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團媽
最近,團媽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母親這種病》,不是寫給孩子的,而是寫給那些沒有得到充足的母愛、與母親依戀關係不穩定的成年人。別看書名怪嚇人的,內容文字卻平鋪直述,娓娓道來。作者岡田尊司作為一名精神科臨牀醫生,運用大量的案例講述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語、行為以及養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不可磨滅的影響。
患有“母親這種病”的人長大成為家長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痛苦地發現,明明當初那麼討厭父母的口吻,現在自己卻像“copy忍者”一樣完完全全地學了過去。為什麼會這樣子?是俗話所説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嗎?還是人都會變成“最討厭的那種人”?
翻閲該書的過程,是剖析自我的痛苦過程。有些家長在不太和諧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童年的一些往事會再次浮現出來,其實,這也正是一個反思自己的過程,看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是否有偏差,及時覆盤,實施修正。
不過,團媽要聲明的一點是,作者雖然指出了母親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但並不是將所有的責任和過錯都推到母親身上。母親小時候與她的父母關係是否穩定,也會影響其養育孩子的方式。時代不停向前,父親和母親之間的責任分工也在逐漸改變,生活的壓力也會令人充滿不安。“與其説病因在母親身上,不如説是在不能保護母親和孩子的社會身上。”
作者提出,母親與孩子的穩定依戀關係從嬰兒時期開始,在成長過程中會一直經受考驗,即使中間一度出現不穩定,只要母親能誠懇做出改變,孩子就會有治癒的可能。
本文將分享一些文中的觀點,家長不妨瞭解一下,同時也為自己的育兒之路上增添一些參考。
作者:岡田尊司
精神科醫生、醫學博士、作家
作為一名臨牀醫生,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治療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年輕人心理問題研究。主要作品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悲傷的孩子們》《腦內污染》等。
患有此症的人是對母親懷有執念的人,往往表現在:想要獲得母親的認可,有時候表現得無比孝順,有時候也會表現出另一種極端,總會令母親頭疼不已。還有一種孩子就像母親的玩具娃娃,事事受母親控制,事事依賴母親,卻在內心深處蓄積着對母親的憤怒和不滿。
他們中既有得不到足夠的母愛而不斷渴求的人,也有被沉重的母愛壓得快要喘不過氣的人。
小孩子出於對母愛的渴望,總想滿足母親的期待,但有的母親會一直恣意控制孩子,即使他們已經長大成人。如果始終保持這種關係,孩子就無法形成自己的人格,進而影響自立。母親要一點點放開孩子的手,如果猶豫不決,錯過時機,孩子就很可能失去自立的機會。
作者認為,當嬰兒期能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撫,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與母親的依戀關係穩定,便會有很強的抗壓性。但不被母親認可和喜愛的孩子,很容易有消極的想法,因為他們不管做什麼,心中總會有一個不停説着“你真沒用”的母親,不知不覺中,孩子也會自我否定,他們的人生也是努力克服自我否定的過程。
作者的觀點是,幼年時期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不穩定,嬰兒時期表現出來的行為有:
拒絕離開母親、多動、無法安靜甚至脾氣暴躁、淘氣、固執以及採取故意讓人為難的、攻擊性的行為等。當青春期遭遇挫折後,還會呈現出焦慮症、進食障礙、抑鬱之類的情感障礙,或者依賴不正常行為及藥物、形成邊緣性人格障礙等。
他們往往還會有如下症狀:
//自我否定:得不到母親認可的人,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也有人傷害自己,還有人想要報復否定自己的母親,有時候是直接攻擊母親,更多的時候是貶低自己,間接讓母親品嚐痛苦的滋味。
//扮演“好孩子”:他們小心翼翼看別人的臉色,不惜損害自己的利益和生活,盡力取悦對方。他們小時候,有的因為母親情緒不穩定,無法傾吐內心。有的因為母親身體孱弱,説出真心話會對母親造成損害,所以不得不忍耐。還有的是因為母親控制慾強大,完全不允許孩子忤逆自己。
//情感飢渴:幼年時沒能對母親撒嬌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會缺乏向人求助的能力。他們面對可以求助的人無法開口,於是轉向危險的人尋求幫助,空虛的時候聽到的甜言蜜語,也會當成真情實意緊緊抓住不放。
作者提到,這些人身上還有一些常見的特徵有:追求完美、永遠沒有安全感、容易受傷和過激等等,因為母親不是令人舒心的“安全基地”,他們缺乏安全感,容易被瑣事傷害,遇到拒絕和否定,立刻就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
孩子與母親的不穩定依戀,不僅在那些母子關係不穩定、與母親之間存在矛盾、具有抗拒心理的人,那些外表看起來與母親猶如朋友或者對母親非常孝順的孩子,也有可能單方面迎合母親,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人生。
作者在大量的案例中發現,有許多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煩惱於不明所以的艱難感、空虛感、自我否定感,也有許多人糾結於自己為何痛苦,卻始終找不到答案。為避免失敗受傷,他們會逃避認真做事,也不與人坦誠相待,只能度過消極的人生。追溯起來,根源則來自他們小時候或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並不穩定,母親沒有給予他們充足的安全感。
當孩子長大成為父母,往往也不能與他們的孩子產生穩定依戀。當然,也有人最終克服障礙,培養出穩定的依戀,那是因為有父母之外的人充當了他們的安全基地。
如果母親的態度沒有恆定性,經常在不同時間與場合發生一百八十度轉變,孩子也就無法安心尋求母親的寵愛,只能放棄向母親撒嬌,即使撒嬌,也會害怕母親態度突變而不安。本來還在大笑的母親,突然大發雷霆,孩子會被恐懼和悲傷壓倒,待在母親身邊令孩子感到威脅和不安,但又無法逃離。渴求母親寵愛和自身行為招致危險兩種矛盾讓孩子的心情也陷入相反的狀態,無法坦率地表達自己。
母親自身缺乏強韌也是導致“母親這種病”的原因之一。她們依賴他人、自主性不足、無法做出判斷,並通過抱怨表現出來。比如那些從小看着母親遭受家暴的孩子就算是這種類型。更可怕的是,此時,母親滿口牢騷,一邊説着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自己就離婚了,一邊卻又對專橫的父親百依百順,還把孩子想要反抗的手腳困住,要求孩子也不能忤逆父親。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聽着母親的抱怨,對母親憐憫,對父親懷疑和批判,對父母都無法產生穩定依戀。
還有一些母親自以為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自己和丈夫的離婚、結識的新朋友等等都與孩子分享。母子的職責顛倒了,撒嬌的是母親,安撫的卻是孩子。孩子要扮演一個成年人,察言觀色觀察母親想要什麼樣的答案,做出通情達理的回答。終有一天,孩子不堪重負,疲於應付。一旦抗拒和反對,母親就會覺得外界給了孩子不好的影響,絲毫想不明白會是自己的錯。
也有一些母親給孩子無盡的溺愛來獲得滿足,看起來非常無私,卻無法區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從小被溺愛的孩子學不到掌控自己慾望的方法,不管想要什麼母親都會買給自己,這種孩子會學會幼稚的自私,永遠依附於母親。如果母親能一直滿足孩子的要求,關係還比較穩定。一旦改變,孩子不但不會感謝母親,反而會惡語相向。
如果母親總是講述大道理,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思行動,要求孩子做“正確的事”“應該的事”。孩子一旦做不到,便會威脅要拋棄孩子,説他是折磨自己的“壞孩子”。從結果來看,孩子往往會被母親剝奪自信打上了否定的標籤。
不管是自己遭遇過“母親這種病”,還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一旦察覺到,有修復的願望,就有治癒的可能。
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母子關係不穩定,只要正視問題的存在,就能促進關係的恢復。
當孩子開始批判母親,母親一旦開始辯解和責罵,孩子就會失去傾訴的勇氣。孩子不想傷害父母,所以一直壓抑自己想説的話,扮演孩子應有的角色。如果母親能夠正視和接受這種行為,保持傾聽,理解孩子的心情並作出回應,孩子也許能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而得到拯救。
作者提到,在許多案例中,許多母親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還標明自己才是操碎了心的那個,談論孩子時也往往給出負面評價,她們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的否定評價才扭曲和破壞了孩子的可能性。對於這樣的母親,作者建議,即使嘗試着離開母親與之保持適度的距離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生有“母親這種病”的人,很容易產生否定的感情和想法,為人父母之後,也會把否定性的話語掛在嘴邊。成人的挑剔會令孩子痛苦,剝奪他們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為什麼會有“母親這種病”?
在本書的末尾,作者提到,這絕不是因為母親失職。世界太過忙亂,母親不得不承擔許多其他職責,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導致母親與孩子相互孤立,有時候連父親的職責一併承擔了。因此,作者在另一著作《父親這種病》的開篇也指出:父親的缺席容易產生“母親這種病”,將母親逼迫至此的“犯人”,恐怕還是父親。
當然,也有不少人並不認同此書的觀點,認為作者在危言聳聽,總是用一些反面案例來求證其論點,沒有正面實例,無法起到指導的作用。團媽分享此書的觀點,也並非為了加深父母的焦慮,相反,更多地是希望家長剖析自己,吸取經驗和教訓,從而惠及孩子。
排版丨Jiay
[END]
-兒童團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