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眾志成城丨口罩“專班”、“戰時”機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樣完成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困難集中體現在武漢,解決難題要靠全國。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制作推出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9月5日播出第四集《眾志成城》——人民的同心力量,國家的制度優勢,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鬥爭中充分彰顯。

疫情初期,醫用防護物資嚴重短缺。武漢的關鍵物資供應一直處於“有缺口的平衡”狀態,最緊張時,幾乎已今不保明、朝不保夕。為了省下一套防護服,醫護人員們少吃少喝,不吃不喝,一個班就幹十幾個小時,累了就在紅區裏休息一會兒。

決不能讓白衣戰士,因為防護物資不足而被感染。

從1月下旬到2月,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強化醫療物資的供應保障,緊缺物資要進行統一調撥,優先保障重點地區需要。

成立“口罩專班” “戰時”機制高效運轉

2月1日至2月7日,中央指導組要求每天調入武漢2萬隻醫用N95口罩。而此時,全國N95口罩的日產量只有10萬隻。

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國家發改委17個司局參與,成立“口罩專班”,建立起高效運轉的“戰時”機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司副司長 李忠娟:全委齊動員,問題不落地,三個小時司局長層面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給委領導,由委領導出面協調解決。

2月初的一天,為了調集1000只醫用N95口罩,“口罩專班”的同志,從下午開始協調,電話一直打到凌晨2點,終於解決了問題。

“口罩專班”不只調度口罩。企業復產、擴產過程中遇到的用工、原材料、口罩機、資金、運輸等問題,“專班”都協調解決。

1月25日,全國口罩日產量只有800萬隻,缺口極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口罩產量開始逐步上升。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

2月29日,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隻,是一個月前的15倍。又過了一個月後,全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3億隻。

“質量輔導專班”幫助企業快速轉產

在武漢主戰場上,一天所需防護服的“底線”是1.25萬套。最緊缺時,全國所有儲備都不能滿足武漢一天的需求。

新興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502廠,這家有90年曆史的生產軍需品的企業,可以轉產。

生產一套防護服,需要40多道工序。工信部調來原材料,有關部門採用“質量輔導專班”方式,幫助企業快速掌握生產工藝和檢測要求。推進轉產,不是以天,而是以小時、分鐘來計算。

工業和信息化部特派工作組成員 唐和義: 有一次,在生產當中,由於當時膠條的供應,十分緊張,即將面臨停工的風險。我們立即協調,並與膠條企業共同協商,從當天的產量中,調集了部分產品, 然後由專人“打飛的”運到企業。

進入3月之後,新興際華集團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達到14萬套,產量佔全國醫用防護服的40%。

風雪中接力!全國累計向湖北交付負壓救護車近700輛

負壓救護車也是抗疫急需的重要物資,被稱為“移動的大號N95口罩”。2月5日,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大量患者需要轉運。中央指導組提前部署,十天之內,給武漢交付200台負壓救護車。而2019年,我國負壓救護車的年產量只有50台。

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兜底採購,戰“疫”時期的特殊措施 。工信部向多家重點汽車生產企業發出生產任務函。對企業來説,最難處是負壓救護車最重要的部分負壓隔離艙,沒有現成的。

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瑞: 我們的物流卡車司機蹲守了一天一夜,一直等到凌晨1點多,第1批30個負壓設備零件,然後連夜再從山東開到無錫。無錫工廠裏面,我們的工人也是在這邊連夜等待,零件一到馬上裝車。

底盤不夠直接拆了成品車,高價購買零部件,向供應商提前支付貨款,接到任務的汽車生產企業幾乎窮盡手段。負壓救護車生產出來了,可是,北方地區卻下起了大雪,運輸成了新難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 陳克龍: 湖北、遼寧、河北、天津、河南、湖南這五省一市的交警在風雪中接力,交警一路護送(負壓救護車)到了湖北。

全國累計向湖北交付負壓救護車近700輛,確保了當地各個時間節點安全運轉病人的需求。

在奇蹟的背後

是中國所擁有的世界上最完整工業體系提供的有力支撐

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