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11月份,意味着2022年已進入收尾階段,汽車市場進入篩選階段。造車新勢力你追我趕,交付量卻出現起伏不定,極氪和問界輕鬆破萬,小鵬和零跑呈現低迷態勢。預備隊中,百度發佈限量款車型率先量產,小米汽車仍未量產,華為還沒親自下場,留給後來者的機會越來越少。
10月份銷量數據顯示,哪吒、問界、極氪、蔚來、理想、零跑、零跑、小鵬、嵐圖的銷量分別為18016輛、12018輛、10119輛、10059輛、10,052輛、7026輛、5,101輛、2553輛,同比分別增長122.23%、*、*、174.31%、31.42%、92.28%、-49.68%、154.00%;1-10月累計銷量分別為129206輛、57750輛、49593輛、92,493輛、96,979輛、94628輛、103,60輛、16172輛。
從銷量來看,排在前五的車企,都是月銷過萬,哪吒距離2萬輛只有一步之遙。排在前三的車企中,有兩個是新面孔極氪和問界,不僅蔚小理掉隊了,連勢頭強勁剛完成IPO的零跑,也是出現後勁不足,小鵬汽車更是不堪,已連續三個月不過萬,讓起伏不定的新能源車市更加撲朔迷離。
榜單座次交替領先
造車新勢力這個隊伍,以蔚小理最具代表性,2022年之前基本是三者排在前列,之後哪吒和零跑為了募集資本,開始不斷髮力,成為兩匹黑馬,一度超越蔚小理,如今哪吒依舊遙遙領先,零跑卻是滑入萬輛以內。
哪吒汽車10月交付18016台,同比增長122%,已連續28個月同比增長。2022年累計交付129206台,同比增長161%。其中,哪吒U車系交付6295台,同比增長115%,哪吒V車系交付11721台,同比增長126%。
哪吒汽車今年銷量目標是15萬輛,按照目前節奏來看,可以説是大概率事件,只不過IPO卻鳥無音信。哪吒銷量主要來自哪吒V,哪吒S要到11月才開始啓動交付,加之出海計劃實施,屆時哪吒會不會成為首個月銷過2萬的新勢力品牌?
相對哪吒來説,AITO問界更讓人咂舌,從今年3月開始交付,已攀升至第二寶座,並連續三個月單月交付破萬,10月交付12018輛,7個月累計交付57750輛。AITO問界表現比哪吒要更驚豔,問界M5、M7完成了混動和純電雙賽道佈局,問界M5 EV已陸續開啓交付。
AITO問界在坐穩位置同時,也讓人見識到了華為技術的號召力,這也無怪乎王興不看好BBA,而是稱“接下來兩三年就要看‘理蔚華’了”。其實,不僅業內意識到行業競爭加劇,外界也已經看到這種座次交替,是各品牌之間在快速洗牌。
與AITO問界相似,極氪品牌成長也是出乎意料。去年10月,極氪開始正式交付,今年10月已經月銷破萬。極氪10月交付10119台,今年累計交付55600台,極氪009上市後,將為極氪開拓MPV市場佔有率和銷量。
老玩家承壓
隨着新玩家陸續逆襲,老玩家開始承壓,蔚來、理想仍能破萬,小鵬汽車已開始掉隊。
蔚來10月交付10,059台,同比增長174.3%。1-10月,蔚來累計交付92,493台,同比增長32%。至此,蔚來新車已累計交付259,563台。同時,蔚來ET7已在挪威、德國等歐洲五國市場開啓交付。
蔚來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困擾,銷量一度跌出前列,也從萬輛俱樂部出局。進入下半年之後,這種低迷的局面才有所改觀,但是受到防疫要求,蔚來汽車交付又開始出現交付延緩現象,有媒體報道稱蔚來位於合肥的兩座工廠相繼停產。
理想汽車10月交付10,052輛,同比增長31.4%,今年累計交付96,979,歷史累計交付量221,067輛。理想L8已開始交付,緩解了理想ONE的困境。相對理想汽車快速逆轉局面,小鵬汽車已是三連降。
小鵬汽車10月交付5,101台。其中,P7交付2,104台,P5交付1,665台,G3i交付709台,小鵬G9交付623台。今年1-10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已突破十萬台,達103,654台,同比增長56%。
從7月開始,小鵬銷量便開始下滑,銷量已連續三個月不過萬,僅比嵐圖汽車稍好一點,銷量不佳同時,在資本市場也是拉響了警報。與理想L8和L9不同,小鵬G9並未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P7和P5雙雙下跌。
2022年,小鵬銷量目標是確保25萬輛,衝擊30萬輛。然而,10個月銷量剛過10萬輛,按照這個節奏,完成目標是不可能完成任務了。高開低走,小鵬汽車是在洗牌中被放棄的那個?
零跑汽車10月交付7026台,在港交所順利IPO後,零跑完成了零跑C01上市發佈,首發無電池包CTC技術,3.66秒零百加速,續航高達717km,上市之前新車訂單已超10萬個。零跑一度站在榜單第二位,如今卻是被擠出前五。
按理説,受到資本市場追捧,零跑應該是趁勢而上,卻是逆流而下,非常不合常理。相對各品牌座次不斷交替,嵐圖汽車則是相對穩定,雖然連續三個月銷量過兩千,但是相對極氪和AITO問界來説,則是遜色不少。
相對比亞迪和特斯拉來説,造車新勢力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但是座次交替領先,可以看出潛力讓人期待。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背後,消費者對新車的認知也在變化,不再滿足於新鮮和好玩,而是注重智能生態的體驗,更具有產業優勢的華為、吉利等老玩家開始發力,可能會改變目前格局。
同時,銷量座次不斷變換,也讓人看到產業鏈的重要。蔚來、埃安開始自研電池技術,大眾、本田也在進行電池領域佈局,不斷能降低電池成本,還能保證供應量。最後2個月,除了最終銷量排名還存在懸念外,誰會最快突破2萬輛,也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