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美製華”正令澳大利亞失信、失友、失利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倚美製華”正令澳大利亞失信、失友、失利
作者 肖欣 蔣文茜
澳大利亞政府近期對華動作頻頻。據多家澳媒報道,突然宣佈撕毀維多利亞州政府同中方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後,澳外長佩恩還考慮終止澳方與中方簽訂的達爾文港租約。
澳防長達頓在接受澳媒採訪時也提及,若中方租用達爾文港“不符合(澳)國家利益”,澳方應“採取行動”。不僅如此,達頓還公然聲稱,“台海衝突”不應該被低估,澳大利亞將與該地區“盟國”一起“努力維持和平”。
澳政府公然違背“契約精神”令輿論譁然,不惜以失去國家信用、淪為“棄約精神”國際笑柄為代價,撕毀涉華合作協議,真的符合其國家利益嗎?
先來看“一帶一路”合作,為更好助力本州就業和經濟發展,澳維州政府先後於2018年、2019年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按照框架協議,澳“北部大開發”可以和“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維州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在中國企業的參與下啓動 ,維州企業也能參與在世界各地的“一帶一路”項目。
再來看達爾文港,該港所在的達爾文市是澳北領地的首府,也是澳距離亞洲大陸最近的地方。多年來,北領地政府一直想開發達爾文港,借力亞洲快速發展實現當地經濟發展,但由於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直至2015年底,中國企業與北領地政府簽署為期99年的租賃協議,投資大大改善了該地區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作為聯邦制國家,各州和領地政府主責本州經濟發展,聯邦政府負責外交與防務。無論是“一帶一路”還是達爾文港的對華合作,都如維州州長安德魯斯所説,“為當地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這兩個項目從洽談之初,就遭到澳聯邦政府和國家安全機構的非議。
但同時,2018年簽約時,澳總理莫里森曾公開表態稱,“澳大利亞歡迎‘一帶一路’倡議為滿足當地基礎設施需求作出貢獻,我們熱衷於加強與中國的貿易互動和基礎設施發展合作。”澳時任國防部長也曾就中國企業租借達爾文港表態稱,澳方在達爾文港問題上沒有任何國防或安全上的擔憂。
由此可見,如今澳政客口中所謂“國家利益”不但與民眾利益相悖,而且其説辭前後不一,更像是針對中國的“萬金油”式藉口。
分析人士普遍認同,澳政府以“國家利益”為藉口頻頻出手“制華”,實際上是在美國不斷強化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為美加快重塑南太地區戰略佈局充當“急先鋒”和“馬前卒”。
中國研究機構新近發佈的《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9-2020)》指出,大洋洲各國對外關係深受國際政治大局變化尤其是大國博弈牽動,澳大利亞在防務及國際政治中保持向美國全面靠攏的姿態:莫里森政府2019年勝選連任後不久,即加入美國針對伊朗發起的波斯灣“護航聯盟”,隨後訪美高調慶祝澳美兩百年“情誼”,美駐澳大使訪問達爾文港軍事基地時公開宣佈,將擴大駐澳美國海軍陸戰隊規模,“以制衡中國在南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不僅亦步亦趨“倚美製華”,還充當“説客”。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指出,澳外長佩恩擇機訪問新西蘭期間作出撕毀“一帶一路”協議的“反華宣示”,更深層目的是對新西蘭做出脅迫性的“敲打”,企圖使新西蘭回到“五眼聯盟”的反華陣營中。
結果是澳既“失信”又“失友”。新西蘭外長馬胡塔不僅在澳撕毀“一帶一路”協議後發表對華政策演講,強調必須以尊重的態度處理和中國的關係,更在與佩恩的會談中重申堅持獨立自主的對華政策。新西蘭的外交政策服務於本國利益和人民福祉,拒絕盲從,既給澳大利亞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又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春梅也指出,澳大利亞與中國並無直接利益衝突,卻盲目以維護他國霸權為己任,將“發揮創造性的中等強國影響力”視作外交座右銘,卻忽略了一國外交的“創造性影響力”在於其獨立性、建設性、開放性,而非依從性、破壞性、排他性。
事實上,“倚美製華”不僅正令澳大利亞“失信”“失友”,也正損害其真正的國家利益,並由澳民眾為之“買單”。受經濟增長乏力和新冠疫情影響,澳經濟發展低迷,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均呈現萎縮趨勢,經濟負增長程度高於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澳連串“制華”行為重創兩國關係。有澳經貿界人士估算,澳中關係惡化所致“災難性經濟損失”甚至將高達澳GDP的6%;澳前總理陸克文就達爾文港一事預測,“若尋求破壞租約,(澳)納税人將承擔巨大的財務責任”……而澳大利亞從美國那裏獲得的,只是對其反華行動的幾句嘉許,口惠而實不至。
“很難理解(澳)政府是在為澳大利亞的利益而行動”,正如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評論文章疾呼的,“認為澳大利亞能夠脅迫北京,終將被證明是徒勞無益的行為。如今堪培拉需要的,是找到能夠重建(澳中)關係的辦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