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大使、抵制貨物……法國土耳其兩國為何激烈交鋒?
中新網10月30日電 (董寒陽)外界未曾料到,短短十幾天內,一場法國國內恐怖襲擊事件,引發了另一場軒然大波——法國、土耳其兩個大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
一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痛罵法國總統馬克龍,稱其“不理解信仰自由”、“需要精神治療”;另一邊,法國稱埃爾多安的言論“無法令人接受”,還緊急召回了駐土耳其大使。
隨着兩國緊張關係持續發酵,外界不由得注目,緣由何在?作為事件導火索的法國恐襲事件,又如何反映出其國內極端主義的發展趨勢?
激烈交鋒!
一起斬首案引發的風波
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正是10月16日,法國曆史教師塞繆爾•帕蒂在巴黎北部郊區的一所學校外被人斬首致死。而帕蒂生前,曾開設一門關於世俗主義和《查理週刊》相關宗教題材出版物的爭議性課程。
法國隨後開展了一系列力度極大的反恐和打擊極端主義措施。馬克龍也再度強調,將捍衞法國的世俗主義價值觀,“我們將繼續爭取自由”。
馬克龍之所以有這番言行,是因為此次教師斬首案,觸動了法國的核心價值觀與道德底線。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
然而,法方言行招致土耳其不滿,埃爾多安譴責馬克龍對伊斯蘭教的敵意。10月24日,他更是直呼馬克龍“需要精神治療”,此後還發出呼籲稱,“永遠不要購買法國商標的商品!”
法國總統府也迅速反擊,批評埃爾多安的言論“令人無法接受”,並宣佈召回法國駐土耳其大使。法媒稱,法方此舉在現代法土兩國外交關係史上,應屬首次。
10月28日,以畫諷刺漫畫聞名的法國雜誌《查理週刊》發佈了針對埃爾多安的諷刺漫畫,土耳其外交部隨後召見法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臨時代辦,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化。
積怨已久
兩國外交政策衝突多
“土耳其和法國結下的樑子太深。”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姜毅分析稱。在近期多個地區焦點議題上,同為北約成員的法國和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存在明顯分歧。
9月底,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相較於明確支持阿方的土耳其,法國敦促雙方“重回談判桌”,並強烈譴責“土耳其派敍利亞僱傭兵,幫助阿方作戰”的行為。
在東地中海地區的紛爭方面,法、土同樣站在對立面。8月,土耳其派遣一艘勘探船前往東地中海爭議水域,進行天然氣勘探活動,引發希臘方面強烈反對。
緊張局勢下,法國向該地區部署了兩架“陣風”戰鬥機和護衞艦,並向希臘方面表達了堅定支持,稱法國軍方將監察地區局勢。
在與土耳其利益聯繫頗為緊密的利比亞,法、土也曾於6月互指對方干涉利比亞局勢。馬克龍稱,土耳其正擴大其在利比亞的軍事存在;土方則表示,“法國支持非法機構,在利比亞玩危險遊戲。”
對此,張弘對中新網指出,最近幾年,土耳其所奉行的“地區大國外交”,“給傳統的地區格局帶來壓力,也挑戰了法國等大國在國際秩序中的權威性。”
各方表態
土耳其與歐盟漸行漸遠?
隨着土耳其與法國的緊張關係持續發酵,沙特、科威特、卡塔爾等伊斯蘭國家大多倒向了埃爾多安一方。10月25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也在社交媒體上指責馬克龍,稱其“傷害了歐洲乃至全世界數百萬伊斯蘭教徒的情感。”
科威特、卡塔爾的一些民眾還加入了埃爾多安“抵制法國貨”的呼籲:科威特超市開始大規模下架法國商品;在卡塔爾首都,著名的法國餐廳不再提供進口食材製作的法餐,卡塔爾大學直接宣佈推遲法國文化周。
對此,法國外交部發表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要求各國停止對法國的“無意義抵制”。
與此同時,意大利、荷蘭、奧地利、葡萄牙等多個歐洲國家,則發聲支持法國。
荷蘭首相呂特26日通過社交媒體稱,埃爾多安針對馬克龍的有關言論是“不可接受”的,荷蘭堅定支持法國和歐盟的集體價值觀,反對極端主義。
歐盟更是發出警告稱,土方抵制其成員國商品的呼籲,“將使土耳其與歐盟的距離進一步拉大。” 對此,法國地緣政治專家弗雷德裏克•昂塞爾進一步分析稱,倘若歐洲實施可能的反制裁,土耳其領導人抵制法國產品的呼籲,將對其自身產生反作用。
政治需求驅動
法國去極端化訴求強烈、土耳其追求多元外交
一宗案件為何引發如此多的波瀾?分析指出,這與法國國內極端主義滋生、土耳其和法國領導人自身的政治需求,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方面,法國近年來恐怖襲擊不斷,其背後對言論自由及價值觀認同的觀念分歧和社會撕裂,難以彌合。
——2015年11月,巴黎發生連環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30多人死亡、逾350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承認對此責任。
——2016年7月,大型卡車在尼斯的濱海大道沿途衝撞人羣,造成86人死亡。
——2018年5月,一名持刀男子在巴黎市中心刺死一人、刺傷四人後被警察開槍擊斃。
對此,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姜毅指出,“在極端主義滋生的背景下,馬克龍必須展現一種高調的、強硬的姿態”,以回應民眾對於安全形勢的訴求,同時提升其政府支持率。
張弘也稱,如果馬克龍在處理恐怖襲擊的問題上都沒有強硬表現,那麼必將影響他在歐洲外交,乃至地中海地區外交上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指出,一直以來,埃爾多安都努力樹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的形象。
隨着近年來各方面實力提升,土耳其在全球影響力、地區利益上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張弘還指出,“在多次請求加入歐盟的要求被拒後,歐盟對土耳其的約束力也逐漸降低,(土方)同俄羅斯、美國形成多元外交的趨勢漸顯。”
“不過,在當前國際風雲變幻的亂局之下,如何儘可能少地樹立敵人,是歐盟方面和土耳其都要考慮的問題。”姜毅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