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登一席話,G7盟友心涼涼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新華社】;

七國集團領導人24日召開視頻會議討論阿富汗局勢。會後不久,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方正努力爭取在8月31日前完成撤離行動,全然不顧英法等國對延長這一期限的要求。除了撤離時間問題,在阿富汗難民問題上,美國也與盟友們分歧巨大。

分析人士指出,阿富汗危機讓七國集團“很受傷”。雖然這次會議七國依然共同發聲,但其內部裂痕卻越來越深,盟友們對美國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

分歧一:撤離時間

撤離問題是此次會議的重點議題。會後發表的聲明説,七國集團對阿富汗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剋制,確保阿富汗人和在阿外國人的安全,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當務之急是確保七國公民以及過去20年來與七國合作的阿富汗人安全撤離。

8月24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倫敦出席七國集團領導人視頻峯會。新華社發(英國首相府供圖)

據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法國總統馬克龍會前都要求美國延長單邊做出的8月31日完全撤離的決定,以確保所有外國公民和曾支持北約行動的阿富汗人撤離。但他們並沒有等來期待的答覆。拜登24日在白宮發表講話時説,美國的目標是在8月31日前完成從阿富汗撤離的行動。

拜登今年4月宣佈,駐阿美軍5月1日開始撤離,9月11日前完全撤出。7月他又表示,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將於8月31日結束。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進入並控制喀布爾,宣佈“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

美國《紐約時報》在報道中説,此次會議在跨大西洋同盟關係處於緊張的時刻召開,英國等其他盟友因美方缺乏與其在撤軍時間和策略上的協商而倍感挫折。

德國聯邦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諾貝特·勒特根説,阿富汗行動的失敗恐將對德美關係產生廣泛後果,這是“道德和政治上的失敗”。他認為,美國沒有與盟友共同進退, 美國本至少可以在撤離行動上與盟友合作,美國單方面設定的8月31日前完成撤軍的目標不合理,導致了阿富汗危機。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日前接受法國《星期日報》採訪時説,法國已要求美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確保僑民和生命受威脅的阿富汗人的撤離工作能夠完成。他認為美國在撤離問題上和盟國的協調應更加有效。

分歧二:難民問題

這張8月24日拍攝的屏幕顯示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美國不僅在撤離期限上一意孤行,讓歐洲盟友們心灰意冷,還在難民問題上與歐洲國家存在巨大分歧。不少歐洲媒體指出,美國推卸責任的做法讓盟友難以接受。

意大利《防衞報》網站刊文説,在拜登的表態中,只有那些為美國工作且無犯罪記錄的阿富汗人可以入境美國,這意味着美方接收難民的數量將十分有限,絕大部分人員將由歐洲國家接收入境。美方的行為在阿富汗人民遭受的苦難和歐美良好的盟友關係面前不可接受。

2015年,來自敍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戰亂地區的數以百萬計民眾湧入歐洲國家,引發歐洲“難民危機”。如今,阿富汗危機造成的大量難民外溢讓歐洲國家再次憂心忡忡。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客座研究員埃菲·佩達柳指出,這一次,阿富汗難民很快又將成為歐洲的問題,歐洲又處於“毫無準備”的狀態。

意大利前總理、歐盟委員會委員保羅·真蒂洛尼敦促有關各方儘快拿出方案應對阿富汗難民問題。他説,在難民議題上不能再找任何藉口,必須儘快找到多數國家同意的解決方案。

歐洲謀求自主

阿富汗危機加劇了歐洲盟友對美國的不信任,也引發其謀求戰略自主的反思。

8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記者會後交流。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日本《朝日新聞》24日的評論文章指出,阿富汗政府垮台使歐洲各國對拜登政府的不信任感加深。美國的長期戰略和所謂的“美國方式”遭到質疑,美歐出現不和。此次事件給歐洲帶來不小的衝擊,可能對美歐的中長期關係產生影響。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德國前駐美大使沃爾夫岡·伊申格爾表示,對歐洲來説,真正的教訓是“我們真的想永遠完全依賴美國的能力和決策嗎?還是歐洲終於可以開始認真考慮成為一個可靠的戰略行動者?”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近日表示,阿富汗局勢和撤離的混亂局面表明,歐洲需要發展獨立於美國的、自己的軍事能力。“歐洲人沒有選擇,我們必須自行組織來面對這個世界。”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記者:王慧慧 許鳳 唐霽 劉芳 張遠 周嘯天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