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文:洋葱
1
家有不聽話的大魔王,怎麼治?
嗯,先看看到底是誰有問題吧。
先看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別去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
加州大學語言系教授喬治萊考夫,在他的認知科學基礎課上,他經常叫學生做個練習。他會不斷跟學生説:“請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請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
結果,所有學生無一例外,在大腦中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一頭”粉色紅的大象”。
畫面感是不是特別的熟悉?像極了每天家裏雞飛狗跳的親子關係?
家長追在屁股後面不停的説:不要亂跑,不要啃拖鞋,不要爬窗台,不要撕書,不要挑食,不要玩Pad,不要……
孩子卻積極主動的做了所有被禁止的“危險活動”,重點是樂此不疲。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點也不怪孩子。
因為人類的大腦,這台信息處理機器,優先處理的權重會分配給正面信息,滯後處理負面信息。也就是説,左腦接收的語言會在右腦產生畫面,大腦自動過濾掉否定詞後,語言重複強化右腦出現的畫面,由此產生了心裏暗示。
説的是“不”,聽的卻是“要”。
矛盾此起彼伏,孩子作為弱勢的一方,被強行戴上“不聽話”的帽子。
而仔細想想看,你才是那個不斷往孩子腦袋裏塞“粉紅色大象”的人啊。
2
很多的父母還一直用負面語言傷害孩子。
十一假期,我給孩子買了很多的書,厚厚的一摞。
每天,約定給小朋友講三本,熟悉內容之後,他要用自己的語言和理解重新講給我聽。規則定好,執行到第三天,開始耍無賴,一是要媽媽講差不多六本,二是自己不想講,只想重複的聽。
忙了一天,還要口乾舌燥的講書和回答小朋友的問題,我的情緒漸漸煩躁,由最開始的耐心説教,到後來重重的把書一扔。
“媽媽這些書是買給你的,不是給我自己的,你不看的話,我就送給別的小朋友了,這麼不聽話,媽媽以後不給你買了”。
小朋友也氣鼓鼓的説:“送人就送人,我也不想讀了呢”。
母慈子孝變成了情景鬧劇。
我倆一人一個屋,後背對着後背。
我細細的理了理事情的經過,準備先放下情緒,找小傢伙談一談。
小小的背影,隨着生氣的呼吸節奏,一起一伏,看起來尤為的讓人心疼。
我默默坐在他身邊,壓着嗓子説:“寶寶為什麼要讓媽媽講那麼多書,自己又不想講呢?咱們不是説好的嗎?”
“因為我想多多的聽故事啊,我自己不想講,因為我覺得我沒有媽媽講得好,而且好多字我不認識……” 兒子委屈的説。
“那咱們讓點讀筆讀吧,講的又多又有意思啊。” 我耐着性子説。
兒子忽然轉身抱住我,哽咽着説:“可是,點讀筆不會抱着我啊。”
3
一瞬間,我明白了,孩子需要的不是書,是依偎在一起的陪伴和互動。
當我們把孩子抱在膝上讀繪本時,我們的心情和愛會傳達給孩子,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也會傳達給我們。他們要的是真正意義的看見和被看見。
引導孩子説出情緒和想法,遇事不責備,從感受出發,問題就不再難以解決。
“光愛孩子還不夠,還必須使他們感受到愛。”19世紀意大利一位教育家的名言,一語驚醒夢中人。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或初衷,從來都不是讓孩子悲傷,難過,焦慮,自卑,但最後的作用卻偏偏指向了這個方向。
為何不耐心一點去傾聽?
雖然,面對父母的誤解,孩子會生氣,過後又毫無條件的原諒父母的過錯。
哪怕忘記了跟孩子説聲“對不起”,他們也好像忘記了一樣。
是啊,孩子們不計較大人的過錯,所以才會更開心的成長。
可這不能成為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理由。
反而更應反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蹲下來,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這樣,就會少很多的誤解和傷害。
4
在平時,請試着用正面引導的話説給孩子聽。
把“不”換成我們去XXX吧,而且不加任何威脅的暗示在裏面,做個讓自己和孩子都舒服的父母。
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就放棄唸叨“不要跑着過馬路”,而是説“慢慢走着過馬路”。
想要孩子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放棄唸叨“不要多吃糖”,而是説“一起做個水果沙拉吃吧”。
想要孩子有強大的專注力,就放棄唸叨“不要三心二意”,而是説“玩具咱們一件一件玩”。
想培養孩子有主見,愛思考,就放棄唸叨“不要這麼擺積木,會倒的”,而是説“想怎麼擺都可以,倒了咱們重新來”。
想要孩子勇敢,善良,就放棄唸叨“不要後退”,而是鼓勵“再堅持一下,你是最棒的”。
正面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如同把陽光還給向日葵,花朵會迎着光,隨風起舞。
很多時候,孩子叛逆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給予的威脅和控制。
幾乎每個不聽話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愛用否定句的家長,否定孩子的行為,就像否定自己的人生,卻很少反思自己的話是否説對了,表達清楚了。
為人父母,別總是做孩子的差評師。
有時説好聽的話,做善意的事,孩子也會向陽而生,內心更陽光温暖。
也更願意跟你説話,聽你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