聽聽埃及政府報出來的數據,真能嚇一跳。據稱,如果不遷都,開羅人口到2050年還將翻一番,達到4000萬人。想想目前的中國,似乎也沒有哪個城市有如此的人口規模。
2019年10月,開羅內澇引發交通擁堵 圖:新華社
現在的開羅,早已經是世界上最擁堵的城市。城市面貌陳舊不説,市區很多馬路和高架道路都是沒有行車線的,汽車和三輪車、摩托車、小電驢、真的驢車、頭頂蛇皮袋的大媽,往往處於混行狀態。
如此城市,如果居民數字再來個翻倍,這生活還將如何繼續?
塞西給埃及人許下一個諾言——
當新首都建成後,道路是新的,住宅小區是新的,蘇伊士運河擴建將帶來新的海外投資,還能新增就業機會。
如果當真能達到如此境地,何樂而不為?
11月3日在埃及新行政首都拍攝的新外交部大樓 圖:新華社
本來,埃及新行政首都會在2020年上半年啓用,該有超過5.23萬埃及政府僱員到新首都上班。可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埃及的遷都計劃不得不推遲。
環顧當下的世界,不少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曾經有,或者已經有遷都計劃。
譬如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納,並將阿斯塔納改稱努爾蘇丹;
譬如2019年,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宣佈,首都將從爪哇島的雅加達遷至婆羅洲的東加里曼丹省;
譬如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往內比都。
海叔甚至注意到,連英國、日本、韓國也都曾考慮遷都。他們,可都是所謂發達國家啊。
今年3月拍攝到的埃及正在建造的新首都 圖:路透社
但一個國家遷都成功與否,是否有標準呢?
有人認為,與人口導入關係挺大。譬如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以後,儘管看上去城市光鮮亮麗,有着不錯的國際機場、火車站、國際會展中心、體育館,可人氣並不足。加上緬甸國內政局動盪,導致新首都看上去並不像那麼回事。
但情況也未必全然如此。譬如美國——是的,建國曆史還不到250年的美國,事實上也曾經歷過數次遷都。從費城,到紐約,再到華盛頓,美國的遷都歷史,證明了一點——並非一個國家最大的城市才能當首都。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人口規模並不大。許多在聯邦政府僱員,是乘着火車從其他城市到華盛頓上班,下班時又乘着火車離開的。
但埃及這回遷都,總體上看,為了紓解開羅的人口壓力的目的,還是很明顯的。
3
埃及這次遷都,與中國有關哦。
埃及新行政首都最重要的中央商務區(CBD),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開羅分公司承建。
中建集團承建埃及新首都的中央商務區。圖:新華社
這當然不是中國方面與埃及首都的第一次結緣。此前,中國考古隊已經與埃及方面在古都盧克索的考古方面,有不少合作。在中非合作論壇機制與“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下,近年來,包括聯合考古、文物修復等在內的中非文化交流合作關係日益密切。
2019年,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成員在現場工作 圖:新華社
在海叔看來,中國和埃及的各種合作,無論聯合考古,還是建造新的城市,其實反映了一點——中埃雙方尋求命運共同體、美美與共的心,是契合的。
當千餘年等一回的埃及遷都,這回有了中國的參與,或許能達成埃及數千年曆史上一個值得書寫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