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則不是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只有懂得變通才能走得更遠

有一個很會捕魚的漁夫,喜歡在出海前發誓。有一次,他聽説最近市場上墨魚賣得好,價格可觀,就發誓這次出海只捕墨魚。可惜,每次撒下漁網,網進來的都是螃蟹。漁夫生氣地扔掉所有的螃蟹,空手而歸。過了幾天,漁夫又聽説螃蟹很受歡迎,出海前就發誓這次一定只捕螃蟹。可惜老天似乎和他對着幹,這次捕到的都是墨魚。為了堅守“只打螃蟹”的誓言,漁夫就把墨魚統統扔進海里,再次無功而返。又過了一陣,他再次出海,這樣發誓道:“無論是螃蟹還是墨魚,我都要帶回家。”結果,這次捕到的既不是螃蟹也不是墨魚漁夫氣極,再度空手而回。

堅持原則不是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只有懂得變通才能走得更遠

這則寓言故事中的漁夫,堅持沒有絲毫道理可言的所謂原則,最終因為飢寒交迫悲慘地死去了。這實在是一個悲劇。漁夫的打魚技術並不比別人差,本來能夠衣食無憂,甚至因此致富,改變自己的人生,可就因為他死守着自己可笑的打撈原則,竟落得如此下場。不要嘲笑漁夫的滑稽可笑,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所謂的成見、誓言、原則犯起糊塗來,和這個漁夫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我們陷入其中不自知罷了。此時的我們,往往在不知道變通而堅持一條路走到黑的同時,還很理直氣壯地對所有試圖勸誡的好心人説:“都別管我,我有自己的處事原則!”

比如,當下的消費者開始追求多彩服裝的時候,製衣公司還堅持着灰白是正統;當單位大力宣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追求創新的時候,員工的腦海裏還殘留着“沒有回報的嘗試是浪費,是不負責任”的想法;當別人都在紛紛充電武裝自己的時候,戀舊的你還在堅信“經驗永遠不會過時”堅持原則不等於墨守成規。為人處世堅持原則是對的,但是,事物是不斷髮展變化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也要懂得變通,要依據不同情況,做非原則性的變動。當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我們卻以堅持原則為藉口墨守成規、不懂變通,那就大錯特錯了。

華西村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華西村的村民家家住着獨棟別墅,存款普遍高達600萬元。鑄造這個奇蹟的不是別人,正是華西村人自己。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經這樣説:“華西村今日的成功,是半個世紀以來全體華西人勤奮努力的結果,是自我學習和勇於創新的結果,是永遠求真務實和不斷超越的結果。如果要探求華西村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毫無疑問在於:與時俱進的創新。”

試想,如果華西村人當初也像全中國其他鄉村一樣,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簡單生活,他們如何能夠擁有今天的輝煌呢?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墨守成規只有死路一條,懂得變通,敢於打破常規才有可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蹟。世界上那麼多新發明,不都是從打破規則的束縛,推陳出新而來的嗎?當然,這並不是説我們追求出彩,就可以做事毫無原則,工作中為人處世應該遵循的根本法則或標準,是本質性的東西,是不可動搖的。只不過,在達成目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

堅持原則不是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只有懂得變通才能走得更遠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刻舟求劍》這則寓言故事。一個楚國人坐船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劍掉進了水裏。他愚蠢地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希望船靠岸後,順着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這怎麼可能找得到呢?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人就和這個可笑的楚國人一樣,根據自己腦海中的“記號”一過去的陳舊經驗來應對複雜變化的實際情況,結果可想而知。

心理學家曾專門做過調查,研究人們為什麼會習慣性地選擇墨守成規。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墨守成規者大都是因為懶得思考,懶得求新。走路的時候,他們之所以習慣左走,或者右走,是因為他們懶得改變;面臨職業或者人生道路的選擇時,他們之所以抗拒,也是因為懶得改變。説到底,這種人並不是原則性強,而是懶惰,不負責任。心理學家對比發現,真正負責的人,具備這樣的特徵:不屈從於任何無謂的規則或限制;碰到問題會勤于思考,或另闢蹊徑;同樣的問題也傾向於找到新的完美的解決辦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8 字。

轉載請註明: 堅持原則不是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只有懂得變通才能走得更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