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説得好: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關係!
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親人之間還時常因為利益反目成仇,更別説國家之間了。
從1996年到2018年,整整十二年時間,裏海周邊五國再加上一個美國,圍繞着裏海進行了漫長的“拉鋸戰”,幾國爭議的焦點很奇怪:“裏海究竟是海還是湖”!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裏海是“湖”還是“海”
據《地理大辭典》定義: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從這個定義來看,裏海是湖沒錯了,但一個湖為什麼要起“裏海”這麼一個誤導性強的名字呢?
這主要是因為裏海面積大的不像一個湖,而且其與海洋有着非常相似的生態系統。
其實在一萬多年前,裏海還真的是海,它屬於地中海的一部分,後來是因為地殼運動才從一個“海”變成了一個“湖”,所以裏海至今仍與地中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但“好漢不提當年勇”,不管裏海當年是不是海,它現在就是一個湖。
這個毋庸置疑,長久以來也沒有哪個國家對此提出過質疑,就連與其接壤的五個國家都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驚現”油氣資源
二十世紀末,勘探隊在裏海發現了大量油氣資源,儲量之大甚至有可能改變二十一世紀的能源格局!
原來無人問津的裏海成了“香餑餑”,尤其是沿海五國,鬧得最兇!
與裏海接壤的五國分別是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
五國之前並不看重裏海,所以並沒有明確劃定裏海的歸屬,只是習慣意義上將裏海視為俄羅斯和伊朗的內陸湖。
裏海發現油氣資源後,五國坐不住了,紛紛要求重新劃分各國在裏海的勢力範圍,由於油氣資源分佈不均勻,所以五國中有的國家稱裏海為“湖”,有的國家稱其為“海”
之所對“湖”和“海”這麼在意,是因為按照《國際海洋法公約》,如果裏海是“海”,那麼周邊的國家只擁有與其接壤的十二海里的管轄權,如果裏海是“湖”,那麼五國可以共享裏海資源!
正當五國爭論不休時,美國來“插了一槓子”,堅稱裏海是“海”,這裏面怎麼看也沒有美國的事,美國為什麼要橫生枝節呢?
原因很簡單,美國要推動世界能源多元化,幫阿塞拜疆爭取利益最大化,阿塞拜疆周邊海域的油氣資源最豐富,如果裏海按“海”來定義,阿塞拜疆無疑獲利最大,屆時美國可一舉扭轉對中東的能源依賴!
俄羅斯和美國為競爭對手,一見美國插手,立即明確表示:裏海是湖,裏海的資源由周邊五國共享。説白了就是沒你美國什麼事,別什麼熱鬧都往上湊!
爭議落下帷幕
從1996年開始,六國圍繞着裏海爭議不休,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整整過了十二年都沒爭議出什麼結果,俄羅斯一看這不行啊,再這麼扯皮下去,裏海的資源誰也無法開採。
於是,由俄羅斯發起,裏海周邊五國在2018年8月12日簽署了《裏海法律地位公約》,公約規定:裏海沿岸國家海岸線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為該國領海,領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為該國專屬捕魚區,其他水體以及這些水體的漁業資源將由裏海沿岸五國共同擁有。
同時公約明確規定裏海禁止域外軍力介入,這其實就是明確將美國拒之門外。
至此,這場延續十二年的“湖”、“海”之戰落下了帷幕,裏海周邊五國對這個結局還比較滿意。只是美國心裏就不是那麼舒服了。
小結
當利益足夠大,大到可以影響一個國家時,再談“情義”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一個國家要為它境內千千萬萬的人民負責,要為他們爭取利益最大化。
就像美國之所以“厚着臉皮”插手,是因為如果它得逞,將一舉扭轉能源受限於中東的局面,屆時美國國力將大幅度提升,試想一下,還有什麼情義能夠大過這個利益所帶來的誘惑?
所以,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關係,利益決定一切!
參考資料:《裏海法律地位公約》《國際海洋法公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