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雲端中國年 “原年人”解鎖新年俗

央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記者王紅霞)2021年春節,“原年人”成為了新一代的網絡熱詞。

為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全國各地都倡導在外務工人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在這個特殊背景下,就地過年,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據統計,全國共有1億多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此心安處是吾鄉”,春節期間,“原年人”花式“雲”過年,過出了“新年俗”“新年味兒”。

春節不打烊 網購年貨成新選擇

世事變遷,傳統習俗一代一代傳承,卻也在傳承中,迎接着新的變化。

“今年沒有回家過年,自己在網上置辦了一些年貨。”28歲的夢夢(化名)是一名心理諮詢師,2021年春節,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就地過年,沒有回河北老家。

打開夢夢手機上的購物APP,記者看到,除了給自己買過年需要的米麪、蔬菜、水果、魚蝦、零食等年貨儲備,她還為父母購置了按摩椅、掃地機器人、堅果等年貨。在她看來,自己不能回家過年,在網上置辦年貨是個很好的選擇,不僅種類豐富,而且還方便實惠。

同樣在購物網站上給家人置辦年貨的方方(化名)卻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對記者説道:“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法回家鄉過年,在購物網站上買些年貨成了對親人思念之情的一種寄託。”方方接着説,網購年貨寄回家、快遞禮品送祝福已經成了她今年過節的新方式。

事實上,像夢夢、方方這樣在網上置辦年貨的“原年人”還有很多。

今年春節,不少“原年人”親自上陣”打造舌尖上的春節,“雲”購物、鄉味等成了今年年貨採購關鍵詞。據數據統計,1月20日,由商務部等部門指導開展的“全國網上年貨節”啓動以來,網絡零售額已超7000億元,一些電商平台異地訂單量同比增長50%以上。

網上置辦年貨改變了人們“買買買”的方式,也讓不少“原年人”的年夜飯有了改變。選擇原地過年的“原年人”不少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方便省事成為他們選擇的關鍵要素。

京東數據顯示,網上年貨節第一週,“方便菜”銷量同比增長超90%。商務部數據顯示,多家電商平台自1月下旬以來,線上半成品年夜飯銷量增長超380%。

視頻“雲拜年” 開啓線上茶話會

2月11日早上7點,留京過年的方方早早起牀,洗漱完之後,便給遠在河南鄭州的父母撥通了視頻電話:“爸爸媽媽,新年快樂……”

“今年一家人都沒能圍桌吃頓年夜飯,我們約好在除夕夜通過視頻通話‘雲團聚’。”在她看來,“雲拜年”、“雲團聚”成為今年緩解鄉愁的重要方式,雖然團圓的形式變了,但親情和祝福不變。

這個春節,見屏如面的“雲拜年”成為“原年人”的過年新方式。給家人發一段拜年視頻,搞一次家庭“雲團聚”……異鄉的人們選擇“雲拜年”“雲問候”,向遠方的家人表達思念與祝福。

據數據統計,在拜年的具體形式上,線上連線最受人們青睞,線上視頻連線(79.5%)和線上語音連線(71.5%)的獲選率在前兩位。之後還有發短信祝福(64.7%)和打電話問候(64.7%)。選擇線下拜年的佔少數,僅16.1%的受訪者會登門拜訪。74.0%受訪者確認“雲拜年”不會讓年味兒變淡。

不少留在北京過年的“原年人”向記者表示,“今年春節雖然沒有回家和家人團聚,用視頻拜年也是一樣的。通過鏡頭,和家人聊着天,彷彿就在彼此的身邊。”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藉助新技術滿足新年相聚的願望,海底撈聯合華為雲推出“雲嗨聚·聯接愛”異地雲聚餐服務,在57家海底撈雲包間內,顧客可以與異地異國的親朋好友在線同屏,吃火鍋、拜大年,實現異鄉過年,雲上團圓。此外,美團數據也顯示,春節期間,異地訂單有明顯增幅。過年回不了家,給遠在他鄉的親人點上一份送上門的年夜飯,不僅傳遞了年味,也體現出了“就地過年”的新消費趨勢。

“雲拜年”“雲家宴”讓人們突破空間阻隔,感受到家庭團聚、親人相會的温暖。

年味觸手可及互聯網催生新年俗

“你的五福集齊了嗎?”近兩年,通過在互聯網平台參與集五福,中國人正在帶動“福”文化向全球傳遞。得益於互聯網的發展,科技在年俗活動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集五福、短視頻拜年、直播、線上旅遊等新年俗成為“原年人”的過年選擇。

抖音春節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今年春節期間年味不減,抖音上線超50款拜年特效,並聯合央視春晚發起新媒體行動,號召網友用短視頻拜年。據統計,從2月4日小年到2月11日除夕,抖音上的拜年視頻累計播放量超506億次,獲贊62億次,新媒體行動的曝光超813億次。

為了讓就地過年的“原年人”滿足思鄉之情,2021年春節期間,央廣網除了策劃《奇妙的年俗》系列直播活動,展示瑤族春節美食、廣東年味“盆菜”、東北“粘豆包”等地方特色美食,還邀請全聚德、豐澤園、仿膳的廚藝大師“雲教學”招牌年夜飯。《2021年雲端中國節》專題則聚焦雲端文化“年貨”,每天為網友提供VR景區、線上博物館、音樂會直播、戲曲直播、藝術公開課等文化“大禮包”。

時代在演進,過年的習俗也在不斷變化,年味兒中藴含的科技感、時尚範越來越濃。科技創新在提供更多具有創意拜年方式、創造喜慶氛圍的同時,也為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讓人們重新尋回春節的儀式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1 字。

轉載請註明: 【網絡中國節】雲端中國年 “原年人”解鎖新年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