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頌中華·齊魯青未了(58)丨綿延不絕二百年 透過大仲村藍印花布感受質樸之美
編者按: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文脈頌中華,大眾網·海報新聞今起推出“齊魯青未了”系列報道,集中展現山東省內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資源開發、長效保護等內容,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蔣松羣 見習記者 寇曉晨 闞秋晨 臨沂報道
走進這所小小的院落,滿院懸掛的一匹匹正在晾曬的藍印花布,宛若從仕女圖中走出的古典美人,豔而不俗,清雅脱塵。這就是山東臨沂蘭陵縣大仲村藍印花布。
大仲村藍印花布始於清嘉慶年間,傳承地為蘭陵縣大仲村鎮小吳宅村,為相氏家族世代相傳之工藝,至今已經傳承六代,有200多年曆史。2014年6月,相氏老染坊藍印花布被錄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大家走進相氏老染房時,院中高高懸起的藍印花布,其美麗令人驚歎。那大片大片的藍,讓人彷彿置身於煙雨濛濛的江南水鄉。
相漢高是相氏藍印花布的第六代傳承人。幼時便在家中長輩的薰陶下,對藍印花布情有獨鍾。後來,憑藉這門手藝,他拿到了文憑,便專心致志於藍印花布製作。在他的手中,原本平淡無奇的一塊白色布料,經過印染,變得五彩斑斕,寓意吉祥。
相漢高説,藍印花布有着複雜精緻的製作工藝。首先要選擇一塊好的布料。在原布的選擇上,相漢高絕對嚴謹、一絲不苟。接着,便將布料浸入盛滿清水的水缸進行脱脂。而藍印花布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它的印染技術。在偏硬的紙上畫上要印的花紋圖案,輔以專門的工具進行鑿刻,這一步驟也叫雕板。再用豆腐、石灰、蛋清混合作為防染漿,透過雕板刷在白布上,晾乾後再用蓼藍水煮染。一染“月白”,再染“二藍”,三染“鴉青”。“三分印七分染”故而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説。待布幹後颳去灰漿,漂洗晾曬,最後呈藍底白花。這樣被製作出的藍印花布色彩質樸、紋樣豐富、典雅清麗。
“院子前面種了很多染色用的蓼藍,藍印花布原材料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純天然!很多圖樣也是我原創的。”相漢高在談到心愛的藍印花布時,充滿驕傲與自豪。相漢高對藍印花布發自內心的愛,讓他義無反顧的擔起了第六代傳承人的重擔。
可是,這個傳承兩百餘年的非遺如今也面臨着窘境。談起這些,相漢高一臉憂慮。“首先,藍印花布的實用性不強,與時代不能很好地接軌。其次,藍印花布的市場小,發展比較困難。”針對以上問題,相漢高在做藍印花布的同時也會做一些抱枕、短袖之類的用品;積極地參加各種大型活動,來宣揚藍印花布。
採訪中,相漢高的父親,相氏藍印花布的第五代傳人——今年86歲高齡的相友文也堅持來到了染房,與大家合影留念。“我堅信,藍印花布會有着更廣闊的名氣和市場!”這種信念,成為支撐相氏藍印花布傳承至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