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現在家庭中家長都是會把自家孩子當作寶貝一樣疼愛,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調皮愛鬧的特性一直是家長頭疼的問題,一些孩子不聽話鬧騰的特別厲害的時候家長到底敢不敢打來懲罰孩子?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今年已經6歲的軒軒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也是最愛鬧騰的階段,大部分時候都是會給家裏習慣性的搗搗亂,一會亂寫亂畫了,一會又把自己玩得像個泥猴一樣,一會又是打碎了某件東西。
媽媽看在眼裏卻並不責怪,只要孩子沒有受傷都讓其開心的玩耍,但是爸爸就不一樣,好幾次看到軒軒鬧騰的太嚴重,爸爸都想衝上去對孩子大打出手,可是媽媽一直勸説爸爸,應該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不能隨便動手打人,這樣對孩子會有影響的。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一天傍晚,媽媽在廚房忙着準備晚飯,爸爸辛苦了一天推開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燒焦的糊味。爸爸以為是媽媽做飯忘記關火了,急忙衝進廚房,找了半天也沒發現什麼異常,仔細聞聞味道好像是從房間傳出來的,爸爸快步進入房間結果發現是軒軒拿着打火機在燒自己的羊皮大衣,軒軒還自顧不暇的玩的不亦樂乎。爸爸氣急敗壞,一下子上去就給軒軒教訓了一頓。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軒軒嗷嗷的哭個不停,媽媽急忙趕過來勸阻爸爸,"怎麼可以動手打孩子呢,多大點事?"爸爸一時氣的不行,覺得孩子就是應該"棍棒底下出孝子"。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其實現在家庭中也有不少像軒軒爸媽這樣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會持不同的態度。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會有什麼差距?
1. 孩子內心脆弱敏感
打罵孩子其實會對孩子的內心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經常被打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行為舉止小心翼翼,太顧及別人的感受,內心中也是極度敏感和脆弱的,遇到一點事情都沒有辦法很好的解決。所有事情可能會往最壞的方向去想。
而沒被打過的孩子就會好很多,會敢於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也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目標。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2. 孩子性格自卑或者偏激
被打罵的孩子性格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極大刺激,有些孩子會變得不敢説話,不敢與人交流,慢慢變得自卑。又有一部分還是會朝另一個方向發展,因為小時候被打壓,被責怪,所以壓抑自己的感情太久,會把自己的感情以一種極其偏激的方式發泄出來。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3. 孩子習慣性迴避
經常被打的孩子還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那就是知道自己會容易犯錯,所以會有習慣性的迴避心理,孩子長大後也是遇事不敢,遇人不淑,慢慢孩子的能力也會變得跟其他人差很多。
沒有經常被打的孩子相反就會能正常的與人建立合理的人際關係,懂得進退方式和辯證的去看待問題。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其實父母應該"因材施教",合理科學的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正確教育,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只有打與被打的方式。討論:
往往孩子真的是太過調皮的時候,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生活中真的有時候孩子做的事情已經太過分,一般的言語教育已經不起作用,甚至孩子屢教不改,或者做了極端的事情,我們家長其實是可以適當的給與一些懲罰的,可以採用適當的棍棒教育。
但是孩子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自尊心逐漸顯現,特別是青春期等敏感時期,家長就不能再用"棍棒"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只會加深跟孩子之間的誤會。孩子的教育其實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找對合適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4 字。

轉載請註明: 經常被打和沒被打過的孩子,成年後差距大,不是瞎説而是有根據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