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摘要:“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這也是徐虎留給後輩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水電維修,算不得高技術活。但真正做到“急難愁險”無所不能,也並不容易。

35年前,上海出了個徐虎。在小區掛出三隻“公房水電急修特約報修箱”,每晚義務給至少三個街道的居民解決水、電故障。老百姓都相信,沒有他修不了的。

35年後的今天,視徐虎為師祖的80後水電工楊華峯,同樣背起一個方方正正的工具箱,騎上橙黃色助動車,在上海普陀走街串巷地忙碌。通下水道、修空調、補滲漏,居民家裏遇到難事,電話打給普陀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點名就要楊華峯。

時光帶走一代代人的青春歲月,卻帶不走那些沉澱在骨子裏的精氣神。有位住在志丹路上的老人説,“這麼多年了,我們離不開小楊。”恰如當年人們離不開徐虎那樣。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小楊師傅

“五屆全國勞模徐虎,那是我的師祖,兩屆市勞模黃衞國,是我師傅。”一入行就進了全國知名的優秀維修班——普陀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原徐虎熱線)。最好的師傅、最好的同事,在水電維修這個行當,楊華峯是幸運的。

但手藝這東西,不光靠天賦。寶劍鋒從磨礪出,每一個水電師傅都是從“苦日子”裏熬過來的。楊華峯清楚記得,剛工作時的自己,連零線火線也分不清。跟着師傅出活兒,常遇上臭氣熏天的下水道堵塞,“髒累不説,工資也不多。”要是再遇上災害天氣或者應急搶險,更是沒日沒夜、不眠不休。

和許多新晉的年輕水電工一樣,楊華峯從業以來遇到的第一個坎兒,是心裏這道關:我啥時候能熬出頭?我還能堅持多久?

真正放下遲疑,是在一次獨立出任務之後。楊華峯被派去處理一單“馬桶泛水案”。進了居民家的門,楊華峯驚呆了:衞生間地面污水橫流,下水道的髒水污穢還在不斷噴湧。居民近乎絕望地詢問:“師傅,這還能修好嗎?小區物業來了好幾撥人,都説弄不了。您務必幫我想想辦法,今天不弄好,我連覺都沒法睡了。”

楊華峯也愣了,第一次孤身上“戰場”竟遇到這種難事,心裏十分沒底。詢問了基本情況後,楊華峯初步判斷是有體積較大的物體卡住了。淌過髒水,他小心謹慎地把馬桶拆卸下來,再有條不紊把粗鋼絲一寸一寸打進管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所有人屏息看着,就在鋼絲幾乎要打不動的時候,楊華峯迅疾地往上一拉,“咚”,下水道通了,周圍的污水嘩嘩往下流。“呀,通了通了。”住户也忍不住喊出了聲。楊華峯説:“就是在那一瞬間,我真正理解了徐虎的快樂,也對這個行業有了認同感。”

小楊終於心甘情願地成了“小楊師傅”。此後,亦有人問過楊華峯為啥這麼多年不願放棄這份並不算吃香的職業,楊華峯只有樸素的一句:“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這也是徐虎留給後輩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發明創造家

過去的7000多個日夜,水電維修工楊華峯不斷地經歷着各種家庭裏的水電疑難症。大多數問題是共性的。“像龍頭芯壞了,一年裏能遇上好多次。我就隨身帶幾隻冷熱水龍頭的芯子備用。”時間一長,楊華峯出任務攜帶的“百寶箱”裏,小東西越來越多:大小不一的各型號螺絲,各種電線、水管、扳頭……“那些在人們看來煩惱的事,最後都是靠這些小零件化解的。”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一次在居民沈榮生家,小零件就派上了大用場。老沈家的下水道一直堵塞,屢修不好,直到楊華峯來了發現,是因為管道內部存在多個彎頭,構造相較於一般的管道要複雜。再加上洗衣機的地漏管道與邊上台盤下水管道是相通的,只要枱盤一放水,地漏就會發生泛水情況。

明確了問題所在,楊華峯袖子一擼,坐地上開始自制“疏通工具”: 先是將晾衣架拆開用抹布進行包裹,並用老虎鉗擰緊,然後將工具塞進管道內來回抽拉,果然帶出了許多堵塞物。

也有現有工具解決不了的問題。日常維修空調機時,令楊華峯和同事最頭疼的就是拆除室外機鏽蝕底腳螺絲。“空調外機往往都貼在居民樓的外立面,每次拆除都要趴在外機上,用切割機單手操作。要是遇上高層住户,真是嚇一身冷汗。”

別人“認命了”,可楊華峯不。一有空閒,他就找來水電維修方面的專業書籍翻看,總憋着勁自己發明創造。經過幾個星期的測試、改進,楊華峯和同事果真成功地探索出了更安全的拆機工具:將原有的螺帽頭換成電鑽頭,再增加一個用來接住螺絲的底託,原本要半小時才能完成的拆除,現在5分鐘就搞定了,還給兄弟們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如今,工具已正式申請了專利,一旦通過有望給更多維修工帶去便利。

是水電工,也是“蜘蛛俠”

時下又是一年的颱風季。每年這時,楊華峯和同事最是忙碌,搶修、搶排……危急的情況時有發生。

去年“利奇馬”颱風期間,楊華峯就經歷了一件至今難忘的“險事”。一户6樓居民家的遮雨棚被大風吹得搖搖欲墜,居民在電話裏急不可待:“不得了了,雨棚馬上就掉下去了。萬一砸到人、砸到東西,那就要出大事情了……”放下電話,楊華峯帶了幾個同事就趕到現場。

果然,現場鋼管搭起來的雨棚迎風飛舞,危險隨時降臨。楊華峯二話沒説捆好了繩索就往樓頂上爬。繩子拴在腰上,一手拿着榔頭敲鉚釘,一手拽着幾十斤重在風中晃動的雨棚,豆大的汗滴很快就順着楊華峯的臉頰滑了下來。在整個維修團隊的默契配合下,雨棚最終成功拆除。

事後回想,楊華峯常常還會心有餘悸。萬一繩子鬆動呢?萬一雨棚架砸到身上呢?“當時可能的危險太多,我根本來不及想。”

楊華峯經歷的驚險刺激又何止這些。年初疫情期間,普陀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李金順師傅給楊華峯打了個電話。“老楊,我這邊有户人家空調外機掉落了,我一人弄不了,別的同事手裏也都有活兒,你能來幫我一下嗎?”楊華峯放棄休假趕到現場,兩人大半個身子探出窗外,一人扶着機器,一人固定螺絲,折騰了好一陣。旁觀的居民也感到“嚇絲絲”,直呼不好意思。

可這恰恰就是楊華峯工作中的“平常事”。如今的楊華峯,已是普陀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西部集團房屋維修公司應急維修班班長,帶領着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維修團隊,全年完成6000餘件應急任務,及時率100%,居民滿意率100%。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9 字。

轉載請註明: 颱風天居民頂樓上演危機一刻,80後水電工秒變“蜘蛛俠”化險為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