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中南半島一直就沒有得到過統一? 而我國曆史上也沒統一此地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1.地形。可以看見,中南半島的地形只是不利於黃線方向的戰爭,而對紅線方向的戰爭基本沒有阻礙,所以半島國家間的戰爭也基本上只發生在紅線方向。同樣的,地形也決定了農業發展:湄公河,湄南河,紅河和伊洛瓦底江的沖積平原滋養着農業人口,也埋下了文明的種子。然而,如您所見,有好多條河谷,每條河谷的人都不一樣,問題來了…


2.文化。越南因為地理上的相近,受中國的文化影響很深,但半島上的其它地域則不然。但是,這並不是説,除開越南北部外處於同一個文化圈的各族就能夠被輕易同化,語言上的隔閡和較少的主體民族人口很不利於征服戰爭的進行。

3.曾經的強權。

高棉帝國。你看,也不是不可能,整個南部平原都被征服了,周邊佔婆這種小國能苟延殘喘完全是托地形的福。但畢竟落後或並不突出的經濟/文化/科技加上低效的政府並不能讓人數上不佔優勢的高棉人統治如此廣大的多民族,多文化疆域,更不用説高棉的軍事實力也並不是什麼碾壓級的存在。所以之後高棉的領土理所應當的萎縮了。


素可泰。橘色部分為素可泰,紅色為高棉,看這局面是不是覺得還有戲?只要素可泰和高棉互相吃掉一個,大一統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然而並不能,一是軍事上二者勢均力敵,二是吃掉與自己體量相近的民族實在太難。


15世紀的中南半島,隨着瀾滄王國,大城王國的崛起,15世紀的中南半島進入到了類似戰國的局面,甚至比戰國更糟,畢竟語言的隔閡客觀存在。然而,戰國總是要被強者終結的。


極盛的吞武裏王朝,也是差不多統一了,但是還是受條件(軍事,文化,行政,科技)所限,沒能長久。之後就是征服了南方的越南和暹羅爭奪中間地帶的無聊故事了,直到歐洲人的到來。


那麼為什麼中南半島一直得不到統一呢

1.北方強鄰

中原政權對中南半島有干涉的動機,這是肯定的,但同時中國遠征軍往往面臨着有心無力的狀況。受地形限制,中國軍隊進入中南半島只有兩條通道:從廣西到越北,從雲南到緬北。然而這兩條路線對後勤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使得中國軍隊的軍事行動往往面臨着風聲大雨點小的困境。儘管如此,中國的軍事存在確確實實在在一些節點上改寫了中南半島的歷史,像是中斷了緬甸統一進程的元緬戰爭或是攪亂了緬甸帝國夢想的清緬戰爭。


2.地方行政

與印度情況類似,近代前不包括越南的中南半島諸國並沒有建立起中國形式的官僚政府,而是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共同體。在這些共同體中,地方諸侯擁有很大的自主性,在統治上很少受到中央的制約。如果説核心地帶的諸侯們還能因文化/經濟/血緣的關係團結在一起,邊緣地區的屬邦就很難説了。

説到邊界,東南亞的諸王國/帝國在近代前都沒有明確的疆界,有的只不過是相互交錯,有時擴張有時收縮的勢力範圍而已。不少小邦國同時向多個宗主效忠,而幾乎所有國家都向中國效忠。這就導致征服戰爭的目標往往是爭奪宗主權,而非民族的遷徙和擴張。

3.緬甸

單論面積而言,緬甸確實建立起中南半島最大的帝國。它(東籲第一帝國)的突然興起和崩潰戲劇化地説明了一個早熟的帝國的命運。1580年的東籲。


從1530起,東籲從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城邦,憑藉着恰當的時機,先進的技術(葡萄牙人的火器),剽悍的民風(相對大城),堅定的意志,優秀的將領,征服一個又一個強敵,建立起空前絕後的大帝國(就東南亞歷史而言),讓諸王之王的名號傳遍四方。就這樣一個帝國,1580年鼎盛,1581年叛亂四起開始解體,到1599年第一帝國覆滅,前後也就用了20年時間。黃色部分為叛亂初期東籲王權所能實際掌控的大致區域。這次波瀾壯闊的大叛亂換算成中國版本大概就是把七國之亂換成七十國之亂,讓漢景帝過把癮。


除開上文討論過的通用因素,這次東籲的失敗也有些具體原因:1.緬甸自身不穩,民族上撣族根本不買緬族的賬,東籲諸侯也是離心離德,就連莽應裏的叔叔也起來反叛他,後來不堪重負的農民也紛紛起義。2.大城等屬邦自治地位太強,作為獨立政治實體,他們隨時都有資格擺脱緬甸的控制。3.莽應裏極其糟糕的平叛策略。後來莽應裏的子孫還算爭氣,重新統一了緬甸。於是東籲和大城平行發展,直到150年後貢榜王朝崛起,再次滅了大城,重演了170年前的歷史。不過這次破碎大一統夢想的不是叛軍,而是清朝和一個華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