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走基層 多元解糾紛
本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吳凰匯
近年來,防城港市兩級法院以滿足人民羣眾多元司法需求為立足點,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探索特色司法服務品牌,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推動訴源治理新實踐,打造具有防城港特色的多元解紛機制。
“一村一法官”全覆蓋
“聽説有法律問題可以直接在社區聯繫到法官,這是真的嗎?”近日,東興市中山社區接到居民周某的法律諮詢,負責該社區的法官吳祖環隨即到現場進行解答。
這是防城港市兩級法院“一村一法官”工作的剪影。各轄區法院結合當地實際,指派法官包片到村屯社區,負責為當地民眾提供法律諮詢、調解矛盾糾紛、開展巡迴審判、深入村屯排查、聽取社情民意、指導人民調解、普及法律知識等服務。
其中,上思縣法院指派23名法官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全縣90個行政村(社區)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東興市法院指派35名幹警分別深入東興市轄區41個行政村及社區,力求做到聲聲有回應、事事有着落;防城區法院全院幹警分成7個工作小組到防城區161個村(社區)開展法律服務工作;港口區法院指派12名法官為港口區41個村(社區)提供法律諮詢、調解指導等司法服務。
防城港市各行政村(社區)實現“一村一法官”全覆蓋。法官當好普法宣傳員、法律諮詢員、糾紛調解員,主動融入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實現羣眾呼聲早聽到、矛盾糾紛早化解、羣眾合法權益早維護,暢通了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
特色法庭強服務
看到港口區法院工業巡回法庭的法官再次來企業走訪,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總經辦法務張暉非常高興:“這些法官經常走訪我們公司,幫助解決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報酬標準等法律方面的問題。”
防城港市兩級法院依託基層法庭,積極推動“海邊山”特色司法品牌建設。實踐中,東興市法院在原有中越商事糾紛特別巡回法庭的基礎上,設立中越跨境金融消費糾紛雙語調解室,加強跨境金融消費維權工作;防城區法院設立江山旅遊法庭,管轄江山鎮轄區內的各類民事糾紛,特別是旅遊消費糾紛;在華僑聚居地十萬山瑤族鄉設立僑鄉巡回法庭,以大菉法庭為牽頭單位,聯合該鄉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人調委、華僑林場、社區、村委會等11個單位和組織組成調解成員單位,及時有效化解歸僑及當地羣眾的矛盾糾紛;港口區法院設立了工業巡回法庭,推出“一企業一法官”工作機制,定期派法官深入企業。
對於法官而言,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巡迴辦案,早已成為他們工作中的一部分,這些各具特色的法庭正在發揮前沿陣地的作用和功效,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
訴調對接聚合力
近日,在防城區法院特邀調解員“寶哥”的主持下,原告某銀行與被告吳某某、項某某等人達成調解協議,法院作出司法確認裁定書。當事人感慨:“沒想到還沒立案就能把糾紛化解,真是太方便了。”
防城區法院返聘退休法官許德寶作為調解指導員,負責指導多元化糾紛調解、處理涉訴信訪等工作。揭牌成立“寶哥調解工作室”僅一週時間,“寶哥”就成功調解了6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訴訟標的共計170多萬元。
防城港市兩級法院健全訴調對接機制,在本轄區工商行政管理局、交通警察大隊、鄉鎮或街道辦司法所等部門設立訴調對接中心,加強訴前調解,積極推進訴源治理。全市兩級法院還積極搭建平台,推動法院為主導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市中院特邀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電力行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保險行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為特邀調解組織,邀請23名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為特邀調解員進駐訴訟服務中心,共同推動矛盾糾紛訴前化解。
羣眾的司法需求在哪裏,法院的司法服務就跟到哪裏。今年上半年,該市兩級法院通過多元解紛機制調解糾紛214件,為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探索了有益經驗。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