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愛益仁耐國民小學的學生們收到中廣核“埃德拉助學計劃”送來的書包。 中廣核能源國際供圖
巴基斯坦穆扎法拉巴德地區德哈尼村的友誼學校裏,孩子們正在上課。 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伊拉克米桑油田項目建設有力促進了當地配套產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圖為2021年9月,在米桑油田,中伊雙方員工正在進行技術溝通。 新華社發
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園區。園區不僅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還推動開展了許多民生項目。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中國企業在走向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積極推動當地教育事業發展,通過援建學校、提供圖書教具、設立獎學金等方式,讓許多家庭貧困的孩子實現了讀書的夢想,為增進當地民生福祉作出貢獻
“孩子們非常喜歡在這裏學習”
本報記者 閆韞明
“Cake”“Cook”“Cat”……走進贊比亞納其特特小學,一陣陣悦耳的朗讀聲從漂亮的校舍裏傳來。這座小樓灰牆綠瓦,明快的黃色圖案點綴在牆上,一排太陽能板整齊排列在房頂。透過明亮的窗户,可以看到教室裏寬大的黑板、嶄新的桌椅和孩子們清澈的眼神。14歲的阿爾伯特正是學生中的一員。
這所學校位於贊比亞首都盧薩卡附近的齊亞亞村,由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出資建設,於2017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在那之前,阿爾伯特從未想到,有一天能在這樣漂亮的學校裏讀書。
如今,阿爾伯特和兩個弟弟都在納其特特小學讀書。他們的父親特雷弗就在學校附近的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工作,負責園區生產生活用水的檢查和監測工作。在中國企業工作幾年來,不僅孩子的教育問題不用發愁了,特雷弗一家還建了一套四室一廳的大房子,“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
2015年,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正式啓動建設。工業園坐落在盧薩卡東南方約30公里處,建成後為贊比亞市場提供水泥等多種建材,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中國建材注重履行社會責任,在工業園周圍地區,推動開展多項民生項目,納其特特小學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國企業到來之前,齊亞亞村只有一所由社區運營的小學。簡陋的校舍裏缺少桌椅,學生們只能席地而坐。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學生家長沒能按時交上學費,停課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孩子因此不得不放棄學業。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中國建材向該村捐建了教室18間、職工宿舍8間,並捐獻桌椅約150套,為齊亞亞村解決了大問題。村長達卡回憶道,“新學校竣工時,村民們都來參觀,大家圍在一起激動地鼓掌,由衷地感謝中國企業。”學校交付使用後,在中國建材的協助下,贊比亞政府將其納入國家教育系統,一至七年級學生都能享受免費教育。政府還為學校配備了穩定的教師隊伍,老師們都是大學畢業生,教學質量得到保障。
校長艾麗娜是學校發展的見證人。她至今仍記得,學校剛建成時,教材、教具等還不齊全,中國建材的員工們就一樣樣幫忙添置,有一次光是課本就運來滿滿一車。艾麗娜説,“學校裏的兩台筆記本電腦也是中國朋友提供的。電腦不僅能幫助老師們處理日常事務,每當要講解與科技相關的內容時,也可以派上大用場。”
納其特特學校以前只有100名左右的學生,經過4年多的發展,學生已經超過400人,還吸引了不少鄰村的孩子前來就讀。艾麗娜很驕傲,“孩子們非常喜歡在這裏學習。周邊有些村子有自己的社區小學,但是孩子們還是願意到七八公里外我們的學校來唸書。”
除了援建學校,中國建材還在村子裏建設了醫院、太陽能照明設施和供水排水系統,並且修建了一條連接當地和盧薩卡南部工業區的公路。“中國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只要見到中國人,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對他們説聲‘謝謝’。”達卡説。
“他們給學生們帶來了希望”
本報記者 程是頡
清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幾個身穿寶藍色長衫校服的學生,正在認真地背誦課文。13歲的女孩哈蒂薩是今天的值日生,她拿着拖把,一絲不苟地打掃着教室。“我們每天輪流值日,希望這裏永遠都和新建成時一樣乾淨、漂亮。”哈蒂薩説。
這裏是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設集團”)援建的友誼學校,位於巴基斯坦北部穆扎法拉巴德地區德哈尼村。幾年前,學校卻是另一番景象。2005年,學校在地震中損毀嚴重,之後多年間,孩子們只能擠在幾間危房中上課,校舍條件糟糕,許多家長甚至不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
瞭解到這種情況,中設集團決定為孩子們建設一座堅固、安全的學校。“我們希望孩子們的安全得到保障,家長們能夠放心地把孩子送進學校。”中設集團巴基斯坦尼魯姆—傑盧姆水電站項目總工程師周貫五説。
經過多次調研勘測,並對設計方案和建材選擇進行嚴格把關,最終建成的新校舍達到了最高的抗震標準。2018年4月,新校舍落成移交。“看到新校園的時候,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哈蒂薩説,同學們非常喜愛這個新校園,教室裏有大家親手繪製的裝飾畫,教室外的空地則種上了花花草草,佈置出美麗的小花園。
友誼學校校長阿茲拉告訴記者,新校舍的落成讓學校的運營逐漸回到正軌,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他説,“這都要感謝中國企業的幫助,他們給學生們帶來了希望。”
哈蒂薩是畢業班的學生,學習格外用功,“未來我想做一名醫生,去大城市看看。”她的妹妹跑上來補充道,“我想做老師,就留在這裏工作。”孩子們紛紛湧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對未來的憧憬。
學校是孩子們走向更大世界的起點。阿茲拉説,人們走出世代生活的村莊,前往大城市工作,更加意識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即使在德哈尼這樣的山村裏,也明顯能感受到家長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也變得更強,對未來有着許許多多的美好期待。
周貫五説,在承建巴基斯坦基礎設施項目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還積極開展對當地僱員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人才。而另一方面,通過建設友誼學校,不僅助力當地教育水平提升,為巴基斯坦的工業化進程打下牢固的人才基礎,同時也將中巴友誼的美好故事傳承下去。
目前,友誼學校有175名學生和9名老師,現有的12間新校舍最多可容納約400名學生。學校正在計劃擴大教學規模,嘗試納入初中階段教育,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讀書。“在這裏,我們不僅傳授知識,還希望能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幫助他們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阿茲拉説。
“解決在線上課硬件設備不足問題”
本報記者 劉 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甘榜沙哇國民小學開始實行遠程教學。但因為缺乏硬件設備、老師家長不擅長操作等原因,學生們漸漸地跟不上學習進度,有的甚至就此輟學。得知這個消息後,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下屬的埃德拉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德拉公司”)積極為學校捐款捐物,幫助學校渡過難關。
甘榜沙哇國民小學六年級英語老師卡米莎説:“這筆資助及時幫助我們解決在線上課硬件設備不足問題,也幫助學生們跟上課程進度。”
這些對當地小學的援助屬於“埃德拉助學計劃”的一部分。埃德拉公司的電廠多數分佈在馬來西亞的三四線城市或鄉鎮地區,當地民眾大多收入不高,用於教育的經費也很有限。學校若要開展課外活動或添置器材,往往需要向家長收費或向公眾募捐,一些孩子迫於經濟壓力早早輟學。
注意到這種情況,埃德拉公司發起了“埃德拉助學計劃”。每年學校進入年終假期前,森美蘭、馬六甲、雪蘭莪和吉打等4個州的電廠會為周邊的小學捐款3000至6000林吉特(1林吉特約合1.5元人民幣),用於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同時,五年級學生每人都將獲得一個書包和一張價值120林吉特的購物券,用於購買鞋子。埃德拉公司希望,給孩子們準備新學年學習用品可以幫助當地家庭減輕負擔,同時也鼓勵學生們繼續努力學習。
每年的捐贈活動是當地小學生最期待的活動之一。這天,孩子們會換上節日盛裝,用歌舞表達心中的感謝。馬六甲州益智華文小學的學生諾達米雅開心地説:“我很高興收到這些禮物,這讓我學習更有動力,我會爭取在明年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除了針對小學的援助外,埃德拉公司還在馬來西亞一些大學設立獎學金,為低收入家庭的優秀大學生提供幫助。招聘時,公司也會優先考慮獎學金獲得者。目前,已有數十位獎學金獲得者在畢業後進入了埃德拉公司工作,沙迪斯古瑪就是其中一員。
沙迪斯古瑪畢業於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大學,2020年進入埃德拉公司工作。對他而言,獲得獎學金既是對自身努力的肯定,也給了他一份未來的希望。“在中國企業工作,我每天都在累積經驗、提高技術。未來,我希望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沙迪斯古瑪説。
中廣核2015年通過收購埃德拉公司正式進入馬來西亞能源市場。多年來,中廣核在馬來西亞發展了多個項目,其中,吉打太陽能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5萬千瓦。在助力馬來西亞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中廣核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當地的教育事業發展。截至目前,“埃德拉助學計劃”受益學生已超過2.6萬名。
“感謝中國企業對我們教育事業的支持”
本報記者 周 輖
“高温天氣即將到來,今天我們向同學們講解一些夏日防火的注意事項”“開齋節就要到了,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一些節日食品和文體用品,提前祝大家節日愉快”……
伊拉克米桑省中部的布澤幹小學,每年都會舉辦幾場盛大活動。活動期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中海油伊拉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健康安全環保部主管伍東和同事們來到學校,為同學們帶來玩具、書本、食品,並講授有關消防安全、防雷防蛇等知識。如今,他們已經成為孩子們的老朋友。每每舉辦活動,寬闊平整的操場上,伊拉克小朋友們早早就整齊排列,翹首等待。在中國朋友的指導下,大家一起開展活動和遊戲,歡聲笑語在校園上空迴盪。
成立於2005年的布澤幹小學是伊拉克米桑油田範圍內唯一的小學,招生範圍覆蓋布澤幹、阿布等周邊村莊。自2011年起,中海油伊拉克公司開始參與伊拉克米桑油田的開發,為油田增產提供助力,也開始了與布澤幹小學的不解之緣。
時任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公共關係部經理劉鵬飛回憶説,參與油田開發後不久,相關人員便通過走訪瞭解到學校當時面臨的困難——校舍破敗、桌椅殘缺、部分牆面出現裂縫,孩子們只能躲在一面牆背後上廁所……
為幫助學校解決這些問題,2012年,中海油伊拉克公司用半年的時間對學校基礎設施進行翻修加固,並修建了設施完備的廁所和籃球場。2013年4月,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將油田項目使用的電網引入學校,學生們終於可以方便地使用電燈和電扇。隨後幾年,中國企業又陸續對學校周邊的道路進行修整,寬闊的柏油馬路取代了曾經的泥巴路。“不僅孩子們上學的道路得到了極大改善,周邊居民交通出行也都方便了許多。”布澤幹村民阿什拉夫很感慨。
“多年以來,中國企業一直為我們學校提供巨大支持。不僅翻修學校、援建各類設施,每年還不定期舉辦各類慰問活動。”布澤幹小學校長賈巴爾·庫代爾·哈拉夫介紹説,目前學校一共有6間教室、53名學生,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感謝中國企業對我們教育事業的支持。希望伊中兩國友誼長存!”哈拉夫表示,中國企業的幫助讓學校師生備受感動。“我希望長大後在中國企業工作,做一名石油工程師,建設家鄉,為促進伊中友誼作出貢獻。”學生艾哈邁德説。
米桑油田聯合作業部門總經理伊瑪德·侯賽因·賽義德説,中國朋友不僅幫助當地油田實現了生產上的飛躍,還捐贈了兩所小學、將多餘的發電量輸入當地電網、共享水處理設備、提升道路基礎設施等。“中國企業的到來有力促進了伊拉克石油配套產業的發展,也為增進當地民生福祉作出貢獻。”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23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