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離開中國,外界從聯合聲明中揣摩中美關係新信號

【環球時報記者 蕭達 青木 陳欣 柳玉鵬】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17日結束中國之行,18日,中美就應對氣候危機發表聯合聲明。除了聯合聲明,中方主要談判人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告訴媒體,會談的另一個重大成果是,重啓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對話合作渠道。在雙方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兩國罕見展現出合作姿態,讓世界輿論稍稍舒了一口氣。“氣候外交能成為緩和中美緊張關係的新‘乒乓外交’嗎?”外媒緊接着拋出的這個問題,可以解讀為外界對中美和解的期待,也可以理解成對這種可能性的疑慮。因為就在克里作為拜登任內的首位高官訪華時,美國並沒有停止對香港問題説三道四,還在美日首腦會晤之後的聯合聲明中寫入不少涉華消極內容。美日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引起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美日表明嚴正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7日説,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堅決捍衞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中美都做出積極評價

克里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上週在上海進行兩天的閉門會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6日在北京通過視頻方式會見了他。當克里17日結束訪華行程時,香港《南華早報》稱,雙方似乎都不熱衷於宣揚這次受到密切關注的訪問,迄今沒有發表任何公開聲明來説明訪問細節、討論了什麼以及取得什麼成果。“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合作的機會之窗正在收窄。”

這種失望之情反映出外界的期待。18日,中美發表應對氣候危機的聯合聲明後,各大外媒很快報道了這一消息。路透社稱,中美表示“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這既包括強化各自行動,也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等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

美聯社報道説,中美會晤之際,世界正在為11月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峯會做準備。峯會目的是重啓全球努力,將平均氣温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限制在1.5攝氏度。聯合聲明稱:“中美將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及其後,繼續討論21世紀20年代的具體減排行動,旨在使與《巴黎協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

中美雙方都對此次會晤給予正面評價。中國生態環境部稱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進展,達成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重啓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渠道。18日上午,克里在他的下一站韓國首爾接受採訪時説,這份聲明的措辭是“有力的”,美中就“我們必須向何處去的關鍵問題”達成一致。

“在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發生衝突之際,美中罕見展示合作姿態。”《華盛頓郵報》這樣評論道。綠色和平組織高級氣候顧問李碩對英國《金融時報》説:“在我看來,這是政治允許範圍內的最積極結果。在上海會晤之前,還無法確認雙方能達成這種共識。”

不少媒體注意到克里訪華的時機——距美國主辦的全球氣候變化視頻峯會開幕只有一週時間。《紐約時報》稱,克里訪問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一大目的,是為全球氣候變化視頻峯會爭取支持。拜登已向包括中國領導人在內的世界40位領導人發出邀請。根據美國國務院發佈的信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當地時間19日發表演講,闡述應對氣候變化如何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議題,以及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領導角色如何為美國人帶來更多繁榮。

美聯社稱,美中合作是全球遏制氣候變化努力取得成功的關鍵。目前尚不清楚克里的中國之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兩國合作。中美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均期待4月22日至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峯會。

“我們非常希望他(習主席)能夠參加。”英國《衞報》報道説,克里18日在首爾表達了這樣的期待。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告訴美聯社,中方已經收到拜登總統給習近平主席發來的與會邀請,正在積極研究。“中方將在會上發出積極的信號、合作的信號、負責任的信號。因為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嚴重缺乏互信,勢必將制約氣候問題合作深化

氣候外交能成為緩和中美緊張關係的新“乒乓外交”嗎?提出這個問題的BBC説,前美國能源官員戴維·桑德羅認為,美中若能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可為兩國與世界帶來巨大利好。“即使是在冷戰的高峯期,美蘇也就公共衞生與軍備控制問題展開合作。”

但美國的一些做法令外界為中美的合作氛圍感到擔憂。《紐約時報》稱,即便是16日美中兩國氣候事務特使正在會面,美國國務院仍發表聲明,嚴厲批評香港法院對黎智英等人的判刑裁決。同一天,對於美日首腦在會晤中將對抗中國作為主要議題,中國發出不要勾連消極對華的警告。

《華盛頓郵報》報道説,美日在聯合聲明中炫耀兩國“不可磨滅的”同盟關係,並提到“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此外,聲明還對釣魚島、涉港、涉疆、南海等問題表達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7日表示,美日嘴上鼓吹“自由開放”,實則拉幫結夥搞“小圈子”,煽動集團對抗,這完全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只會讓世人越來越看清“美日同盟”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的本質和圖謀。

《南華早報》報道稱,樂玉成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警告,美國國內將比賽對華強硬作為“政治正確”的不良風氣很危險,會把中美關係帶入歧途,把世界引向災難。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他告誡美國不要打“台灣牌”,這是一張危險的牌。“一箇中國原則是中國的紅線,我們絕不允許‘越線’行為。”樂玉成説,中方永遠不會允許台灣“獨立”。

布林肯、克里等美方官員都曾表示,他們準備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與中國合作,但不會在其他問題上對中國妥協。對於這種態度,《紐約時報》稱,曾擔任中國氣候談判代表顧問的能源基金會中國區總裁鄒驥最近在一份中國外交政策期刊中寫道:“中美之間如果嚴重缺乏基本的戰略和政治互信,勢必會制約在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的深化。”

一邊主動提議舉行美俄峯會,一邊揮舞制裁大棒,美國對俄羅斯的外交邏輯和對華的如出一轍。此前,拜登也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全球氣候變化視頻峯會。俄新社18日報道稱,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普京尚未決定是否出席。“我們首先需要仔細分析峯會如何舉行、誰以及以什麼順序發言、由誰主持、結果將如何等信息。”

“美國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

在上海的氣候變化問題會晤中,克里提出中國的煤炭消費問題。美聯社報道稱,克里説他和中方官員就如何加快全球能源轉型進行了大量討論。“我從不迴避表達我們的觀點,那就是在世界各地減少煤炭使用勢在必行。”《衞報》稱,克里解釋他不是要指責別人,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需要做出行動”。

中方已宣佈將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國之聲”説,就在克里訪華時,中法德領導人舉行了視頻峯會。習近平在會上説,這個目標意味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中方言必行,行必果。”他同時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不應該成為地緣政治的籌碼、攻擊他國的靶子、貿易壁壘的藉口。

德國《標準報》報道稱,樂玉成説,這個目標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説很不容易。有些國家要求我們把時限再提前,這不現實。中國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在應對氣變方面處於不同階段,就好比中國還是小學生,美國和有關發達國家已經是中學生了,現在要求小學生和中學生同時畢業,這是拔苗助長。

美國沃克斯新聞網評論稱,目前,中美是世界兩大温室氣體排放國。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才是全球變暖最大的罪魁禍首。在被問到“對於美方應加倍彌補過去‘退羣’造成的損失,有何具體建議”時,樂玉成説,美國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在應對氣變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轉型,真正發揮示範作用,而不是一味指責、甩鍋中國。

責任編輯:曹義_077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31 字。

轉載請註明: 克里離開中國,外界從聯合聲明中揣摩中美關係新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