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前幾年帶大女兒時信奉“獨立育兒法”,早早地讓孩子和自己分牀睡,之後經過學習才發現原來自己做錯了,太早和孩子分牀睡,不僅不利於孩子獨立,還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經過反思,在陪伴小女兒長大的過程中,就會調整自己的做法,多給孩子愛和依賴,不再繼續犯錯。
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那些能夠教育出優秀孩子的父母,無一不是懂得反思和學習的父母。
父母懂得反思和學習,就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觀念和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對父母自己來説,也是二次成長。
缺乏自我反思能力的父母,通常有這樣錯誤的教育觀念:
覺得父母天生就是高於孩子的,不管怎樣對待孩子都不為過;
不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正確,看問題只看表面。
於是我們會看到,孩子染上網癮,父母把孩子送到強制戒除網癮的地方關着,忍心讓孩子承受毆打、電擊之苦;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父母只會一味地責罰、逼迫孩子,從不會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心理學家塞德茲説:
“人如同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黏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無數案例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幾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如果孩子沉迷遊戲,請想想是不是自己對孩子陪伴和關愛太少,孩子缺乏温暖和情感交流;
如果孩子學習不自覺、磨蹭拖延,請想想自己是不是對他的催促、包辦過多,沒有讓他學會自我管理;
如果孩子愛撒謊,請想想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犯錯時反應太強烈、責罰過重;
如果孩子不愛閲讀,痴迷電子產品,請想想自己是不是平時從不看書,只會盯着手機······
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家長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自我反思,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走入誤區、是不是給孩子做了不好的示範。
父母通過反思和學習,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克服自己的控制慾、佔有慾,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的觀念,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所謂育兒先育己,説的正是這個道理。
曾經有一句很經典的話,道出了無數孩子的心聲:
“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而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不管是幾十年前的父母,還是如今的父母,很多都缺乏自我反思能力。他們往往直接由着自己的性格、直覺,或是按照自己曾經被對待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很傷人的言行,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並影響了他以後的人生。
這個問題,連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傅雷都未能避免。
傅雷四歲喪父,他的二弟一妹,因母親出外奔走,家中無人照顧而死。
母親只剩長子傅雷,對他管教極其嚴厲,背書背不出就打。他曾用“只見愁容,不聞笑聲”來形容自己的童年。
童年痛苦的經歷,母親嚴苛的管教,造成他孤僻易怒的性格。做了父親之後對孩子的教育也極其嚴格。
當傅雷年歲漸高,回憶自己對孩子童年時期的態度,常常陷入愧疚與自責中。
他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説,自己每天都會因為穿衣吃飯的小事,衝兒子發脾氣。
“在你穿衣服上學的時候我責罵你,因為你洗臉時只在臉上抹了一把;你沒有擦乾淨你的鞋時我又對你大發脾氣;你把東西不小心掉在地上時我又對你大聲怒吼。 ”
“吃早飯的時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錯處:你把東西放在地上,你吃東西狼吞虎嚥;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在麪包上塗的奶油太厚。 ”
“昨夜一上牀,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憐的孩子,怎麼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麼相似呢?”
一直以來對兒子冰冷嚴苛的傅雷,反思過後變得無限慈愛和温柔,無微不至地關愛兒子的生活,深情地教育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做藝術。這才有了那本充滿濃濃父子情的《傅雷家書》。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會受自己以往經歷的影響的,尤其是童年經歷。
童年如何被自己的父母對待,長大了就非常容易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即便是自己當時非常排斥的、受到了傷害的做法。
曾看過一個網友發的帖子:
“我孩子自己滑倒了,把他的牛奶麥片潑了一身,地毯上也是。
我沒有衝她大喊大叫、怒氣沖天。我把她扶了起來,幫她換了一身衣服,然後她幫我一起把這裏都收拾乾淨。
全過程沒有淚水,沒有羞恥、沒有喊叫。
我父母在這情況下會衝我喊叫,會收拾我湊我。我拒絕讓自己變成那樣。”
懂得反思的父母,才不把自己童年時期的憤怒、委屈、難過帶到新一輪的親子關係中,讓孩子承受自己同樣的傷害。
當父母開始覺察自己的內心,尋找自己情緒的來源,懂得換位思考,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會少一些心理陰影,身心發育更健康、性格發展更完善,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好。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懂得自我反思和成長,才是教育孩子的終極秘訣。
來源丨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