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沒有保險,叫裸奔;未來沒有保險,叫家中負擔。
——坤鵬論保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關注長期護理險——一個試點四年多的保險。
很多人在此之前可能並沒有聽説過它。
而它怎麼就莫名其妙成為媒體口中的社保第六險了呢?
作為負責任的保險新媒體——坤鵬論保,非常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保險基礎知識。
今天鵬哥就來講講長期護理險。
本文重點內容:
什麼是社保?
社保的其他五險是什麼?
什麼是長期護理險?
為什麼會成為社保第六險?
長期護理險,任重而道遠
我們一直提社保,但對社保的瞭解並不多,所以正好借本文的機會,來了解一下社保。
社保的全稱是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政府提供保障的一種強制性保險制度。
不誇張地説,社保肩負着全社會的保障責任,是確保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保障制度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在1935年就建立了社會保障,並將其制度化。
二戰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分水嶺。
二戰之前,社會保障主要是用於保證居民擁有維持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
二戰之後,社會保障逐漸開始加入一些福利,而不僅僅是維持基本生活。
1951年2月,當時我國的政務院公佈了《勞動保護條例》,標誌着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
那時的保障對象是企業職工。
保險項目包括疾病、負傷、生育、醫療、退休、死亡和待業等。
1993年11月14日,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誌着社會保障制度被確認為市場經濟正常運轉的體制之一,社會保障被界定為市場經濟體系的五大支柱之一。
1998年3月,成立了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統一社會保險的管理體制。經過調整,現在該部門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是隸屬於國務院的正部級單位。
2010年10月28日,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我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保體系。
《社會保險法》於2011年7月1日正式開始執行。
可能有人會奇怪,強制性保險意味着必須要參保,否則就是違法,就像機動車強制保險一樣。
可我不交,也沒見誰來説我違法呀?
這是因為,社保的強制性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企業。
對企業來説,如果不給自己僱員上社保是違法的,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二、社保的其他五險是什麼?都説長期護理險是社保第六險,那就意味着,社保現在應該已經有五種保險了。
這五險,就是常説的“五險一金”裏的“五險”。
1. 養老保險
70後、80後以前的人會經常聽説“退休金”。
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以後,即使不工作,也可以每個月從單位領工資。
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退休金是由企業支付的,職工退休金對於企業來説是一份沉重的負擔。
企業經營時間越長、人員越多、負擔越重。
當時的企業以國企為主,國企負責發放退休人員工資,相當於國家在為退休金買單,所以大家領的也心安理得。
隨着私營經濟發展,私企老闆為退休員工支付退休金,就顯得比較難受了。
1997年,國務院頒佈《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建立了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户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
既然是保險制度,就需要繳納保費。
社保的保費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個人承擔的最少。
退休金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養老保險。
雖然都是退休以後繼續領工資,但退休金與養老保險在制度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現在的企業,只需要在僱傭員工期間為其繳納養老保險金就可以,不需要在員工退休以後繼續支付退休金。
相比支付無窮無盡的退休金,在職的時候支付一部分保費,對私營企業來説就容易接受多了。
養老保險制度既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也降低了因企業經營不好給已退休人員帶來的經濟影響。
從退休金到養老保險,我們從制度上解決了老有所養的問題。
現如今,養老保險經過連續16年上漲後,已可以將大多數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維持在基本水平以上。
2. 醫療保險
社會保險中的醫療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基本醫療保險。
作為社保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們住院看病必不可少的一類保險。
現在基本醫療保險已經開始在更多城市嘗試門急診看病報銷,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的使用範圍。
對於經常生病的老年人來説,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類保險。
否則,很多老人會因為治病貴的問題選擇有病扛着不去治。
對於醫療保險,鵬哥也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介紹,感興趣的可以期待稍後幾天坤鵬論保即將推的這篇文章——《醫療保險要怎麼選?你真的瞭解嗎?》。
3.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也稱為職業傷害保險。
勞動者由於工作原因,在工作過程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社會保險毒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後,由國家和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物質幫助。
也就是説,如果我們因工作原因受傷,或者患職業病,將會由工傷保險負責理賠。
工傷保險的費用由企業承擔,個人不需要承擔。
4. 失業保險
我們經常聽説,歐洲、美國等高福利國家和地區的失業救濟金比工資還高,所以大家寧可在家失業也不去工作。
這種消息真假難辨。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國家也有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同樣是社保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不過相比前幾個保險,失業保險的存在感就要弱很多了。
可能是因為真正領取失業金的人還是要少一些的原因。
想領取失業保險,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
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領了失業保險金,就意味着社保斷繳,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
所以很多人寧肯自己掏錢上社保,也不願意省失業保險。
5.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指懷孕和分娩期間的在職女性,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對於繳納生育險的女性來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生育費可報銷。
當然,前提是合理且必須的費用。
如果是在私人醫院生育,或者嚴重超過正常生育的費用,也是不報的。
之前有男性朋友在問,自己也在交生育保險,這筆錢不是白交了嗎?
其實不白交。
假如自己老婆沒有工作、沒交生育險,但自己交了,等老婆生孩子的時候,自己也可以通過生育險報銷。
2017年2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決定就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成為一個保險進行試點。
201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的意見》,2019年底前實現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
如果有一天我們聽説“五險一金”變成“四險一金”了,並不是社保少了一個,而是生育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了。
合併不意味着生育險消失。
生育險的責任仍然有效,除了正常的生育報銷外,產假也不會少。
三、什麼是長期護理險?長期護理險之所以受關注,是因為這即將是社會保險中的新成員。
能加入到社會保險這個大家庭,意味着政府對此事相當重視,會以強制保險的形式要求大家儘可能參保。
而不像普通商業保險那樣,採取自願的形式。
強制參保,就意味着我們或早或晚,都會投保。
怎麼能不引起我們關注呢?
長期護理保險是指對由於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療養院治病,由專人陪護所產生的費用進行支付的保險。
給付條件包括以下三項:
日常活動能力失敗;
醫學上的必要性與住院治療;
認知能力障礙。
長期護理險誕生於20多年前的美國,目前已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險種之一,佔美國人壽險市場的30%左右份額。
在德國和法國同樣很受歡迎。
2016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原則性要求。
標誌着國家層面推進全民護理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的啓動。
當時選擇了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等15個城市作為試點城市。
截至2019年6月底,參保人數達8854萬人,42.6萬人享受待遇。
長期護理險會評估老人失能程度,根據不同的失能等級,每週可獲得3-7小時的護理服務。
護理服務由專業人士完成,每次1小時。
今年5月份,國家醫療保險局發佈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在原有試點城市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原則上按照每省一個試點城市開展試點工作,試點期2年。
有人可能會奇怪:5月份公佈的文件,為什麼最近會成為熱點呢?
原因就在於,5月份公佈的是徵求意見稿,而在今年9月16日,國家醫療保險局和財政部共同公佈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
也就是説,真正公佈《指導意見》是在9月16日。
四、為什麼會成為社保第六險?納入社保就意味着這是一件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具有普遍性。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54億,其中失能人員超過4000萬。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社科院聯合發佈《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中有一組數據也值得我們注意:
有4.8%的老年人處於日常活動能力重度失能、7%處於中度失能狀態,總失能率為11.8%。
也就是説,超過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飯、洗澡、如廁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中無法完全自理。
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
預計到2053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4.87億,佔總人口的34.9%。
屆時,即使不考慮失能人口比例增加的問題,到2053年,我國失能人數也將接近8000萬人。
這並不是一個聳人聽聞的數據。
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俗稱老年痴呆),我國約在1000萬人左右。
預計到2050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達到1.52億人,而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達到4000萬。
單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有這麼多,更別提失能人數了。
失能老人,意味着必須有人24小時照顧。
不論是家人親自照顧還是僱人照顧,歸根結底都要涉及到錢的問題。
有錢,失能老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在沒有長期護理險之前,照顧失能老人的錢都需要由自己或家人承擔。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説,這都是項不小的支出。
將長期護理險納入社保後,由社保負責一部分支出,將極大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並且由專業護理人員上門服務,或在專業養老機構接受照顧,對失能老人來説,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關愛。
五、長期護理險,任重而道遠長期護理險好不好?
實話實説,真好!
但想讓更多失能老人都能夠得到有效照顧,長期護理險任重而道遠。
至少有幾個問題就是我們不得不解決的。
1. 專業護理人員少
護理失能老人,顯然是勞動密集型工作,很難通過高科技手段提高效率。
以目前4000萬失能老人為基數,即使按照1名護理人員同時可照顧4名失能老人計算,專業護理人員就需要1000萬人。
隨着失能老人越來越多,專業護理人員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只有不到10所院校設有養老護理專業,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更多護理人員都是40~50歲農村婦女,真正能做到持證上崗的不到10%,人員穩定性差,服務粗放。
甚至完全談不上服務。
即使有培訓,也很難解決專業性問題。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需要與專業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相匹配,建立長期專業護理人員培養機制。
只有這樣,才能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真正落地、生根。
但解決人才培養機制問題,不是誰下個決心就能在短期內解決的。
需要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才行。
就像普及普通話一樣,事情本身難度並不大,但想真正落實好,沒有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完全無法實現。
2. 各地如何落實,仍需考驗
之前開展長期護理險的試點城市中,大多數都是由商業保險公司負責,並且採用“一城一策”的方式。
對於新政策的試點,這種方式無疑有利於快速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式。
但對商業保險公司來説,對接政府項目成本高、難度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險公司的積極性。
對於保費的繳納、責任的界定、失能等級標準制定等方面,目前也正在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
3. 目前的長期護理險有多大價值?
現在的長期護理險有很大一部分是上門服務,符合失能2~6級的老人,提供每週3~7小時上門服務。
失能2~6級,意味着大都需要長期不離人照顧。
每天不到1小時的上門服務,是否有價值、有多大價值、大家也存在諸多疑惑。
把時間拉長到數十年、上百年,我們對長期護理險的價值是不存在任何懷疑的。
但把時間縮短到五年、十年,長期護理險是否能真正幫助我們照顧好失能老人,仍然是個未知數。
所以鵬哥才説,長期護理險,任重而道遠。
也正是因為長期護理險推進的種種困難,只有將其納入到社保中,整合國家資源,通過政府意志去推動,才最有可能讓其落地生根。
對於長期護理險的執行,我們謹慎樂觀,希望我們父母可以享受到長期護理險的福利。
最差,也是希望我們自己可以享受到。
當然,不失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