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家國,守望大寫的親情

地中海畔的思鄉情濃

■劉雄馬 本報特約通訊員 趙 威

連衣裙、運動鞋、零食、玩具……春節來臨,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幹事喻名揚的網絡購物車裏琳琅滿目。無法陪伴3歲半的女兒一起過年,她想給女兒多買些禮物作為彌補。

“寶貝,今天穿得很漂亮,可以把昨天的舞蹈再跳一遍嗎?”視頻電話畫面中,音樂響起,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翩翩起舞,喻名揚的臉上滿是幸福。

士官蔡理傑是第一次出國執行維和任務。這些日子,母親每天都通過視頻跟他拉家常。“咱家超市沒有往年那麼忙,別牽掛……”如今身在地中海畔,已連續5年沒有陪父母過年的蔡理傑,思鄉之情比以往更強烈一些。春節前,他的母親剛做完手術,不能在母親身邊照料,讓他深感愧疚。

“糖醋排骨、水煮魚片、辣子雞,爸媽準備的年夜飯裏有一半是我喜歡吃的菜!”幾個女兵一邊貼“福”字一邊聊天。李昆霖在年前的專業考核中,取得458分的好成績,父母知道後,當即給她發了一個大大的“壓歲”紅包。談起這事兒,她開心得手舞足蹈。女兵白應飛則相對安靜,她説,和父親通話時,父親告訴她,年前母親打掃了好幾次她的房間,還看着她的照片悄悄抹眼淚……

“在國外執行任務的官兵就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遠,都被親情的線緊緊地牽着。”該分隊領導介紹,分隊官兵中,有出國以後喜迎“維和寶寶”的父親,有結婚不久就告別妻子的丈夫,還有第一次離家過年的“00後”新兵,儘管思念家鄉,但他們更懂得軍人的使命擔當。

除夕夜的“幸福連線”

■程致遠 本報特約通訊員 王 越

除夕夜,第83集團軍某旅炮兵營榴炮二連組織“兵演兵”晚會。俱樂部裏,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隨着晚會進行,一個驚喜悄然來臨——連隊幹部為四級軍士長聶佃國“秘密”策劃了一場“幸福連線”。

在《就地過年》節目後,台上的演員撥通了視頻電話,很快,抱着不滿一歲寶寶的聶佃國妻子李娜出現在大屏幕上。“嫂子!過年好!”戰士們異口同聲地喊道。突然出現的這一幕,讓聶佃國感動得熱淚盈眶。這還是大家第一次見聶佃國如此動情。

聶佃國是連隊的一名代理排長,因擔心新兵下連可能出現思想波動,他主動放棄休假計劃,留隊陪新兵一起過年。每逢佳節倍思親。聶佃國雖然嘴上不説,可心裏還是感覺虧欠妻兒。一次,連隊幹部無意間從聶佃國與妻子的通話中聽出了“端倪”,於是策劃了這個節目。

“不用擔心家裏,我們娘倆一切都好,你就安心工作吧,照顧好自己和戰友們!”視頻裏,李娜熱情地向官兵問好,叮囑大家多和家裏通電話、報平安。

“嫂子您就放心吧,我們這邊伙食特別好”“為了讓我們多休息,連隊骨幹都申請加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向李娜“彙報”在軍營過年的情況。

該旅今年充分發揮營連主動性,讓官兵當主角,羣策羣力自主安排節日活動。有的連隊每天輪換做特色家鄉菜,有的連隊將官兵合影製作成掛曆郵寄給親屬,還有的連隊錄製集體拜年視頻發給親屬……

時針指向零點,新年鐘聲敲響。聶佃國整理好着裝,在寒風中走向哨位。

軍人媽媽的深情嘮叨

■袁文博

“餃子好吃嗎?”“別隻顧着玩,寫完作業早點哄弟弟睡覺……”春節期間,東部戰區海軍某基地的多數女幹部和女兵們堅守在崗位上。她們中的不少人已身為母親,因為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免不了在執勤間隙通過視頻通話跟孩子“嘮叨”一番。

“我們基地的女同志可是‘巾幗不讓鬚眉’。”基地領導介紹,基地的女軍人中,有業務過硬的高學歷人才,有多次立功受獎的老士官,還有獨當一面的專業技術能手。

博士畢業的軍醫王玉瓊是基地的“名人”。去年,由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即使家在駐地,她也沒能回去幾次。有一次,她執行消殺任務後跟孩子們視頻通話,由於沒脱下防護服,兩個孩子竟一時沒能認出屏幕上的人就是媽媽。臨近年底,駐地出現散發疫情,本已計劃休假的她主動要求春節值班。

“作為母親,其實很想回家看看孩子,可我是軍人,需要扛起肩上的責任。”除夕夜,王玉瓊和孩子視頻通話。看着孩子們大口吃熱騰騰的餃子,再看看窗外和諧安寧的營區,王玉瓊的臉上滿是欣慰。

基地某分隊士官李冰冰,是一名“90後”媽媽。儘管年輕,她已在軍營度過了多個除夕夜,曾多次立功受獎。“再堅強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連隊幹部告訴筆者,連隊在除夕夜專門為李冰冰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在播放春節聯歡晚會前的幾分鐘,學習室的燈突然熄滅,電視屏幕上出現了李冰冰兒子的拜年視頻。當兒子喊出“媽媽,新年快樂”時,李冰冰的心瞬間被融化。

一手握鋼槍,一手牽小家。這個春節,這個基地的軍人媽媽們比平常更加美麗……(趙 威 王 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8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繫家國,守望大寫的親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