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疫苗接種持續推進,但懸殊的接種狀況讓人五味雜陳:發達國家搶購了全球49%的疫苗,而貧窮國家的疫苗佔有率僅為0.1%。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感慨,新冠疫苗的全球分配存在“令人震驚的不平衡”。
新華社資料圖
如果説疫苗供不應求,是當前人類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那麼儘可能公平分配、最大限度避免“免疫鴻溝”,就是實現防疫效果最大化的關鍵。事實上,自疫苗實施計劃提出以來,世衞組織已多次就此預警。然而,某些國家卻通過插隊、抬價、走後門、限出口等方式,大搞疫苗“民族主義”,不僅造成“道德與經濟的雙重失敗”,還極大衝擊着全球戰疫防線。目前全球雖有超5億劑疫苗已被接種,但新增確診病例卻呈“指數級增長”態勢。疫情當前,只要還有一個國家存在疫情,全球抗疫就不可能宣告結束,也談不上真正的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説,任何漠視人類公平接種疫苗權利的短視行為,都將反噬自身。
病毒沒有國界、傳播不分種族,攜手應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然而,一年多來,一些國家的一己之私,卻屢屢成為全球戰疫的梗阻,催動疫情由點到面步步擴散,最終發展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從疫情暴發初期的隔岸觀火,到蔓延至“家門口”時的甩鍋諉責,再到深陷泥沼時的攔截囤搶……種種亂象,猶如鮮活“反面教材”,直接向世界展現着燈塔形象的不堪一擊、人權口號的雙標虛偽。在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賽跑中,不存在“你”輸“我”贏,只有“多贏”或“多輸”。當下,如果疫苗接種因分配嚴重不公而推進遲緩,無異於將更多國家置於變異病毒的培養皿中,讓本就嚴重的全球疫情“雪上加霜”。
49%對0.1%的刺眼畫面,更是一記警鐘。它讓我們看到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也昭示着自私自利、以鄰為壑、恃強凌弱等惡劣行徑的不堪。疫苗分配之種種,不過是這一殘酷現實的延伸。然而,時移世易,今天的世界,霸權強權、單邊主義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以全球戰疫為契機,凝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推動革新國際秩序,優化全球治理,拿出更多公平、普惠的公共產品,引導世界更好合作向前,應當成為各國在後疫情時期的積極探索。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懸掛着一幅中國繪畫作品,名為《互動的世界》,這寓意着一個東方大國的價值選擇,也揭示着未來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期待疫情陰霾早日散去,更期待人類在戰勝新冠病毒的過程中治癒政治病毒、自私病毒,讓團結共進、守望相助的力量,引領我們共創美好的明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胡宇齊
流程編輯:U016