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授娶95億東北女富豪, 21年後堅持離婚,只因厭倦富裕生活
人生在世,大多數都覺得只有金帛在身、財務自由,才可以獲得美滿家庭和安定的生活,然而,世間之大,都有例外,總有人會覺得有比金錢更值得珍惜的東西,覺得生命有其他更值得去關注的領域。
選愛情轉國籍如今全球化的進展越來越快,世界各地的聯繫也越來越密集,許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膚色的人羣也擁有了交流機會。其中也不乏摩擦出愛情的火花,許多跨國婚姻由此形成。
戴秀麗和她的英國丈夫霍肯也是這樣的一對異國婚姻的主角,戴秀麗是東北人,她出生在60年代,在她成年之時,中國也迎來了改革開放,她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黑龍江大學,學習的是中國文學。
在當時,大學生是非常稀有的人才,因此,戴秀麗一畢業就成了記者,這在當時,也是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戴秀麗最早開始在哈爾濱的報社工作,後來她也迎着改革的春風,前往正在積極建設的南方——深圳特區,繼續做着記者工作。
幾年的記者工作,讓初出社會的戴秀麗見識到了世界之大,她股子渴望進步、敢於拼搏的勁頭,讓她決定前往英國進修。在英國,戴秀麗認識了一位數學教授——託尼霍肯。
兩人很快地陷入愛河,並很快結了婚,戴秀麗覺得託尼霍肯是可以與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因此,不僅更改國籍,移民英國,還根據西方的習慣,婚後使用夫姓,改名為秀麗霍肯。
戴秀麗和丈夫就此在英國,像其他中產階級一般,過着自己的小家庭生活。然而,或許是英國的日子太平淡,或許是戴秀麗那股子喜愛挑戰拼搏的血液在躁動。
幾年之後,戴秀麗看着國內如火如荼的創業大潮,跨過大洋,又回來中國創業,成為千萬下海人之一。
戴秀麗原來是一個女記者,做生意其實不是她所擅長的事情,然而,一個躁動的心,總是可以配上獨具的慧眼。在經過考察後,戴秀麗和她的商業夥伴選擇了地產行業,但是卻不是那時候熱門的賣寫字樓、賣房子的業務,而是地下商城。
選擇了地下商城的戴秀麗,去開發各種城市防空洞,這些防空洞多數已經廢棄,並沒有實際作用,裏面的多處設施均已老化,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還是一筆維護的費用,因此,防空洞的價格特別便宜。
戴秀麗把這些防空洞加以改造,使得原來靜止的防空洞一下子人氣暴漲,成為周圍居民的必到之處,“地下商場”在當時頗有吸引力,吸引來了人氣,自然也就有了生意。
由於本來就不高的收購價格,戴秀麗在改造上的費用投入也減少了許多,在初期掙到錢後,又去收購更多防空洞進行改造,之後又把防空洞裏面的商鋪進行出租,由於地上商鋪的租金較貴,許多商户就勢進入地下商場,一下子吸引多數商家入駐。
創業幾年,戴秀麗的公司利潤就超過千萬,隨着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普通老百姓對於商業購物廣場的需求不斷增加。
在2007年的時候,戴秀麗的公司利潤就已經超過2億,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國內知名投資公司相繼給予投資,隨即在第二年成功將公司上市。
公司一經上市,她持有的人和商業公司百分六十的股份,變成億萬財富,她的身家也實現暴漲。2011年,由於已經是英國國籍,戴秀麗以11.5億英鎊等登上了英國的財富榜,在女性富豪中排名第七,人生和事業達到新高峯。
跨國婚姻終收場成為富豪的戴秀麗也不辜負富豪的稱呼,一擲千金開始變成她對待金錢的態度,名車、名錶、豪宅、遊艇她一一具備。奢靡變成她的生活常態,個人愛好變成她的花錢方向。
戴秀麗與丈夫託尼霍肯都是喜歡足球運動,為此戴秀麗分別在中國國內和英國買了一支球隊。球員衣服上印着“人和商業”的大字,足球場上,無數“人和商業”在綠茵場上馳騁,猶如人和商業在地產市場的衝刺。
戴秀麗在衣食住行上給家裏人都是最好的安排,購置豪宅、跑車來完善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外人看着羨慕不已的生活,卻還是出現的變故,她的婚姻出現了危機。
自從戴秀麗成為成功企業家後,經常性的出差和工作上的繁忙,讓兩人聚少離多,而且,家中擁有的各類豪宅、名車、奢侈品,在丈夫霍肯看來都是一種累贅,更重要的是戴秀麗對於金錢的無所顧忌的花費和揮霍,讓霍肯倍感壓力,這完全和他的金錢觀點不一致。
因此,在戴秀麗事業成功,人生過半時,丈夫霍肯還是向她提出了離婚,覺得兩個人已然不是精神完全一致的伴侶了,戴秀麗本來想打算給霍肯大額的金錢補償,畢竟作為配偶,離婚後霍肯是可以拿走戴秀麗數億的財產。但是霍肯沒有,他僅僅接受了一百萬英鎊的財產分割。其餘一概不要,這更加證明他對於金錢確實沒有過多的追求。
離婚後的戴秀麗,人到中年儘管失意,但是生意和生活卻還要繼續,她又奮進商海,要去擁抱唯一帶給自己成就的事業。可惜時代的變化總是迅速的,原來的地下商城已然被網絡電商購物所代替,失去了競爭力,也讓公司的經營一下子陷入虧損。
對於虧損的問題,戴秀麗想到了轉戰農業批發的方向,果然,她的眼光還是鋭利,在改變方向後,很好她的公司再一次立住了腳跟,實現盈利。當人們期待她下一步行動時,她卻覺得自己累了,厭倦這浮沉的商海征戰,她選擇把自己的大多數股份給予弟弟,自己隱退江湖,從此退居幕後,去過自己的生活。
結語總有人會覺得富足的生活必然不會擁有遺憾,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在你看來所羨慕的生活,極有可能是人家精神上的枷鎖,中西思維上的差異,在這段跨國婚姻上始終沒有消失過。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相遇或許是一種緣分,而最終是否可以長久陪伴,就需要彼此之前的共同努力和選擇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