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東莞老人大多知道,早年東莞有三件寶:鹹欖、陳皮和莞草。東莞的莞草種植與編織曾流傳千年,莞地亦因莞草而聞名。
改革開放初期,東莞的草織品大批量出口海外,成為東莞對外貿易的“先驅”,莞草之名由此達至巔峯。然而其亡也忽焉,極致的燦爛不過數年,莞草種植業與編織業便急遽衰落。今日,莞草在東莞已難覓蹤影,一株小小的莞草也已成了老一輩人的心中的記憶。
右手拿起一柄面寬薄且鋒利,還帶有長長手柄的“尖刀”,順帶把手柄用右上臂牢牢夾住。與此同時,左手抓一把剛剛從試驗田割回來的莞草,此時“尖刀”放平,右手緊握住刀鋒一側,並用刀尖對準左手已經準備好的莞草刺去,穿破莞草,連續穿上十幾二十根莞草後,把“尖刀”用力順着莞草紋路一拉,隨後反向再拉一次,一把新鮮的莞草就被破開了,動作嫺熟又迅速……這是沙田種植、加工莞草傳承人王祐近日在工作中的一個瞬間。
莞草是兒時最美記憶
王祐生於1952年,已年近七旬,年輕一輩都習慣叫他祐叔。2019年7月,沙田在穗豐年水道旁選取了佔地約30畝的地塊進行莞草試驗基地建設,並組織鎮內莞草種植、莞草文化愛好者進行規模的傳承種植,本次組織的種植人員正是解放後長期在沙田闍西山附近種植、加工莞草的傳承人祐叔。幾十年後再次參與種植莞草,並作為種植、加工莞草的傳承人,祐叔心中高興不已,同時也感慨萬千,高興的是又能感受到的過去的那種氛圍,感慨的是歲月流逝、物是人非……
“我在10歲左右就開始接觸莞草,包括種植、加工等,因為我們這邊盛產莞草,當時草織品為主的手工編織業相當發達,所以很多和我一樣年紀的人對於莞草應該都有很深的感觸。”聊起以前對莞草的記憶,王祐依然記憶猶新。
據瞭解,改革開放前,東莞的大多街鎮還都是未開發的落後地區,因盛產莞草,故以草織品為主的手工編織業相當發達。於是乎,莞草以及相關手工編織品成為當時不少東莞人民的一項主要經濟來源和支柱產業,產品不僅享譽南粵,還遠銷海外。
而沙田地處東江南支流鹹淡水交匯處,野生莞草遍佈灘塗、河涌。據王祐介紹,沙田的莞草種植歷史可追溯到解放前,50、60年代為種植盛行時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莞草種植產業逐漸衰落。
“當時我們這邊莞草種植的區域有闍西村、福祿沙村和稔洲村,其中以闍西村種植規模尤為突出,闍西村山邊小組轄區(現鎮公安分局對面的農田),是我們莞草種植主產區,種植面積達200多畝,鼎盛時期從事莞草種植的農户有150多人。”王祐説,以前沙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莞草,包括人工種植和野生的,特別是野生的莞草長在河涌兩邊比較多,春夏季節,淡青色的莞草長的特別好,風一吹,還是很好看的。
“重操舊業”只為傳承文化
為了更好傳承莞草文化,2019年7月,沙田在穗豐年水道旁選取了佔地約30畝的地塊進行莞草試驗基地建設,並組織鎮內莞草種植、莞草文化愛好者進行規模的傳承種植。王祐作為此次傳承種植人之一,也是他時隔幾十年再次種植莞草,對其他很多人來説也許是第一次參與,但對於王祐來説只是“重操舊業”。
王祐説:“我們這邊在1998年左右的時間就沒什麼人種植莞草了,因為在此之後整個東莞慢慢由發展農業轉變成‘世界工廠’,算起來有差不多30年左右時間了,30年後能再’重操舊業’,我們老一輩都感到特別欣慰,因為又回到那個熟悉場景中。”
今年6月11日,位於沙田穗豐年水道旁的莞草種植試驗區迎來了首批莞草收割。其實,時隔幾十年再次種植莞草並能如期收割,這其中傾盡了包括王祐在內等老一輩的大量心血和希望。
據瞭解,為了獲得保留比較正宗的莞草,此前,王祐曾帶領工作團隊在沙田周邊、東莞周邊,並前往中山、台山等地尋找莞草草種,最終通過零散收集的方式,基本收集到能滿足沙田莞草試驗基地種植的草種數量。此後,包括莞草種植、管理、收割、晾曬、保存等全部環節都親力親為,毫不含糊。
在他看來,“重操舊業”的老一輩們之所以傾盡全力參與其中,除了對兒時記憶的回味,更多的是能多為這一文化傳承貢獻自身應有的力量。“如果我們這一輩人再不把這些東西撿起來,並把這些東西儘可能讓年輕一輩瞭解,估計以後這些本土傳統文化很難傳下去。”王祐説。
莞草文化需要更多年輕人蔘與
老一輩東莞本地人對莞草以及編織製作工藝深有特殊的感情。但時至今日,隨着社會及環境的變化,東莞喧囂繁華工廠遍地,但莞草卻已經足跡難尋了,甚至很多年輕一代不但沒見過莞草,連莞草是什麼也搞不清楚了。
雖然,近年來,沙田探索恢復莞草種植,並開展編織手工藝傳承工作。除組織具有莞草種植知識的熱心愛好者從事專門的種植外,還把莞草破草、晾曬、編織等傳統手工藝再次復原,把美術、時尚等元素注入莞草編織工藝中,組織沙田“白玉蘭”社工開發莞草編織作品,成立莞草“婦創坊”,使莞草這一“活化石”再次展現人們眼前。
但王祐覺得,要把“活化石”文化一直傳承下去,還需要讓更多的年輕一輩去了解、認識,然後把這個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這一輩雖然時隔幾十年,依舊對莞草文化很熟悉,但我們這一輩年紀都大了,如果不盡早讓更多年輕一輩瞭解莞草文化,這一文化就很難得到傳承,畢竟莞草種植、收割、破草、晾曬等環節都是辛苦活,很多年輕人沒有耐心去完成,只有真正把這種東西當成一個興趣愛好,才能傳承的更好。”王祐説
【記者】盧真偉
【通訊員】吳董林
【作者】 盧真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